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4l45tfsi有两驱的吗(奥迪A4L45TFSI个运版凭啥秒杀奔驰宝马)
奥迪a4l45tfsi有两驱的吗(奥迪A4L45TFSI个运版凭啥秒杀奔驰宝马)整个尾部的造型依然饱满,熏黑尾灯,视觉上柔和中带点性感。圆型双边单出设计的排气管,表明这不仅仅是一台家用的买菜车,我可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里的气流导向轮胎,能给刹车降温。但这灯厂引以为傲,吸人眼球的矩阵式前大灯竟然全系没有,顶配都没有,需要选装,我个人非常鄙视奥迪这种做法,展开来我都可以写一篇讨伐檄文,这里我对他的26万字的感慨暂且不表。但灯厂就是灯厂,异形一样的眼睛,骗干了我的钱包,却依然没有拥有他。但是你可以加装啊,7200块,价格是很厚道的,前提是你能有180天的耐性。好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里借张网络图,因为我没有选装矩阵式大灯。不过除了丐版之外,全系都是LED大灯,就这造型和矩阵式大灯比貌似也差不太多嘛。前脸跟上一代基本没什么变化,非常大气,六边型的进气大嘴搭配横条镀铬装饰条,视觉上的冲击不言而喻,而四环灯具厂绝不是浪得虚名,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还带有几分凶狠,很好的区别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生活家 不会漂移的车神
一、前言
为什么会选奥迪,其实对于买车,根据预算,我脑海里马上就能浮现出我和我媳妇要的车,虽然国内市场现在同价位能选择的范围非常大,国产、合资、进口;轿车、SUV,wagon,跨界;两厢,三厢,两门,4门等等;因为限于一些条条框框之后,也没几台车可以选。所以买车之前,只看了自己喜欢的对得上眼的那几台,综合在奔驰C200L,宝马320LI,奥迪A4L,英菲尼迪Q50L,凯迪拉克ATS-L,沃尔沃S60L,雷克萨斯ES250里选。本来这篇文章是对单车的一个日常驾驶感受的评测,但是我看了下纠结这几辆车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所以还是先简单的来说说这几辆车的大致优缺点,给大家一点点参考,但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上,可能我所说的缺点在你眼里是亮点。
其实A4L的造型并没有十分突出,第一眼看过去反而还显得有点平庸,要不是四环灯具厂的加持,恐怕他根本就入不了我的24K钛合金狗眼。
但这灯厂引以为傲,吸人眼球的矩阵式前大灯竟然全系没有,顶配都没有,需要选装,我个人非常鄙视奥迪这种做法,展开来我都可以写一篇讨伐檄文,这里我对他的26万字的感慨暂且不表。
但灯厂就是灯厂,异形一样的眼睛,骗干了我的钱包,却依然没有拥有他。但是你可以加装啊,7200块,价格是很厚道的,前提是你能有180天的耐性。好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里借张网络图,因为我没有选装矩阵式大灯。不过除了丐版之外,全系都是LED大灯,就这造型和矩阵式大灯比貌似也差不太多嘛。
