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这封电报让杰伊涅金感到可笑,他认为这是杜达耶夫为了鼓舞士气,强行做出的行为,对俄罗斯来说没有任何威慑力。然而接下来的作战情况却完全出乎了这位总司令的预料。可就在此时,已经失去空中力量的车臣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突然给俄罗斯空军总司令杰伊涅金发了一封电报:“祝贺您夺取制空权,但我们会在地面相见。”当时,在所有的俄罗斯人看来,继承苏联军事能力的俄罗斯绝对有这样的实力,并且他们也没有轻敌,派出了海陆空等军队总共6万余人,应对几万人的车臣独立武装,绰绰有余。果然在战争初期,一切如俄罗斯人所想,军队推进得非常快,不到十几天的时间,俄罗斯就消灭了车臣武装的空军和大股地面部队,并将军队推进到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车臣战争

作为能够与美国相媲美的军事强国,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始终为世人信服。然而在1994年的车臣战争中,格罗兹尼巷战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俄罗斯竟然在战争中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一场小小的巷战,为何会让强大的俄罗斯军队狼狈不堪?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1)

格罗兹尼巷战结束后的画面

在苏联解体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反政府武装宣布脱离俄罗斯联邦的统治,建立属于车臣的自由共和国,并特别要求车臣享有与俄罗斯平等的主权。面对车臣愈演愈烈的分裂情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谈判无果后,决定用武力方式使其屈服。

1994年11月29日,俄罗斯开始实施“特殊战役”。

当时,在所有的俄罗斯人看来,继承苏联军事能力的俄罗斯绝对有这样的实力,并且他们也没有轻敌,派出了海陆空等军队总共6万余人,应对几万人的车臣独立武装,绰绰有余。

果然在战争初期,一切如俄罗斯人所想,军队推进得非常快,不到十几天的时间,俄罗斯就消灭了车臣武装的空军和大股地面部队,并将军队推进到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2)

车臣战争

可就在此时,已经失去空中力量的车臣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突然给俄罗斯空军总司令杰伊涅金发了一封电报:“祝贺您夺取制空权,但我们会在地面相见。”

这封电报让杰伊涅金感到可笑,他认为这是杜达耶夫为了鼓舞士气,强行做出的行为,对俄罗斯来说没有任何威慑力。然而接下来的作战情况却完全出乎了这位总司令的预料。

12月31日凌晨,俄罗斯军队正式打响格罗兹尼战争。

在经过空军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后,俄军的地面部队开始进攻。战前,俄军制定了极为严密的作战计划。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3)

车臣战争

然而,即使如此,俄军还是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按照俄军的战术,所有步兵乘坐装甲车,快速推进,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作战任务。

但对于俄军的作战计划,车臣武装似乎早有准备。他们以7人为一组,组成“猎杀小组”,这7人包括1名步枪兵、1名自动步枪兵、1名弹药兵、2名RPG火箭筒手、1名狙击手及1名医护兵。

车臣武装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三个猎杀组,部署在街区,一个在正面,两个在街区入口,等到俄军进入街区后,2个小组迅速封锁入口,将街区的所有俄军全部消灭掉。

除此外,车臣武装还习惯性地在街区的建筑物前面设置雷区,迫使俄军无法进入建筑物进行扫荡,从而也就对藏在建筑物中的猎杀小组无可奈何。

在战争开始后,俄军果然进入了猎杀小组的口袋中。随着俄军的“自投罗网”,部署在正面的猎杀小组开始收割人头。

每个小组通过RPG火箭筒不断摧毁俄军的装甲部队、由于地形限制,导致俄军坦克很难快速展开反击,到了最后车臣武装分子的火箭筒手,直接跳出躲藏处,正面摧毁俄军装甲车。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4)

俄军遭到了战争开始以来最为严重的情况,并且由于没有精确的地图以及通信不畅,俄军各个作战部队在战争打响后,不知道友军的位置,不仅无法协同作战,还经常误伤。俄军的机械部队就这样被车臣武装一步步摧毁殆尽。

