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性侵的女大学生后续(校车上被强暴的女孩)
遭性侵的女大学生后续(校车上被强暴的女孩)奈奈长得漂亮,性格阳光。园长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名叫奈奈。它以一场绑架案作为故事的开始,剧情层层反转,在绑架案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残酷又令人震惊的秘密。咱们废话少说,马上开始印度电影《星期四》的故事。在印度的孟买,有一家私人幼儿园。
本文约8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大家好,我是爱看电影的亢蒙,欢迎来到【借影说案】专栏。
今天是星期四。巧了,我要和大家聊的电影,也叫《星期四》。
图源:《星期四》海报@豆瓣电影
它以一场绑架案作为故事的开始,剧情层层反转,在绑架案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残酷又令人震惊的秘密。
咱们废话少说,马上开始印度电影《星期四》的故事。
在印度的孟买,有一家私人幼儿园。
园长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名叫奈奈。
奈奈长得漂亮,性格阳光。
其男友帅气儒雅、事业有成,俩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男友如此帅气,就叫他小帅吧。
作为老板,奈奈也非常优秀。
她从不对下属颐指气使,对员工的管理也比较宽松和人性化。
这天,幼儿园的助教大妈有事请假,奈奈不仅马上批准,还送上了打车的零钱给她。
大妈很感恩,因为当天还是奈奈的生日,老板不去过生日,而替自己值班,大妈激动得都快哭了。
奈奈微微一笑,让大妈快去忙自己的事。
大妈走后,奈奈一直在幼儿园里带着孩子们玩耍。
玩累了,她给孩子们播放起了动画片,让他们安静安静,自己也趁机回休息室躺一会儿。
但进了休息室,奈奈却像变了一个人。
她的脸色猛然沉郁,眼神也凌厉起来。
她给警察局打了一个电话:
“我在幼儿园里劫持了16位小朋友。如果想救人,等我再次联系你们。”
一位幼儿园的园长,居然绑架了园内的小朋友?
这背后如果没有隐情,那奈奈就是疯了。
看奈奈挂了电话后镇定自若的表现,她不像失去了理智,对于今天的“行动”,她早有准备。
镜头一转,奈奈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把枪,身手敏捷地把它别在了后腰上。
这是玩真的啊!
此刻,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没人注意到奈奈的异常举动。
这一天,有个孩子也过生日。
她的母亲买了一个大蛋糕,派自家司机送到了幼儿园。
听到司机按门铃的声音,奈奈如同猎豹一般,快步奔到了门前。
奈奈上下打量着司机,让他进了门。
见到美女,司机没话找话地和奈奈闲扯着。
突然,他瞥见了奈奈腰间的枪。
一声惊呼后,司机也成为了人质。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之前请假出去办事的助教大妈,因为忘记带证件,回了趟幼儿园。
她从后门进屋,没走两步,就被奈奈控制住了。
大妈没想到奈奈会对自己掏出枪。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奈奈不慌不忙地给孩子们准备起了午餐。
小家伙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开心地期待着美味的三明治。
幼儿园外,警方终于赶到。
带队的,是位女警官。
她身怀六甲,但仍坚持上岗。
女警官简单了解了一下奈奈的基本资料,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她猜这位年轻姑娘多半只是虚张声势,闹不出什么大风浪。
没想到趁女警官还在和同事交流时,奈奈悄然走到门口,对着天空开了一枪。
这一枪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老娘不容小看”。
奈奈打完枪,转身回了屋子,她安顿好吃完午餐的孩子们,接通了与警方的电话。
电话被转接给女警官,她问对方到底想干什么。奈奈也不客气,对女警官提出了一个要求:
她要和一名叫贾维德的老警察聊聊。
贾维德曾因破获某桩大案,而被称为“超级警察”。
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的贾维德过得浑浑噩噩,日夜颠倒,早已失去昔日风范。
女警官联系到他时,这位大叔还在睡懒觉。
贾维德住得较远,他要赶来幼儿园,需要一定的时间。
等待时,奈奈发现警方正在调派人手,貌似想强行攻占幼儿园。
看来那一枪并未真的吓住女警官。
作为回应,奈奈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布到了网上。
视频的内容是一则声明——如果警方想耍小聪明,奈奈会杀死孩子们。
视频一经发出,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民迅速关注,媒体也闻风而动。
警方压力倍增,他们要是贸然行动导致孩子身亡,必然会遭受民众的谴责。
老警察贾维德,此刻终于赶到。
谁也不知道,奈奈为何非要找他谈谈。
贾维德自己也如云里雾里,莫名其妙。
贾维德做事较为谨慎,他先给奈奈打了个电话探探底。
霸气的奈奈没和贾维德多聊,直接提出了新要求:
她让贾维德通知警方,在一小时之内给她转账五千万,转完她会放一个孩子回家。
如果不转,后果自负!