前脸跟上一代基本没什么变化,非常大气,六边型的进气大嘴搭配横条镀铬装饰条,视觉上的冲击不言而喻,而四环灯具厂绝不是浪得虚名,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还带有几分凶狠,很好的区别了上一代。左右两侧下进气口有造型上的变化,而且实打实的是真的进气口
这里的气流导向轮胎,能给刹车降温。
整个尾部的造型依然饱满,熏黑尾灯,视觉上柔和中带点性感。圆型双边单出设计的排气管,表明这不仅仅是一台家用的买菜车,我可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侧面的腰线笔直一条,连着引擎盖,简洁至极,看上去有点点高级。而黑色后视镜,表明了高功率版本的身份(个人觉得还是银色磨砂材质的好看,因为如果你买黑的,那不就与车身同色了吗?但貌似这是S级和RS级专用的,奥迪目前还没下放到普通版本)。
后视镜下的摄像头是4S店强装的360全景3D倒车影像,效果不错,显示清晰,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挺方便,而且集成行车记录仪的功能,每个摄像头都能记录。打转向灯的时候还能打开左右两侧摄像头,让转弯变道没有盲区。就是太凸出了,蛤蟆眼一样,真是难看,做平好像也不是很难吧。
18寸Y型10幅轮毂,装配了245/40/R18倍耐力P7轮胎,这条从赛道上下来的轮胎,他的设计研发主要是在低滚动助力,驾乘舒适性,声音舒适度,同时也确保了操控和刹车的性能。其紧凑的中心花纹块和宽阔的外部区域,在转弯时可减小变形,更易于操控,并迅速的做出响应。实际使用时,觉得胎噪控制的不错,抓地力不知道是4驱的功劳还是胎的功劳,目前才几百公里,也没有大力去试,虽说大力出奇迹,但在是大力肉比较痛。市场价大概1000左右一条。
红色涂装的4活塞卡钳,高功率版的专属,相比17款的银色,更有视觉冲击力,要是再喷上奥迪的字样就够完美 了,brembo也可以。而且刹车盘要比低功率的大上一圈。
这里有一个蛮讨巧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拉门把手是向上45度的,而不是平拉。
晚上就体现出了灯厂的魅力了,双7造型的日行灯,默认是开启的,也不能关闭。全LED大灯组,除了恶劣天气的透光度外,其余时间真的非常亮。尾灯也是,特别是流水转向灯,辨识度挺高。
近光
近光 远光
远光是两颗独立的LED,不像许多车型远近光一体的双光透镜。实际拍照的时候非常亮,站在车头根本没法拍,只能以这个角度拍摄了。
近光 全天候灯(前雾灯)
全天候灯就是近光下面这三颗,转弯的时候也会亮起,起到转弯辅助照明的功能,实际使用时候够宽,足矣让驾驶者看到侧方事物 。但是远光开启的时候,全天候灯是打不开的。
三、内饰
相比B8,B9的内饰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四环灯具厂不仅玩灯厉害,内饰风格也开始走科技路线了,非常大气,带来的后果就是新一轮套娃的开始,A4 A4 allroad,A5 A6 A7 Q5L Q7.........慢慢的又会迎来新一轮审美疲劳,当然这是后话。
整体的布局简约时尚大气,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已经成了大众新一代设计语言,其实副驾驶侧的长条出风口并不是装饰,真的可以出风,叫舒缓风,只是比较小而已。很多同学没发现,可以去试试看
任何不带座椅通风的真皮座椅都是耍流氓。
45TFSI个运不是全液晶仪表盘,是半液晶仪表。当初选车也是纠结了好久,但有个名人说过:仪表玩仨月,动力玩三年嘛,而在我实际感受的这几天里,觉得这台半液晶仪表盘看上去比虚拟座舱要有质感,中间扇形的彩色液晶显示区所显示的内容也够丰富,传统的指针仪表区,开机的quattro更能激发我的肾上腺激素。
