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轮后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可见的是钢材质下A型摆臂以及齿条式转向机外拉杆,另外下护板完整的包裹住前副车架。两(后)驱版smart精灵#1采用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扭矩343牛米,百公里加速为6.7秒。未上市的四驱版smart精灵#1采用前置115千瓦永磁同步电机和后置200千瓦电机组成。上市的动力电池总成容量为66度电,电芯品牌为威睿电动,电池冷却方式为液态热管理系统,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535公里和56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4.4瓦时/公斤并支持150千瓦快充。上图为smart精灵#1两(后)驱版,副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轮后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1)

近日,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在吐鲁番获取到一组,进行高温测试的smart精灵#1四驱版的相关图片资料。通过目测,smart精灵#1四驱车型及两(后)驱版的悬架系统由钢铝混合配件构成,前后副车架及中置动力电池设定规整,几乎堪称紧凑型电动四驱EV车型的典范。

备注:本文描述的smart精灵#1四(后)驱车型技术状态及配置,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2)

2022年4月25日发布了smart精灵#1,并公布了预售19-23万元的售价。需要注意的是(1),官方发布的这两款smart精灵#1,均为后置动力总成后轮驱动的车型。而四驱版的售价和更多的技术状态没有公布。

目前已知的是,smart精灵#1车身尺寸长宽高4270x1822x1636mm、轴距为2750mm。两(后)驱版整备质量为1.77吨和1.8吨,四驱版整备质量为1.9吨。

两(后)驱版smart精灵#1采用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扭矩343牛米,百公里加速为6.7秒。未上市的四驱版smart精灵#1采用前置115千瓦永磁同步电机和后置200千瓦电机组成。

上市的动力电池总成容量为66度电,电芯品牌为威睿电动,电池冷却方式为液态热管理系统,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535公里和56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4.4瓦时/公斤并支持150千瓦快充。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3)

上图为smart精灵#1两(后)驱版,副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轮后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可见的是钢材质下A型摆臂以及齿条式转向机外拉杆,另外下护板完整的包裹住前副车架。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4)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轮后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可见的是钢材质下A型摆臂、齿条式转向节外拉杆(红色箭头所指)、前置电驱动系统至轮端的传动半轴(蓝色箭头所指)以及拆卸掉下护板后裸露出钢材质的全框型前副车架(白色箭头所指)。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5)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头向车尾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清晰可见的是钢材质下A摆臂、由3条螺栓固定的铝材质下球销(绿色箭头所指)以及铝材质前转向节(黄色箭头所指)。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6)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前置电驱动系统及前悬架(从车头向车尾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黄色箭头:“3合1”电驱动系统的电控部分

蓝色箭头:“3合1”电驱动系统的电机部分

白色箭头:全铝材质的电驱动系统悬置组件

红色箭头:传动半轴

绿色箭头:使得前组合灯具备自动调平功能的拉杆组件(固定在前下A型摆臂)

smart精灵#1四驱版的前置电驱动系统集成了电机、减速器和电控三个分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15千瓦。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7)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驾驶员一侧后置电驱动系统及前悬架(从车头向车尾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从这个角度看,该车配置了后副车架以及动力电池后部护板,将电驱动系统、高压电缆、冷却液以及制动油管路进行了相当完整的保护。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8)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后置电驱动系统及前悬架(从车尾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后置“3合1”电驱动系统被“悬置”在后副车架下端,动力电池与前后副车架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清晰可见的是,用来承载弹簧的后悬架下A型摆臂十分粗壮。

需要注意的是(3),这台smart精灵#1四驱版的后副车架被拆除掉了。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9)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副驾驶员一侧前轮悬架(从车尾向车头拍摄)的技术状态特写。

红色箭头:固定弹簧和减震器芯体的下A型摆臂

黄色箭头:牵引臂

白色箭头:后竖稳定杆及竖栏杆组件

蓝色箭头:铝材质的上控臂

绿色箭头:铝材质的后转向节

实在出乎预料的是,smart精灵#1的后悬架这么给力,钢铝材质混合搭配,强度与轻量化比例十分出色。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10)

上图为smart精灵#1四驱版动力电池总成后端诸多技术状态特写。

全铝壳体的动力电池总成被“镶嵌”在车身焊接之下,两侧没有凸出于边梁(车身焊接)最下端,几乎与车身融为一体。车身焊接座椅支撑板件下端还存有部分空间(白色箭头所指),或可用于扩展动力电池长度并增加一些装载电量。

黄色箭头:动力电池快充线缆

蓝色箭头:动力电池至后部电驱动系统动力线缆

笔者有话说:

通过对2台测试车的技术状态对比看,smart精灵#1的车型平台规整,前麦弗逊悬架轻量化占优、后多连杆悬架刚性占优。

从厂家发布的相关信息对比看,smart精灵#1具备150千瓦直流快充能力,这是否意味着整车电压平台将设定在500伏或更高?

由吉利负责车型平台及整车制造、由奔驰负责外观和内饰的smart精灵#1,可以不抛开售价、性能以及细分市场份额之间的矛盾,量产1款A级四驱EV小车,不仅展现的是吉利对这一小众品牌的自信,更是对中国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展的自信。

smart精灵1号3款配置区别(快评smart精灵1四驱版电驱动及车型平台技术状态)(11)

当然,在这一由国产品牌与德系品牌合作的小型EV车的市场中,smart精灵#1的直接对手则是来自长城与巴依尔合作的光速汽车电动MINI了。

未完待续。。。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