提完这个要求,奈奈挂了电话。
贾维德懵了。
绑架后索要赎金对罪犯来说很“正常”,但这事儿为啥非要等自己来了才说?
正当贾维德疑惑时,奈奈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新视频,告诉了网友她对警方提的新要求。
孩子的家长们此刻聚在一起,看到视频,他们都吓坏了。
对于奈奈的请求,贾维德倾向于满足对方,先保住人质的安全。
女警官却态度强硬,她觉得奈奈在虚张声势,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干不出杀人的勾当。
她建议让警队破门,救出人质。
贾维德不想拿孩子的命去冒险,他和女警官争论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焦灼和紧张。
争到最后也没个结果,女警官一意孤行,偷偷下达了命令,要强行突击。
可惜的是,因为媒体一直在播报着警队的行动,奈奈事先在电视里获知了警方的动向。
她跑到门口,对着准备靠近的警队一阵乱射。
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以为奈奈老师在对付“坏人”。
暂缓了警方的强攻后,奈奈回到屋内,举着手机开启了视频直播。
只见她举着枪,对准一位无辜的男孩……
男孩把这当作是老师和自己玩的游戏,面对枪口兴奋异常。
他不知道,愤怒的奈奈要把他作为复仇的工具。
“邦!”
枪声响了。
孩子倒在了地上。
观看直播的孩子母亲瞬间情绪崩溃。
此情此景总算让女警官意识到——奈奈是个说到做到的狠人儿。
此时再派警队出击,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指挥失误,女警官失去了现场指挥权,她只能黯然离场,去调查奈奈的过往。
留下来的贾维德不再犹豫,找人给奈奈转账了五千万。
转完了钱,贾维德联系了奈奈。
奈奈表示钱已收到,她答应放走一个孩子,但她也有新的要求。
她想让贾维德帮忙寻找两个人,因为这俩人名字较长,为方便大家记忆,就叫他们熊大、熊二吧。
这俩人都在某中学工作,是负责后勤的教工。
除了找人之外,奈奈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要求。
她要和印度总理聊一聊。
电话另一端的贾维德再次蒙圈。
奈奈没说为啥要找熊大、熊二,也没说要和总理聊啥。
她提完两个新要求,就又挂断了电话。
有了上次的教训,贾维德不敢再懈怠。
找熊大、熊二好说,派警员去搜寻就OK。
可找总理聊天,就是件难事了。
总理刚结束一场会议,获知消息后,她立刻找内阁要员商讨对策。
总理也是位女士。
内阁要员的建议是不要理会奈奈,不然以后阿猫阿狗都会以绑架人质为手段,要和总理聊聊。
可总理心系人质,尤其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她纠结起来。
另一边,贾维德派人找到了奈奈的男友小帅,想通过问询获知奈奈更多的信息。
小帅告诉贾维德,自己和奈奈恋爱七年了,她一直温柔体贴,从未表现出犯罪倾向。
奈奈的父亲十五年前去世,她的母亲则独自生活在老家。
突然,贾维德的手机响起。
打来电话的是总理,她决定接受奈奈的要求,和这个姑娘谈谈!
