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这次用的沙板很不同,看起来薄薄的一片,但是非常硬,一面是光滑的,另一面是砂纸一样的颗粒状突起,摩擦力极大,车轮只要搭上就能咬住。但是有利就有弊,巨大的咬力加上轻薄的体格,在3.0t柴油发动机和四驱低速的强大推动之下,被深深的送入土层,又被流沙掩埋,任我狂挖乱捅,折腾半个多小时,只找到了其中一条,另外一个像是在沙子里融化了一样一点踪影都没有。最后为了节约体力和时间,决定暂时放弃,最后使出了最后的大招——地锚。第一反应是挖,但是沙土像水一样,挖出来满满的一锹土,往下一看表面还是平的,分分钟又被流沙填满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宽了挖。曾经有位修道的朋友说,修行之路十进九退,没想到今天用这么肉感的方式体验了一把。感觉掏的差不多了,再设置好沙板,准备发力。自动挡的车,在沙地起步的那个微妙的力量输出不好掌握,只能用左脚放在刹车上小心配合。随着转速逐渐升高,车子轻轻颤抖起来,这说明沙板已经起了作用。继续加大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

e族独家连载

为了给一个大型公益活动进行先导调研,我非常有幸得到了官方允许进入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第一次进入是2012年,那时候还不知道保护区有个管理局,三垄沙保护站也还没建立,唯一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只有死亡之海的神秘和艰险。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2)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3)

海枯石烂的誓言,到这里可以全都不算数了

黄草滩,14年以前每次路过这里都能看到黄羊、野兔、狐狸之类的小动物,最近这几年已经很难看到了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4)

这片雅丹远远望去也是亭台楼阁的感觉,就是规模远远小于三垄沙和龙城这样的地方,所以叫魔鬼村貌似还挺贴切的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5)

第一次来罗布泊就是在这里遇到能见度不足10米的大沙尘暴,车队绕了很久都没能走出去,还差点失散。当时无线电通讯都受到了影响。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全队熄火停车耐心等待,冒险挺进只会让人车陷入更大的险境。

在一处车辙印明显加深的路段,绵绵的阻力不断堆积,终于挡住了我前进的脚步。当时我还是在用两驱行驶,非常天真的以为挂上四驱就能退出来,结果是车身一下子就歪了下去,右侧两个轮子深深的陷入土中,底盘也牢牢的坐在了地上。太阳这时候已经很高了,不带墨镜的话看什么都晃眼,但是感谢老天,风还是凉的,时不时轻轻拂过,让我觉得一切还不是那么糟糕。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6)

第一反应是挖,但是沙土像水一样,挖出来满满的一锹土,往下一看表面还是平的,分分钟又被流沙填满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宽了挖。曾经有位修道的朋友说,修行之路十进九退,没想到今天用这么肉感的方式体验了一把。感觉掏的差不多了,再设置好沙板,准备发力。自动挡的车,在沙地起步的那个微妙的力量输出不好掌握,只能用左脚放在刹车上小心配合。随着转速逐渐升高,车子轻轻颤抖起来,这说明沙板已经起了作用。继续加大油门,车猛的往后退了一大步,然后轰的一声扬起一大股沙子,又陷住了。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7)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8)

这次用的沙板很不同,看起来薄薄的一片,但是非常硬,一面是光滑的,另一面是砂纸一样的颗粒状突起,摩擦力极大,车轮只要搭上就能咬住。但是有利就有弊,巨大的咬力加上轻薄的体格,在3.0t柴油发动机和四驱低速的强大推动之下,被深深的送入土层,又被流沙掩埋,任我狂挖乱捅,折腾半个多小时,只找到了其中一条,另外一个像是在沙子里融化了一样一点踪影都没有。最后为了节约体力和时间,决定暂时放弃,最后使出了最后的大招——地锚。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9)

失去沙板的瞬间。土层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碱壳,人踩上去没事,车一过就完蛋了,碱壳一破,下面都是掺着白色碱面的松软浮土。

通过这次使用,感觉有两个地方可以改进:一是增加犁面和犁柄的夹角,让地锚在受力的时候更容易往下走;二是在后面增加个提手之类的结构,可以在作业完成之后把地锚从后面拉出来。不然每次都挖地锚其实也挺辛苦的,而且都是无用功。

