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山东青岛两名6岁孩子,从33层抛下了垃圾、推车、水桶等,所幸只是伤到楼下的车,才没有刷新“世界最小杀人犯”的记录。不能高空砸物,这是一个常识,然后...这些都是我们凭过去经验所定义出来的,因为即便连从小读到大的“三字经”,都在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以上任何一起案例都有一个特点:没有人相信一个孩子会做出如此恶行,这太违背我们对于孩子的认知了。尤其是弗洛拉。玛丽弗洛拉

我是EDU笔记本,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自媒体运营与育儿干货

知道“刻板印象”有多妨碍你把孩子教好吗?

善良的孩子---对孩子的刻板印象

你印象中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

善良的、天真无邪的、纯真的、可爱的、聪明的...

这些都是我们凭过去经验所定义出来的,因为即便连从小读到大的“三字经”,都在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

  • 1967年,10岁的玛丽弗洛拉杀害年仅4岁的马丁布朗,同时到处炫耀自己杀人的经过,没人会当一个孩子的话是真实的,直到第二年弗洛拉在同一地点以同样残忍的手法杀害了布莱恩时,事情才得以揭露。
  • 1993年,13岁的埃里克对一名4岁男孩进行霸凌,掐其脖子致其昏迷,并用石头猛砸男孩头部致其死亡;
  • 2004年,日本一位11岁的小学生,趁同学无休的时候用刀将其割喉;
  • 2011年,克里斯蒂·费南德斯失手打死2岁的同母异父弟弟,同时也被指控性侵5岁的同母异父弟弟;
  • 2013年,重庆10岁女孩在电梯摔打1岁婴儿,并使其从25楼坠落
  • ......

以上任何一起案例都有一个特点:没有人相信一个孩子会做出如此恶行,这太违背我们对于孩子的认知了。尤其是弗洛拉。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1)

玛丽弗洛拉

不能高空砸物,这是一个常识,然后...

山东青岛两名6岁孩子,从33层抛下了垃圾、推车、水桶等,所幸只是伤到楼下的车,才没有刷新“世界最小杀人犯”的记录。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2)

诸位,孩子并不是你们经验总结出来的“孩子”,是要进行教育的!

人生而不善亦不恶,那是人类世界里面的公约道德,初来报道,婴儿不懂善恶。

对于上述任何一个孩子不知善恶,可以原谅。

但我们基于“我的孩童时代历程不会这样”、“我身边的孩子也没做过这样的事”的刻板印象,蜜汁自信地认为我们的孩子也不会这样,那就无法被原谅!

“无耻”的孩子--人生的刻板印象

开补习班那几年有个老师让我惦记到现在。

当时她辅导一孩子作业,三天后来请辞,为什么?

答:“他作业都不愿意做,实在太无耻了!”

一时语塞。

后来了解到这个老师从小到大都是成绩优异,并且学习是很自主很刻苦的,交友圈子也大都是一些学霸。

“学生就一定会好好学习”这个调调,就像人一定会保持贞洁一样,如果不遵守那就是无耻之徒。

再后来淅姐班会上,老师晒出一段与家长的对话引得哄堂大笑(老师已征得家长同意)。

家长问老师:

“我们夫妻一流大学双博士毕业,为什么仍然教不好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难道是孩子智商有问题?”

这就是另一个人生的刻板印象:父母学历高,教孩子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3)

诸位!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经验、知识乃至习惯,是不能通过DNA遗传给孩子的!

刻板印象,会让你变得盲目且可笑。

教不好孩子--刻板的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德威克做过这么一个实验:鼓励与表扬

在纽约20所学校挑选了400名五年级学生,实验中孩子们需要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

研究把这些孩子分成A、B两组。

  • 第一轮:测试题是一模一样的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当孩子完成后:

A组收到的是关于智商的夸奖,例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你很聪明”;

B组收到的是关于努力的夸奖,例如“你刚才一定很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 第二轮:测试题有了难度可以选,一种较难,会测试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另一种则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A组同学大部分选了简单任务,B组则有将近90%的孩子选择困难任务;

  • 第三轮: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这次的题目是初一水平的考题,没有意外,孩子们都失败了。

A组同学在测试过程中一直很紧张,做不出提就觉得十分沮丧;

B组同学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 第四轮: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A组同学比第一次退步了大约20%;

B组同学比第一次提高了30%;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如果你给一个人(包括自己)植入了某个印象,并不断强化就会形成人为的刻板印象,然后会不自觉地通过一系列行为进行该印象的维护。当维护行为失败,挫折压力会成倍增加。

如第二轮中A组的大部分同学不选择难题(维护“聪明”印象),第三轮中A组的沮丧,第四轮中A组的退步。

(这个实验,德伟克在不同家庭背景中都进行过,结论惊人的一致)

孩子 扔下楼:6岁孩子33层扔下推车(4)

让我们更形象点,把这个论点放置到教育孩子的生活场景中:

1、父母身披“伟大”的外衣,为了维护这个伟大形象,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违心地坚守一切以孩子为最优先。

所以,我们开始绑架孩子:我失去美貌、失去事业、身材臃肿、忍受你那该死的不理解我的父亲都是因为你。

2、“一家之主,家庭顶梁柱”,这通常在“父亲”这一个角色里面展现,被理解为家庭权力中心,为了维护这个形象,否认一切错误。

......

所以,我们在面对教育孩子的挫败感时,恼羞成怒,最后演变成暴力教育。并且即便知道自己的行为或者观念错误,仍不愿意认错,更遑论道歉。

诸位!父母并不是生而伟大,把前人对父母的歌颂误以为是已经的成就;父母皆是凡人,承认自己并不是万能且完美,并不丢人!

刻板印象的终极杀招,在于投射:对自己某些不愿意负责任的现象或事情投射在外面,你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说自己蠢/笨,你羞于承认,但这种感觉又太难受了,然后你会把它投射给别人,说别人笨、蠢等等。

所以,孩子不懂事、孩子是恶魔、孩子无耻、孩子智商有问题...这些会被你挂在嘴边

别让刻板印象,成为你教好孩子最大的拦路虎。

作者介绍:

EDU笔记本(原淅爸育儿记),一个利用带娃的空余时间,兼职公众号、头条号运营的奶爸。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