总理时间紧张,既然做了决定,便马上连线奈奈。
奈奈也痛快,她就说了一句话,又挂了电话。
她让总理自己来幼儿园——既然想聊聊,那就面对面、一对一地单谈!
这个要求,对于日理万机,且时刻都要保证安全第一的总理而言,有点过分。
贾维德也暴躁了,他觉得奈奈得寸进尺。
同时他也更为疑惑——搞这么大阵仗出来,这姑娘到底目的是什么?
贾维德正混乱时,女警官那边有了发现。
她正搜查奈奈的家,发现奈奈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这说明奈奈有着精神方面的问题。
原来奈奈真的是个疯子?
贾维德彻底迷茫了。此刻有警员报道,奈奈释放了两名孩子!
奈奈放人,是想表明一种善意。毕竟总理为了孩子的安危,排除万难主动联系了自己。
可这善意却并未换来对方的更大让步——奈奈被告知,总理拒绝了她提出的面谈请求,没有商量的余地。
奈奈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她的暴脾气,要爆了。
奈奈马上开始了她的报复行动。
她先后给一个孩子、司机和助教大妈拍了照,然后将他们的照片上传网络,并设置了投票按钮。
网友可以随时投票,票数最高的人,将会被奈奈枪杀。
看到这个投票,总理坐不住了。
其实她还没想好要不要见奈奈,是内阁要员们瞒着她做出了决策。
完全被蒙在鼓里的总理也来火了,一直以来,因为她的性别,以男性为主的内阁要员们,总或多或少的对她有所轻视。
她必须严正地发出警告:没有人可以代替一位总理擅自下达命令!
总理的怒火熊熊燃烧着,内阁要员们替她做的决定,将使其背负上“间接杀人”的恶名。
而网上那场投票,已经有了结果。
司机全票当选“最该死大奖”……
面对奈奈手里的枪,司机都要吓尿了。
关键时刻还是助教大妈机灵,她假借如厕之名,让奈奈给她松了绑。
仗着体型优势,她趁奈奈不备将其推倒,然后解开了司机身上的绳子!
局势瞬间逆转,大妈和司机一起向奈奈发起了反击。
隔壁屋子里的孩子们,这时都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准备午睡。
奈奈和司机争抢着手枪,枪口隔着门,在几个孩子的头顶徘徊……
“邦!”
枪声尖利……
(特别提示:后面的内容将涉及重大剧透,如果你想带着悬念观看原片,请下滑到文末点“赞”按钮,并收藏此文,看完电影再来阅读。)
关键一刻,奈奈抢到了枪。万幸的是,子弹打中的是司机的脚。
一番折腾后,司机和助教大妈已精疲力尽,他们又重新被奈奈绑了起来。
奈奈喘着粗气,录制了一段新视频。
视频里,奈奈讲述了司机想要逃跑的经过,且因为司机“破坏了游戏规则”,奈奈将把投票选项中的三位人质全部杀死。
事态的发展越来越严峻了。
奈奈却保持着可怕的镇定。
她找出了司机早上送来的那份蛋糕,要给孩子们当下午茶。
切蛋糕时,奈奈的脑海里涌上一段回忆。
那是她在中学时过生日的记忆。
当时正逢放学,奈奈和同学们在校车上庆祝生日。
随着同学们相继到站离去,校车里最终只剩下奈奈一个人。
车上有一位男性校工,见车里没有其他学生,居然肆无忌惮地用邪恶的眼神注视起了奈奈。
这个人,就是奈奈要找的熊大。
无需推理,这小子一定对奈奈做出了不可饶恕之事。
那个生日,成了奈奈一辈子的痛——为孩子切蛋糕庆祝生日时,那段屈辱的记忆再次浮现,扣下了让奈奈失控的扳机。
奈奈陷入灰色回忆中时,警方通过给她开抗抑郁药的医生,了解到了这桩旧案。
当年被侵犯后,奈奈就患上了抑郁症。
这件案子至今未被,熊大仍逍遥法外。
这次在巨大压力下,警方办案进度神速,很快就找到了熊大,并将其逮捕。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前文提到过,熊二是熊大的同事,那熊二当时在哪?