其中,率先入城的俄军第131旅几乎全部阵亡。

在战斗打响后,相比较其他作战部队遇到的阻力,俄军131旅几乎畅通无阻地穿过城市,轻松夺取了火车站,切断了敌军的增援补给线。

他们因为这个轻而易举的“大胜利”欣喜不已,没有任何一名官兵考虑过,或许,这是一个敌人为他们设好的圈套。

果然,在收拾了其他的俄军后,所有的车臣武装调转枪头,将第131旅团团包围。他们率先摧毁了131旅的车辆,防止其逃脱,然后将131旅的装甲车队困在街道中。

由于地形狭隘,装甲车队堆在一起,互相阻碍反攻,坦克主炮无法打击地下目标,甚至就连屋顶上的敌人,也无法进行有效打击。

与俄军情况相反的是,车臣武装的火箭筒却连连开火,轻松摧毁了一辆又一辆的装甲车。

俄军第131旅在坚持了2天后,几乎被彻底覆灭。1000多人的部队,包括旅长在内的800多人阵亡,20辆坦克和102辆装甲车被摧毁。

这样的损失,占了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80%的车辆损失和60%的人员损失。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5)

但这对于俄军来说还不算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是,由于俄军采用大规模炮击和空中袭击的方式进攻,导致城中大部分建筑被炸毁,吸引了当地居民的仇视。

在车臣武装的煽动下,越来越多的车臣人开始加入到反俄的阵营中,而且原本是反对车臣武装的车臣民兵组织也处于哗变的边缘。

俄军指挥部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进攻不能再继续下去。于是在1995年1月2日,下令让所有部队停止前进,撤回城外,重整旗鼓。

经过对第一次进攻的反思,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要想彻底消灭格罗兹尼的车臣武装就必须要对每一座楼房、每一个房间仔细地进行战斗。

对此,俄军修改了战术。他们重新编组了部队,组成小规模的攻击分队,步步为营。

至于坦克装甲车则改为以支援为主,对敌人的主要战略要点提供直接的火力打击,协助步兵清扫区域的敌人。

仅休整了一天,俄军就开始了第二次进攻。原本以为改变了进攻战术,就可以万无一失了,不曾想城内还有更大危险在等着他们。

这一次,给俄军带来大规模伤亡的是车臣武装的狙击手和埋下的地雷。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6)

车臣武装的狙击手大多是国际雇佣兵。他们经验丰富,配备的武器射程远,威力大。俄军经常看见敌人,就已经被狙杀。这样的情况,在俄军内部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有效阻止了俄军的推进速度。

为了消灭敌人的狙击手,俄军从源头上查找。因为这些狙击手大多装扮成平民,混入格罗兹尼,所以俄军在进出城市的检查站中,专门搜查只有狙击手才会出现的脸上、手臂的火药烧伤痕迹。

除此外,俄军干脆让步兵携带专门的火箭筒,乘坐装甲车突入敌军防线深处,依托车体的掩护,向敌人发射致命的燃烧空气爆炸弹头(注:燃烧空气爆炸弹头威力相当大,射程600米,几乎可以打穿格罗兹尼内任何一个建筑物)。

在俄军强大的火力覆盖下,车臣武装终于无法继续支撑下去。不久后,俄军就占领了总统府,叶利钦宣布车臣行动军事阶段基本结束。

3月7日,俄军彻底控制了格罗兹尼。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车臣人民不愿接受亲俄政府的管理,政府办公全靠俄军支撑,政令根本就无法在车臣推行下去。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7)

而另一方面,被俄军赶到山里的车臣武装也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利用车臣人民对俄军的不满,联合民众抵抗,并将格罗兹尼巷战的胜利经验带到了各个俄军占领的城市。俄军不得不再次面对火箭筒的轰炸和狙击手的死亡狙击。

1996年,车臣武装在新首领巴萨耶夫的带领下,组织了2000多人的队伍,再次返回格罗兹尼,他们向俄军证明了自己存在独立的实力。

此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于国际和国内的压力,也为了在大选中获胜,主动选择撤军,第一次车臣战争最终以俄军的失败结束。

俄军的失败,惊醒了不少国家。以前,很多国家都以为,现代战争只要有强大的火力,就能打赢。但俄军用惨重的伤亡告诉其他国家,火力虽重要,战术更重要。尤其是在城市街道的巷战中。

厄普西隆战役(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8)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伤、337人失踪、432人被俘,另外还造成了2.5万平民死亡、1000余幢房屋被毁。

而在这些伤亡中,有一半以上的伤亡都发生在格罗兹尼巷战。其中,在格罗兹尼巷战中,率先攻入城中的第131摩步旅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给苏联解体后的“战斗民族”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直到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俄罗斯人才逐渐忘却了这个伤痛。

参考资料

周一 赵海军.血战格罗兹尼:俄军第131摩步旅的悲惨一役[J].军事文摘

李新新.俄装甲部队遭遇“滑铁卢”[J].坦克装甲车辆·新军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