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927年,老蒋叛变革命,安源陷入了白色恐怖。国民党天天杀人,许多革命志士和进步工人,都惨遭了毒手。吴运铎六岁开始,念了几个月私塾,之后进入了子弟学校。父亲是煤矿的小职员,收入微薄,勉强可以维持九口之家的贫困生活。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二十年代初,共产党人在安源煤矿很活跃,相继成立了工人补习学校和工人俱乐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人群众团结了起来,自筹资金建起子弟小学,穷人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了。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

1991年5月2日,曾经被党媒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与世长辞了。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2)

作为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中国的兵器之王;被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盛赞为新四军兵器奇才,以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奠定了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位置的吴运铎,几经大难不死。这一次,终于安详地接受了死神的邀请,永远地去了。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3)

大革命的熏陶

吴运铎于1917年1月17日,出生在江西平江矿区,是七个孩子中的老三。

父亲是煤矿的小职员,收入微薄,勉强可以维持九口之家的贫困生活。

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二十年代初,共产党人在安源煤矿很活跃,相继成立了工人补习学校和工人俱乐部。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人群众团结了起来,自筹资金建起子弟小学,穷人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了。

吴运铎六岁开始,念了几个月私塾,之后进入了子弟学校。

1927年,老蒋叛变革命,安源陷入了白色恐怖。国民党天天杀人,许多革命志士和进步工人,都惨遭了毒手。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4)

工人领袖杨世杰,不幸被敌人抓住。被酷刑折磨了七天,依然坚贞不屈,敌人便残忍地用钉子,将他的四肢和胸口,钉在门板上。

吴运铎目睹了这场惨剧,杨世杰至死不屈的精神,震撼了他。

在国民党的疯狂镇压下,安源的工人运动失败了。子弟学校停办,吴运铎兄弟失学,吴父也失业了,日子更加艰难。

在安源实在活不下去了,吴父只好带领全家回到了湖北老家。

在父亲熟人的帮助下,吴运铎和哥哥们,到萍乡煤矿机修厂当了学徒工。

学徒生涯虽然很苦,但是吴运铎却圆了梦:他打小就喜欢到工厂看机器,喜欢看那些大家伙,不靠人推自己就可以干活的状态。

现在可以天天看机器了,吴运铎很高兴。

旧社会的学徒工,辛苦,受气,却很难学到真东西。为此,吴运铎买了书,遇到师傅教不了的,他就一边看书,一边仔细琢磨。

就这样,三年的学徒时间,吴运铎只用一年半,就可以独当一面,并且带了徒弟。

1938年,日寇的铁蹄,离武汉越来越近了。

资本家准备炸掉大冶矿区,偷偷转移财富逃跑。吴运铎带领工人,粉碎了他们的阴谋,帮助工人们讨回了血汗钱。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5)

资本家恨死了他,勾结官府准备除掉吴运铎。

工人们听到消息之后,赶紧告诉了吴运铎。吴运铎逃出了平江,投奔了新四军。

到了部队,他和同去的工友们,恨不得马上端起枪,冲上战场去杀鬼子。

可是部队领导了解到他们是机械工人,却立刻安排他们进了兵工厂。

吴运铎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一生,后半辈子都交给了兵工事业。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6)

初入部队的生死考验

吴运铎一生命运多舛:童年学游泳,险些溺水;少年学徒时,触电、落煤井,差点丢了命;参加新四军之前,又被敌人追杀。

死神不断纠缠吴运铎,却屡屡被他逃脱,可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

接下来三次更大的生死考验,验证了吴运铎必有后福的宿缘。

在吴运铎的回忆录中,他讲述了自己濒死的三次遭遇,令听者心惊肉跳。

1939年5月18日,吴运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天,抗日战争更加艰难了,前方战士缺枪少炮的状况,传到后方,令吴运铎焦急万分。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7)

他日夜钻研琢磨,有时间就守在机器旁边忙碌。一天早晨,吴运铎摇动发动机的手柄,手一滑,摇柄飞出卡槽,沉重的铁柄砸在了他的脚上。

脚踝立刻掉下一块皮肉。

吴运铎捡起摇柄,没有理会伤口,继续忙活起来。

谁承想,伤口却严重感染了。等到同志们发现他的伤时,他的腿已经肿胀成棒子,人也高烧昏迷了。

医务所急忙将吴运铎,转到军部的后方医院。

医生将他的伤口割开,黑色的脓血立刻涌出来。创口上的肉都腐烂了,被清除掉之后,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

