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山顶缆车规划(缆车也要紧跟潮流)
香港山顶缆车规划(缆车也要紧跟潮流)山顶缆车在开幕阶段推出港人优惠,包括快闪网上优惠及感谢香港通行证,市民可低至50元购买来回车票,但10月31日后将实行新票价,水平较去年停驶前加价逾6成,当中成人单程车票由37上调至62元。▲第六代缆车测试阶段。▲第六代缆车特设偌大全景玻璃窗。此次山顶缆车整项升级工程耗资约7.99亿港元,当中包括全面更新动力及拖曳系统,和缆索、铺设新的路轨、加固地基及结构,以及全面翻新山顶总站及扩建中环总站,以容纳更多乘客。扩建后的中环总站室内候车区,比以前更宽敞,足可容纳1300人,亦改装了月台和车厢地台的高度使其一致,以方便残疾人士使用。另一焦点设施便是在中环总站增设了五大结合科技元素的体验区,分别是无限之眼、跃动的心、经典重现、穿梭时空和太平山的绿色宝藏,让大家候车时不致无聊,更可尽情打卡。
还记得去年6月,不少香港市民冒雨乘坐最后一天提供服务的第五代山顶缆车,转眼间,全新第六代山顶缆车宣布8月27日登场,一众山顶缆车迷,终于可以乘坐新车畅游太平山顶啦!
新车采用绿色复古车身
全新第六代山顶缆车的车身特别涂上具标志性独特“山顶缆车绿色”,分别是向第3代(1948年至1959年)及第4代山顶缆车(1959年至1989年)致敬。
第6代山顶缆车由瑞士Garaventa、CWA和Frey等厂商制造,值得留意是,载客量由上一代的120名乘客提升至210名乘客,增幅达75%。而除了配备更宽阔的车门、无梯级式设计,方便残疾人士上车之外,新缆车更特设偌大全景玻璃窗,让乘客可更清楚饱览香港景致。
▲第六代缆车特设偌大全景玻璃窗。
此次山顶缆车整项升级工程耗资约7.99亿港元,当中包括全面更新动力及拖曳系统,和缆索、铺设新的路轨、加固地基及结构,以及全面翻新山顶总站及扩建中环总站,以容纳更多乘客。
扩建后的中环总站室内候车区,比以前更宽敞,足可容纳1300人,亦改装了月台和车厢地台的高度使其一致,以方便残疾人士使用。另一焦点设施便是在中环总站增设了五大结合科技元素的体验区,分别是无限之眼、跃动的心、经典重现、穿梭时空和太平山的绿色宝藏,让大家候车时不致无聊,更可尽情打卡。
▲第六代缆车测试阶段。
山顶缆车在开幕阶段推出港人优惠,包括快闪网上优惠及感谢香港通行证,市民可低至50元购买来回车票,但10月31日后将实行新票价,水平较去年停驶前加价逾6成,当中成人单程车票由37上调至62元。
山顶缆车始于1888年
香港开埠初期,往来太平山至中环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轿。1888年5月30日早上8时,山顶缆车开始投入服务,当日共接载600名乘客,而其首年客流量达150000人次。山顶缆车的路轨全长1365米,坡度为4至25.7度,海拔为28米至396米,车站包括花园道总站、坚尼地道站、麦当奴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及山顶总站。
在山顶缆车通车后至1926年前,山顶缆车车厢座位分为三种:头等,仅英国殖民地官员和太平山居民(均为白人)使用;二等:为英国军人及香港警务人员;三等:其他香港居民。通车时的来回收费分别为港元4.5毫(头等)、3毫(二等)及1.5毫(三等)。于1908年至1949年期间,车厢首排两个座位预留予香港总督及夫人专用,背后挂上了“此座位留座予总督阁下”的铜牌。
▲第五代缆车。
1955年,山顶缆车总站旁兴建了第一代的观景亭,虽没有名字,但香港人却俗称它为“老衬亭”。1972年8月29日山顶缆车总站重建正式开放,顶层设有西餐厅,下层有一间咖啡室,而底层有中菜餐馆。1993年,炉峰塔清拆重建,原址发展成今日的凌霄阁,即是第三代的老衬亭。
香港山顶缆车是亚洲首条缆索铁路,自1888年启用至今,在港已服务逾130年,逐渐变成香港知名旅游景点之一。山顶缆车是香港开埠以来最为久远的历史载体,它陪伴香港走过风风雨雨,成为无数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