他干了什么?奈奈为何还要找他?
人到中年的熊大。
为得知真相,警方寻找到了奈奈的母亲,并把她带到了贾维德的面前。
奈奈母亲见到贾维德,一脸的不客气,她恨这个男人。
在贾维德的询问下,奈奈母亲讲述了一段令贾维德无地自容的往事……
原来,多年前,贾维德曾经手过奈奈的案件。
可当时他忙着破获那个日后让他获得“超级警察”名声的大案,对奈奈的“小案”并不上心。
这导致奈奈的案件侦破和审理一直拖着,直至无人问津。
奈奈的父亲,就是在如此情况下黯然去世的。
当年意气风发的贾维德。
贾维德早就忘了那桩陈年旧案,经由奈奈母亲的控诉,他才清楚为啥奈奈非要和自己“聊聊”。
对于当年的案情细节,奈奈母亲陷于悲痛,不愿再多说。
孟买这时下起了大雨,仿佛老天也在为奈奈哭泣。
雨中,一排黑色轿车缓缓开来——总理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她来见奈奈了。
在幼儿园外,总理通过电话告诉奈奈,自己将在护卫小队的陪同下和她见面。
奈奈沉默了一会儿,她似乎有什么事必须要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和总理说。
短暂的思考后,奈奈给了总理一个新的选择:
只要总理不带护卫小队,单独赴约,奈奈就会放走所有孩子。
总理有所迟疑,毕竟奈奈之前枪杀了一个孩子,自己去和一位杀人犯谈判,极为不妥。
奈奈听闻总理的担忧,叹了口气。
她其实根本没有杀人,那个孩子是假死。
奈奈让助教大妈带着孩子走出了幼儿园。
看来奈奈做的这个“局”,初衷只是借用绑架孩子引起舆论和警方注意,借此惩戒当年强暴她的嫌犯,她并不想伤害无辜。
莫名的,总理心中升起一股对奈奈的同情。
她也是一位女性,同时也是一位妈妈,还是一位祖母。她知道奈奈承受了多大的苦难,也明白女性在印度的生存困境。
想到此处,总理决定“任性”一回,她要听听这可怜的姑娘要和自己说什么。
在总理走进幼儿园前,奈奈已经在屋内架设好手机,她要对这次会面进行全网直播。
总理一落座,奈奈先做了一件事,她将警方转给自己的五千万,全部捐赠给了帮扶强奸受害者的公益组织。
奈奈用这样的行为,为接下来的对话提供了铺垫——她对总理提出了自己的终极要求:印度应该增设法律条文,强奸犯要被判处死刑!
奈奈这些年都在研习法律,她知道在印度,对很多强奸犯的量刑都很轻,大部分案件最后的判决要么是缓刑,要么是保释了事。
有些印度地方法院,对强奸罪的判定有着五花八门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立法规章去参考。
比如在印度的某些区域,法院居然会将施暴者性器的入体尺寸作为判罚标准。
这是印度法律上的顽疾,虽然2012年,印度官方制定了一部《保护儿童免受性犯罪法》,提出要严惩性侵儿童的罪犯,但它对受害者有严苛的年龄划分。
根据奈奈统计的数据,每16分钟,印度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强暴,儿童受害者只占其中一部分。
太多的成年女性,乃至老年女性正在遭受着污辱和侵犯,却无法律捍卫她们的权益。
这也导致警方对于强暴案件掉以轻心,甚至视若无睹。
说到动情处,奈奈声嘶力竭。
面对奈奈的愤慨发言,总理沉吟半晌。
她虽然也很想推动相关法案,但奈奈用绑架孩子的方式去促使法案成型,显然是个错误的方式。
听到总理的质疑,奈奈咬着牙说:
“这个国家的人装聋作哑,除非你对着他们的耳朵大喊大叫!”