这次使用的Xdyna绞盘具备一个非常严密的防水密封结构,可以在高强度状态下使用很多年而无需维护,但代价就是放绳子的力量比较大,拽着费劲,不过用电机配合一下就好了,速度也很快。

朋友圈里有人评价这个东西,说像个种地用的大犁,他说的特别对。在这样松软的沙土中,地锚就是个犁,绞盘一发力,它就哗啦哗啦往前走。再看看可怜的大白,纹丝不动。这种情况下,只能上大保健了,全套服务包括:先挖底盘,减小阻力;用充气千斤顶抬起车身让沙子流回车轮下面,同时放气,给轮胎增加牵引力;最后加上绞盘和地锚的综合作用,终于实现了自救。

下面的土还是太松了,地锚一直走了这么远也没能把车拽出来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0)

我对充气千斤顶其实不太感冒,最早看国外的视频觉得真是神器,后来买了一个发现用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会儿跑偏了,一会儿管堵了,一会儿气嘴又冲爆了,用的时候真是提心吊胆不胜其烦。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个领跑者的充气千斤顶充气之前厚度只有不到5公分,可以平平整整的塞到车下面,上下两面加厚材质,还有两片软垫可以防摩擦和刺穿,直接用打气泵驱动,设置好之后就不用管了,眼看着车就起来,没有任何需要操心的地方。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1)

千虑一疏,工具箱的尺寸还是太大了,虽然颠不坏,但是一直哗啦哗啦的响,其实也挺烦人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2)

被骗了那么多年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神器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3)

上次陷车消耗的体力还远远没有恢复,抓住方向盘的手还在颤抖,就这么又陷了。挂上低四倒档,车子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空空的扬起满窗的尘烟,纹丝没动,我狠狠的从牙缝里挤出来五个飘向天空的大字:这都不叫事!我一下车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四个轮子全都深深的埋进土里。硬的地面就在身后不到50米,当时在我的眼里 ,那是最遥远的距离。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4)

沙漠的热力这时候已经活跃起来,地平线上的一切都在热浪中化成扭动的抽象画,好像随时都会融化流走。往回望,隐约还能看到颜色浅浅的一溜沙丘,保护站就在那后面,好像躲在云层中的星星,在我的意淫中闪闪发光。突然想狠狠抽自己两个耳光,问问自己这到底算个啥。于是解下铁锹,设好绞盘,准备好充气千斤顶和地锚。这一次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上来就给大白来了个全套。然而损失了一条沙板,剩下的这一条沉浸在失去伴侣的深深悲痛中帮不上任何忙,只有靠体力来弥补。不知道刚才如果能多挖一个小时找到沙板,是不是能给现在的节约一个小时的体力。

再挖

距离硬地的这短短五十米距离,很不幸没有一寸是硬地,大白只能一寸一寸的往后挪。先挖底盘,感觉阻力可以被化解的时候,挂上绞盘和地锚,四驱低速倒车,走两米又陷,周而复始重复前面步骤。实在太深的时候,再上充气千斤顶往车轮底下垫沙子。单车穿越,最大的困难就是体力。一个人的体能非常有限,随便一个陷车,对一个人来说工程量都是泰山压顶的感觉。干不完只能慢慢干,等没吃没喝了还没干完,再叫救援也晚了,赶紧摆个NB的pose等着变干尸。

歇会儿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5)

这个坑,比上一个更过分。硬地就在后面几十米,刚刚硬,跟柏油路似的。但是到达那里之前,就是面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没有灰色地带。手已经磨破了,一次一次的挖车收绞盘下地锚挖地锚也让人歇斯底里的狂躁。平均每半小时就要消耗一瓶矿泉水,完全没尿,喝下去就蒸发。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嗓子和皮肤的距离,只差一缕罗布泊的阳光。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6)

接着挖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7)

沙漠里唯一的阴凉

罗布泊无人区有人穿越成功吗(维以不永怀与无人区的生死约定)(18)

这次自救,用了四个半小时。车脱困的时候,太阳已经往西斜了。回头看照片,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跪着。人类面对大自然的姿势,跪着刚刚好。到这个份上,我也彻底服了。久违的感觉,也逐渐回到体内。老老实实把前轮胎压降到0.8,后轮降到1.0,再不跟罗布泊客气,把档位锁定在了四驱高速和TCS关闭的状态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