平底方向盘,运动车型标配,马力提升5匹。但是有点空空荡荡,底部随便贴个铭牌也好嘛。比如“个性运动版”,我接地气。
按键区域密密麻麻,基本上功能都在这里了,除了空调。低配车型减配按钮有点多,惨不忍睹啊。值得一提的是,全系标配换档拨片。
普通的定速巡航,带限速巡航。
自动感应雨刮器,这个我觉得可以向宝马学学,打到自动档的时候会有灯亮。这样就不会让某些女司机大呼小叫的说感应雨刷坏了。。。。。
空调面板也是内饰的一大亮点,特别是这一排全镀铬按键,带触摸显示,手指放上去图标会变大,按下去或抬上来选择功能,其它都好懂,右侧第二个(写着3-zoom)需要研究一下。
按键做工,包括空调出风口的关闭旋钮,阻尼和回馈力度一流,没有表现出松垮的现象。
空调面板下面一排悬浮式按键,少了三块功能,选配或顶配才有。
驾驶模式的选择有:经济、舒适、运动、动态、个性化。只有个性化这个选项可以做自定义。
一键启动,最没有亮点的一个按钮了。好歹加个红圈或发出点闷骚点的光。而且配了一键启动却没有无匙进入,本来这两个功能是情深深雨蒙蒙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很多汽车厂商却硬生生把他俩骨肉分离,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奥迪MMI系统,这个是减配版,所以大圈盘左右两侧的按钮没有镀铬,旋钮也是没有手写功能的,想要上述功能,买带导航的版本就可以了。旋钮手感太棒了,扭动它的时候让我有一种开保险箱的感觉,除了转,还可以上下左右的拨。
上面一排数字按键是选择储存键,目前我只用来储存收音机频道(其它功能慢慢研究),也是带触摸的,手指放上去所储存的频道字体会变大,和空调面板一样。
飞机档把,当初最吸引我的因素之一,开车的时候还能把手放在上面当手托。电子手刹和autohold是标配,B9已经实现自动启停和autohold一起使用了,非常方便。而之前的A4两者是不能一起使用的。
触摸式灯在关闭状态下,长按会改变亮度,这个设计比较贴心。
这就是A4L另一个亮点了,除了进取型,全系配备全景天窗。
这么大一块硬质塑料,到了夏天,我那光洁溜溜的大腿蹭在这硬不拉叽侧板上,是何等的难以形容啊,所以很车友买了全包地毯档住了他。
超过2900的轴距,后排是比较宽敞的,我183的个子前排调整好,后排还能跷个二郎腿。只是座椅有点硬,这是奥迪一惯的尿性,还有靠背角度有点直。
后排独立空调,这就就比较照顾后排的乘客了,只不过只能控制开(一开全车都开了),和调节温度,不能控制关,要关的话只能关出风口。
下面是点烟器和烟灰缸,没有USB,后排乘客要充电还得买一个点烟器转USB头,不应该啊不应该。还有这个盒子质量貌似不怎么好,被我儿子轻轻一踢,直接掉出来了,好在装回去也很简单,限位太松了。满足吧,13款的个动版连后排出风口都没有。
座直了,头要顶到上面,但腿部空间富裕
往下躺一点,这样就舒服了,腿部空间也有,头部空间也有,但就是屁股的支撑面小了很多,长时间座会不舒服,所以,我一般不坐后排的。
大灯开关下面可以放下羊腿的储物格、后排储物兜和后排中央扶手杯架、统统没有。你让我把饮料挂脖子上吗?这是个好主意。还有32色全车氛围灯,内后视镜自动防炫目,门把手灯,开门警示灯,不存在的。
后排中间突起比较高,差不我一瓶650毫升的矿泉水,快跟座椅平了,但是鉴于是四驱版本的,我就接受了。前驱的小伙伴就有意见了,奥迪你再开个模有这么难吗?