奈奈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这句话除了控诉官方对女性权益被侵犯的不闻不问,也在叩问印度社会:
为何对于强奸案,总有着黑白颠倒的价值判断?
现实里,印度有太多的强奸案受害者,因为所谓的“失去贞操”,便不断遭受着“荡妇羞辱”,民间弥漫着这样的论调——“女性独自外出就是为强奸犯提供机会”“女性不应穿着暴露(甚至不能穿牛仔裤)”“女性被强暴就是不洁”……
这些言论充斥在强奸受害人的耳边,很多受害人因此不敢报案,报案后破案也遥遥无期。
当年,奈奈受到侵犯,案件就一直悬而未破,使得自己患上抑郁症,父亲也壮年早逝,一个本该圆满、幸福的家庭,就此瓦解。
而对奈奈施暴的嫌犯,这些年来安然无恙,吃香的、喝辣的——这又如何能让奈奈释然?
且如果现状没有任何向好的改变,奈奈的惨剧,也将在其他女孩身上重复。
奈奈的观点振聋发聩,观看奈奈与总理对谈的网民都沉默了。
这场直播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也注意到,屋里除了总理、奈奈之外,那名送蛋糕的司机也在。
奈奈为什么要让他在场呢?
很多网民胡乱猜测着,直到奈奈自己揭晓了答案:
那天强暴奈奈的,并非熊大,他只是帮凶,帮真正的强奸犯按住了自己。
真正施暴的,是当时开校车的熊二——他就是那名送蛋糕的司机。
司机根本没认出奈奈。
熊二这些年一直隐姓埋名,到处打零工,逃脱着法律的制裁。
奈奈是偶然间发现他的,见到那张她永生难忘的脸后,她决心布置这个“局”。
此局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当众对司机进行处刑!
既然法律没法给我正义,我就执行正义!
奈奈咆哮着,冲着司机连开数枪。
司机倒在了血泊中。
听到枪声,担心总理安危的护卫队再也忍不住,闯进了幼儿园。
奈奈被捕了,可她的脸上却毫无悔意,只有决绝和坚毅。
雨,更大了。
《星期四》的结尾,奈奈入狱,为她触犯法律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但总理记住了这个姑娘和她说过的话,在几天后的议会上,她宣读了加重强奸犯刑罚的提案。
看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但电影很理想,现实很骨感。
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印度强奸案”,你会看到将近2000万个搜索结果。
正如《星期四》中奈奈所说的:每16分钟,印度就有一名女性被侵犯。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图源:观察者网
印度这个曾经的文明古国,早就被国际舆论称之为“妇女的地狱”和“强奸大国”。
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桩强奸案,就是2012年在印度新德里发生的“黑公交轮奸案”。
此案引起了印度民众的强烈关注。图源:人民网
案件中,乘坐私营公交的女大学生,在车上被六名男性强暴。
在她被蹂躏一个多小时后,施暴者将其扔下了车。
可这帮凶徒仍没有放过她,他们还将车辆掉头,冲着受害人疾驰而来!
