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扫码机器不会用(奶茶杯变身扫码神器)
奶茶扫码机器不会用(奶茶杯变身扫码神器)在昌里花园,社区工作者把简易的塑料瓶制成喷壶,自行购买消毒片,放置于各个楼道内。通过居民与志愿者团队联合防控的小区自治模式,每天两次对楼道内进行“地毯式”消杀工作已经已成为常态。有的检测点用小推车架起了遮阳伞,为下雨天医护人员做核酸带来了便利。每天小区内的疫情是居民最关心的话题,为了能够让大家一目了然,及时掌握信息,各个居委会都各显神通,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疫情地图”。为了制作这些疫情“晴雨表”,志愿者们往往需要反复比对数据,确保数字准确。
用轮椅车改造的“移动核酸采样点”、用奶茶杯改造的“扫码神器”、还有图文并茂的“疫情地图”……在日常防疫工作中,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发挥基层智慧,发明了不少抗疫神器。
奶茶杯→“扫码神器”
核酸检测当天,若是遇上大晴天,耀眼的阳光直射在手机上,导致手机屏幕反光严重。现场工作人员总是需要用手遮挡住太阳光线,多次寻找角度才能准确扫码,导致每一次核酸采集信息的时间被延长。
周家渡街道自治办想出了一个小妙招:将一次性奶茶杯底部挖空,然后用透明胶粘在手机摄像头上,自制成强光下的“扫码神器”,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工作的效率。
轮椅→“移动核酸采样点”
在上南七村,志愿者和大白们把检测点搬上了轮椅车,摇身一变“移动核酸采样点”。这样一来大大缩短了核酸采样排队等候的时间,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流动式核酸检测服务。
有的检测点用小推车架起了遮阳伞,为下雨天医护人员做核酸带来了便利。
各显神通的“疫情地图”
每天小区内的疫情是居民最关心的话题,为了能够让大家一目了然,及时掌握信息,各个居委会都各显神通,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疫情地图”。
为了制作这些疫情“晴雨表”,志愿者们往往需要反复比对数据,确保数字准确。
自制简易消毒喷壶
在昌里花园,社区工作者把简易的塑料瓶制成喷壶,自行购买消毒片,放置于各个楼道内。通过居民与志愿者团队联合防控的小区自治模式,每天两次对楼道内进行“地毯式”消杀工作已经已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