ISOFIX这个重要的配置是不会少的。
借用网上图片数据
拿了一把长柄雨伞做参考。
尾厢比较平整,大众车都尾厢都做得很规矩,这点值得表扬。官方数据523升,不用担心,完全够用。还支持424放倒。尾厢还有4个锚点,方便固定物件不在行驶过程中来回移动。
上下图对比可以看出,个运版本后尾厢左侧置物格变浅,且少了网兜(17款运动版是有的),借图的是17款40车型。
全系尾厢灯只有左侧一个,晚上照明根本不够用,右侧是我自己加装上去的,有预留孔,非常简单,10分钟搞定。相比40时尚型 ,连几块钱的羊角勾也省了,真是搞不明白,都这价位的车了,奥迪还弄这种减配小东西的伎俩。
后面只有一个低间音喇叭,很多车友反馈有共振现象,好在我没有,不知道18款是修好了这个问题还是我长得帅。
小得可怜的摩托车备胎。以及2018年1月1日以后都要随车配备的反光背心。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这套CARPLAY还是非常不错的,上车就连上数据线,基本操作都可以离开手机了。只不过所支持的应用不多,导航只能用苹果自带的,你们知道的,苹果的导航跟某度比还是不太了解国情啊,希望什么时候某度地图能加入carplay。只是个运版连屏幕也被减配成7英寸的小屏了。
后视镜小不说,右侧这边还被档住一小块。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看到两个带有白色框的隔板了吗,这是空调外循环进气口,空调开外循环的时候会打开,但是B9减配了滤网,导致的后果可能会进入小虫子啊什么的,自己动手安装也非常简单,
搞定,这样就安心多了。成本,20块。
雨刮水加水口被移到了这个位置。。。。。。。
唯一的安慰,迎宾踏板灯会亮,还带S标,才让我扭曲的脸上闪过一丝皎洁的月光。但为毛单单只有前面两门会亮,后面的又省掉了,掉了,了。。。。。。
四、动力总成
2.0T EA888高功率版发动机,185KW 370N·M,252匹马力,S-Tronic7速双离合变速箱,全时四驱,配托森差速器。一听数据非常牛逼,0-100公里加速官方宣称5.9秒,实测5.7左右(那个人不是我啊),也是扮猪吃老虎型的存在。
这个2.0T EA888发动机,纵置布局。高、低功率版本其实是不一样的,并不是简单的调校而已,不管内部设计和活塞曲轴强度都有所不同,就像宝马的320和328。低功版的米勒循环的EA888Gen3B俗称的三代半(发动机厂家型号:CWN),而高功版的是完整版EA888Gen3(发动机厂家型号:CUH)。一汽应该是改过的,为了省油,牺牲了动力。
全新S-Tronic7速双离合变速箱代号DL382,具备双离合模块的独立冷却系统,可以提升变速器的散热能力和使用稳定性。40TFSI车型是国产的,45TFSI车型17款是德国进口的,18款应该也是,不过有待证实,而且跟国产的DL382结构是不一样的。
实际使用过程中,这款7速湿式双离合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正常驾驶非常愿意升档,低速蠕动的顿挫也没有那么强烈,行驶感觉已经非常接近传统AT了,除了经济模式变速箱有点懒散外,但是对于稳定性,还有待验证。
这一代A4L基于MLB(全称Modular Longitudinal Matrix)evo平台(MLB平台的升级版),相比使用多年的MBL平台,采用了更加紧凑和轻量化的设计,并重点优化空气动力学。同平台的还有Q7,宾利添越。纵置发动机布局,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车辆左右负重易于平衡,而发动机运作方向与传动轴传递方向不必转变,减少了能量损耗。发动机左右空间大,有更多的空间来布置复杂的悬挂,比如双叉臂式悬架,可惜的是这次A4L没有采用双叉臂,而是他的变种- - -5连杆。
网上找了一张示意图。
价格贵了两万,配置到了丐版,图的就是除了上面提到的高功率发动机,还有就是这个奥迪引以为豪的四驱系统: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
划重点: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百度)
提到quattro,那么必定会想到托森(Torsen)差速器,托森差速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但是单单靠一个托森差速器是不能实现全时四驱的,这里还要有ESP,ABS,EDL(电子差速锁)的配合工作,不展开了,这样写下去可以写本书了。看看大街上有多少车子屁股上贴着壁虎,就知道奥迪的quattro有多牛了。