案发公交。图源:《大河报》
虽然大学生最后一刻被人推开,但她还是在医院中不治身亡。
医生抢救她时,发现那帮暴徒把铁棍插进了其下体……
这使得受害人的肠道遭受了巨大破坏,死前,她体内的肠子只剩下了5%……
部分嫌犯照片。图源:中华网
即使印度全国上下都对此案表达了极度的愤慨,但事发后一周,新的轮奸案再次发生:
一位姑娘,被十个男人强暴了两个多小时……
“黑公交轮奸案”的发生,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图源:东方卫视
2013年8月,一位可怜的7岁女孩,在火车的卫生间中被强暴;
2015年,71岁的修女被一群男子强暴;
2017年,一名百岁老人在被污辱后去世……
2018年,一名印度出租车司机伙同三名乘客,强暴了一位怀孕妇女;
同年,一位父亲居然和两位朋友监禁了亲女儿,然后三人轮奸了她……
2019年,两名男子强暴了一位3岁女童,并将其斩首杀害;
2020年,印度一位新冠肺炎女患者,在就医途中被救护车司机强暴;
同年,一名女子被五名男子轮奸,报案时又被一位男性警察强暴;
2021年,印度媒体爆出一名17岁的少女,半年内被400人侵犯的新闻……
图源:搜狐网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究其背后形成的原因,表层原因是印度社会对于妇女人权的蔑视。
这在电影《星期四》中可见一斑。
电影里,除了奈奈之外,其余女性角色虽有着不同的身份、职业,但都有着相似的困局。
总理的困局,是不被男性内阁要员信任,很多时候是孤家寡人般的存在;
女警官则为了保住工作,怀孕也要办案,她想获得男同事的支持与尊重,只能拼命出工。
片中还有一位女主播,她一直被男性领导打压,在他的威权下,主播只能竭尽一切地去讨好他。
这些女性角色活在男性的阴影与威权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挣扎着喘一口气。
而强奸案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前文提到过的,印度社会、法律以及执法机关,对于强奸犯的宽容与包庇。
我们用具体的案例,再来展开说明。
比如震惊全球的“黑公交轮奸案”,曾引发了印度民众的巨大愤慨,无数人走上街头,呼吁警方尽快破案,并对施暴者予以严惩。
但在这样的舆论攻势下,此案的审理过程,仍持续了漫长的九个月。
这期间,一名嫌犯因为未成年,被判定为“少年犯”,至高只会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好不容易法院终于判处了其余几名被告人死刑,执行日期却一推再推。
图源:新浪网
无独有偶,去年的一月份,印度孟买一位男子强暴了16岁的少女,他在法庭上声称会迎娶被害人,居然就被法官允许保释。
更荒诞的案例是2018年的一则轮奸案,印度某村庄里的几名男子轮奸了一位少女。案发后,少女的家人前往当地执法部门报警,警方对嫌疑人的惩罚居然是做一百个仰卧起坐。
如此轻微的惩罚还引起了嫌疑人的不满,他们做完一百个仰卧起坐后对受害人心生仇恨,在某个深夜烧死了受害人……
图右是悲愤的受害人家属。图源:观察者网
这些看似不可能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糊涂判决,在印度比比皆是。
还有女儿、姐妹受到污辱,其家人不去找施暴者寻仇,而对被侵犯的女性举起屠刀的,这在印度被称为“荣誉谋杀(指因为被强奸的女性危害了家族荣誉,故而杀之)”。
最让人无语的,是去年年末,印度一位议员在议会上大放厥词,说“如果强奸不可避免,那就躺下来享受吧!”
此议员名为拉梅什·库马尔。图源:三泰虎网
如此种种,令人无法相信。
这时再回看《星期四》,我不禁对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肃然起敬,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愤然发声,奈奈就是他们的化身。
奈奈的厉声疾呼,或许在糟糕的当下,还是改变不了什么,但她总会在某些印度人心中种下一颗反抗的种子。
这一点星星之火,会不会有燎原之势,还需要时间的淬炼。
不过我相信,春雷阵阵之后,总会有一场大雨,如电影中那般,洗涤人间。
图源:《星期四》海报@豆瓣电影
好了,今天的【借影说案】就到这里。
如果你喜欢这个专栏,请点击“在看”和“赞”,并进行转发、分享,给我加加油。
最后,我给大家出一道互动题:
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的改善女性生存环境呢?
我在留言区等你,再见。
主稿:亢蒙;审核:鲁鲁修;质检:等等;排版:夏小婷
参考资料:[1]电影《星期四》
插图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参考资料[1];题图来源:搜狐网
本文系【法医秦明】账号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