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已经被弃用的火车站中,时光变得十分缓慢,电影中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瞬间之前。看着窗子中透出的光线,历史仿佛悄然凝滞,让我们想起《末代皇帝》中的镜头——尊龙扮演的溥仪走进绥芬河火车站的时候,正是从这些窗子中看到外面好奇的人影,昏黄的光线下,层层叠叠的人形被扭曲,显得诡异而难以呼吸。这位皇帝走进盥洗室,在那里割脉试图自尽。一般来说,回到久违的故国,应该有一份温暖的感觉。然而,这位一生充满戏剧性和令人唏嘘的皇帝,却在返回中国后进入的第一座建筑——火车站中选择了自杀。“那么,溥仪被押送回来的时候,他看到的也是这样的窗子吗?”我问。“是啊。”王局长回答道。

末代皇帝从这里走进祖国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1)

▲ 奥斯卡获奖电影《末代皇帝》画面

电影《末代皇帝》的开头,有一段历史情景再现,展示伪满傀儡皇帝溥仪被用列车送回东北。自1945年被俘以后,溥仪被苏军押送到苏联,度过了五年的幽禁生活。这五年里,他曾经被送到东京国际法庭充当证人,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返回祖国。

一般来说,回到久违的故国,应该有一份温暖的感觉。然而,这位一生充满戏剧性和令人唏嘘的皇帝,却在返回中国后进入的第一座建筑——火车站中选择了自杀。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2)

“那么,溥仪被押送回来的时候,他看到的也是这样的窗子吗?”我问。

“是啊。”王局长回答道。

看着窗子中透出的光线,历史仿佛悄然凝滞,让我们想起《末代皇帝》中的镜头——尊龙扮演的溥仪走进绥芬河火车站的时候,正是从这些窗子中看到外面好奇的人影,昏黄的光线下,层层叠叠的人形被扭曲,显得诡异而难以呼吸。这位皇帝走进盥洗室,在那里割脉试图自尽。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3)

已经被弃用的火车站中,时光变得十分缓慢,电影中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瞬间之前。

当溥仪在东京法庭作证的时候,曾有一位律师指着他怒喝:“总有一天你会受到审判!”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4)

为侵略者为虎作伥,充当傀儡而孜孜不倦,这位末代皇帝当然明白自己在伪满洲国十余年的所作所为,难以逃脱叛国的指控。在苏联期间,溥仪得到了末代皇后婉容的死讯,他表面上并无表示,但内心中对于回国后的命运更有了极大的恐惧。为此,他曾经反复向苏联政府提出不愿回国,甚至给斯大林写信,希望在苏联度过余生。但最终中苏两国的协定还是将溥仪送回了这块对他而言充满恐惧的土地。溥仪走进这里的时候,的确可能带有一种绝望的情绪。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5)

▲ 和苏联红军在一起的溥仪,背后是伪满总理张景惠

不过,历史上的溥仪,并没有在绥芬河火车站自杀,那只是电影对历史的演绎而已。

真实历史上,溥仪回国的过程和电影一样富有戏剧性。中苏两国达成的引渡协定溥仪是不知道的,苏方也不愿意让他知道,以免引发过激反应。当溥仪和他的随员,一些伪满洲国的官吏们被送上火车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火车的窗户被用纸糊住了,并禁止他们向外窥看。

然而,溥仪后来回忆,当进入绥芬河站的时候,他其实知道自己已经被送回了中国——这位末代皇帝敏感地听到了站台上人们说话的声音,那是中国话。但此时的他们一行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在押送下被移交给了中国方面。

当时的溥仪的确情绪激动,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没有记述自己有自杀的行为。从其一生轨迹而言,这位皇帝没有如此刚烈的气质。

不过,反正命运已经不能掌握,他回忆自己当时的确有着赴死的决心。曾经对身边的侄子和其他晚辈们说:“我带你们见列祖列宗去。”

这是溥仪当时真正的想法吗?

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当时在站台上等待迎接溥仪的一位中方代表留下了自己的回忆。这位代表回忆溥仪一行下车的时候,这位末代皇帝是昂着头径直走向火车站大门的,对中方代表不理不睬,显得十分顽固。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6)

然而,也正是这位代表留下了溥仪归国时的一段逸事,和溥仪这个顽固的态度还有些关系。

原来,溥仪这样傲慢地昂然而过,中方代表却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原因是我们注意到溥仪走路一瘸一拐,姿势很不自然。难道这位皇帝瘸了?

将中方代表的神情看在眼里,首先着急的是苏方交涉代表。这是因为双方的协定上注有这位皇帝的健康状况。根据苏方医生此前的鉴定,交接前的溥仪没有什么可能引发残疾的病症。他忽然变瘸了,让苏联的代表如何交待呢?

苏方代表急着解释,中国的代表听懂了,但也感到十分困惑——苏方这个样子不像说谎的,可溥仪的确是一瘸一拐啊,这是怎么回事儿?

还是这位写下回忆的代表比较机灵,他悄然绕着溥仪转了一圈,忽然恍然大悟——问题原来出在溥仪的鞋上。这位“皇帝”穿了一双皮鞋,但右脚的皮鞋并没有穿好。他的右脚没有塞进鞋子里,而是踩在后跟的鞋帮上,硬生生把鞋帮给踩扁了。他的这只脚拖着鞋在走,当然看来一瘸一拐了。这与他的健康没什么关系。

那么,这位末代皇帝为何如此穿鞋呢?

原因竟然是溥仪从小都有人伺候,根本不会自己穿鞋。平时都是侍从帮他穿鞋,但这次被押送上列车,侍从们对前途也深感未卜,紧张万分,再没有人顾得上管溥仪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溥仪就是拖着这双不合脚的鞋,开始了改造和重生的过程。

听来似乎荒唐,但当时溥仪的狼狈和架子不倒的态度,都在这件逸事中投射了出来。

溥仪的处境是自己造成,不值得同情。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哪怕你是皇帝也一样。

溥仪三次逃亡的真相(溥仪回国后在中苏边境车站闹自杀)(7)

尤其是在这幽暗的老房子里,我们仿佛听到遥远的叹息——就在历史昏黄的阴影里。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