新款Q5L快上市了,适时四驱替代了全时四驱,不再搭载纯机械的Torsen,而采用了电控式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 扭矩分配方式从扭矩机械感应换成了电子控制。由于少了一些机械结构,重量轻了4公斤,叫quattro ultra。以一汽一惯的作风,下一代A4L有可能也改成quattro ultra。
五、驾驶感受
说了那么多,终于到这一步了,这一代的A4L,在NVH上,控制的挺不错,单单发动机怠速时的噪音就比他的两位竞争对手好很多,有时候待速在车里基本感觉不到发动机是启动着的。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利益于MLBevo平台,风噪控制出色,而在平整的铺装路面,胎噪控制的也不错,这样的感觉以前要在A6及以上的车型才会出现。如果换上米其林低速胎噪会控制的更好你信不信。
底盘调校的有点软,悬挂的弹跳回位挺快,细微颠簸路段如果说能交份满意的答卷的话,那连续坑洞的弹跳你会觉得这辆车有点在思考车生了,但又有谁会那么无聊去干这事呢。因为车的定位关系,这点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底盘传来的路感却有点清晰,真是一个矛盾点啊。而在高速过弯的时候,悬挂的支撑并不是十分的到位,给我的感觉侧倾还是有点大,但好在四驱的寻迹性非常好,过弯稳定的姿态给驾驶者提升不少信心。所以呢,这个悬架就是你要它软的时候它硬了,你要它硬的时候,嗳,它软了。。。。。。。
高功率版的A4L,动力的输出真是随叫随到,这是我最满意的一点了。高架上轻松完成超车动作后发现全程转数还没过2000,匹配S-Tronic7速双离合变速箱,无论是在城市道路、快速道路还是山路,给我的感觉都是非常不错的,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而有些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他在换档。而且这台车跟Q7一样,带有智能滑行模式,在车速55-160之间,松开油门就启动,这时候仪表盘上的D后面就不显示档位数了,智能滑行的时候降速比较慢,如果这时候你踩刹车或加油,变速箱会根据情况换到一个合适的档位,这也是其省油的一大秘诀。其实动力这东西就像银行的存款,我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转向较轻盈,高速稳重,只不过方向盘自动回正力度貌似不太够,以前老马3掉头,手一放开方向盘就会快速回位,你稍不留神可能还会打到你的手。A4L则柔和很多,有点大家闺秀的感觉。
六、总结
总体来说这一代A4L还是保留原有的语言,外观造型上你并不会第一时间就觉得眼前一亮,这种接近保守的造型,却营造了一个极具科技感的车厢。有人说,车的外形是给别人看的,内饰部分才是自己看的,这话有一定的受众面,我当然还是觉得里外兼修才是我的菜,而这台A4L,有点像简欧风格的装修用了现代主义恰到好处的软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你在车库停好车,还会不断回头去看他,那么恭喜你,你是买到了自己真真喜欢的车了;如果你头也不回的走掉,那么,它只不过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
而我买四驱,并不是为了去越野,轿车也没法越野,而是为了稳定、安全。车再怎么快,再怎么牛,安全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刚拿驾照时开车那个快,黄灯就是绿灯。现在开车越来越慢,绿灯就是黄灯,过路口时,脚肯定要刹车踏板上的。在路口,谁对谁都不信任。请各位值友文明行车。
那么先来说说优点:
动力 四驱,这点毋庸置疑,当初让我放弃配置的就是它了。
内饰做工精细,科技感强
这一代NVH做得相当好
油耗,没上过高速,最多高架,每天穿梭于城市,均速23,只有10.1个油
这一代EA888不烧机油了
缺点也是有不少的:
这种级别的车还在玩小物件的减配这种把戏,而且减配那么多,搞得本来就没多好的储物空间变得更少
每天启动第一次到40码的时候,踏板会传来咔咔两声,说是ABS自检,每辆车都有,声音不大,强迫症可能会受不了
后视镜比较小,右侧的还会被遮挡一点点。
座椅比较硬,可能长途会不太舒服。
后排低音音响共振(论坛很多车友反应,可是我没有)
前排杯架设计有问题,放了杯子会档住按键
正所谓车无完车,如果你能接受他的缺点,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而问题只在于好多人都想买台完车,而忽略了一干优点,剩下的全是纠结。做足功课,就拿着心理价位去砍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