吴运铎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伤口却一直不见大好,但是他却躺不住了。跟医生要了一些药和纱布,便回到了兵工厂。

战争,带给吴运铎的考验,越演越烈。他刚刚回到岗位上,日寇就开始了大扫荡。

兵工厂化整为零,迅速向江北转移。腿伤依然很严重的吴运铎,不想连累大家,主动要求自己单独走。

行动不便,日、伪、顽三方势力不断围剿,让吴运铎的命运平添了许多不定数。

好在乡亲们听说他是新四军的伤员,纷纷暗中相助。

最后,吴运铎经历了难以描述的各种困难后,在组织派人的接应下,终于到达了江北。

回到部队,腿伤得到了有效治疗,吴运铎才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8)

死神第二次盯上了吴运铎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9)

1940年夏天,吴运铎受命组建子弹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白手起家的吴运铎,决定先制造加工武器的机床。

一天,吴运铎正在绘制图纸,运输队的骡马,给兵工厂驮来了一大批废炮弹。

负责押运的同志,还给吴运铎带来一张纸条:“……前方等着炮弹,务请尽一切力量,提早修好。”

纸条的落款,是军械部长吴师孟亲笔。

吴运铎放下简陋的绘图工具,领着工人开始收集制造弹药的材料。

说时容易,做时是真难啊。没有材料,缺少样板,吴运铎只能依样画葫芦,照旧炮弹的空壳比照,设计图纸。

没有引发炮弹的火药,吴运铎将鬼子炮轰时,落地的哑弹捡回来拆开,拿出里面的雷管。

他将雷管浸泡在水盆里,待火药浸湿后,再把它们抠出来。

前方不断传来弹药告急的消息,心急如焚的吴运铎,急于加工炮弹,时常关起门来,一个人独自拆解雷管。

这天早晨,人们刚刚来到车间,便听到吴运铎的宿舍,传出一声巨响,车间的茅屋一阵晃动。

大家吓了一跳,晕头转向,不知发生了什么。好一阵子清醒之后,急忙向宿舍跑去。

眼前的情景令人惨不忍睹,桌面一片狼藉,几片血肉贴在桌面和附近的墙上。

吴运铎满脸是血,右手捂着左手,痛苦地在地上胡乱转圈。随着身体的移动,他的左腿不断流着血,在地上画出了杂乱无章的血线。

见人们进来,他一头栽倒在地上,人们急忙将他送到医院。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0)

过后大家才知道,由于浸泡时间短,雷管里面的炸药没有湿透。吴运铎用铁签取炸药时,雷管在他的手里炸了。

经过抢救,吴运铎在昏迷了十五天之后,恢复了意识。

通过一段时间治疗,虽然生命无虞,但是吴运铎的左手,失去了四根手指,左眼也瞎了,而左膝盖缺了一块肉,筋也短了一点。

死神在吴运铎身边徘徊了许久,总算又放了他一马。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1)

第三次打败死神

1947年初春,吴运铎被调到大连,参与筹建我党第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大连新建公司”。公司成立后,吴运铎被任命为,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进展很快,弹药消耗得也快。为了满足前线的需要,公司成立了炮弹厂,吴运铎被派去指导大型炮弹的研制。

经过吴运铎和设计人员,几天不眠不休的忙碌,八颗钢制实验弹制作成功了。

为了掌握炮弹的性能,得到准确的参数,吴运铎和炮弹厂厂长吴屏周一起,来到海边亲自实验。

炮弹被埋在土坑里,两个人将参与人员赶到安全区域,自己则躲在山坡下,负责测试。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2)

一颗,两颗......,炮弹完美地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弹射到远处的大海里,爆出了冲天的水花。

试验很成功,两位吴同志一脸轻松和快乐,又信心十足地引发第七颗炮弹。

吴运铎使劲一扯绳子,撞针的横销掉了,可是炮弹却不声不响地躺在坑里,耍起了无赖。

二人心里一阵紧张,互相看了一眼。

吴屏周立刻站起身来,想前去查看。吴运铎一把拉住了他:“等等,再等等。”

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吴运铎掏出烟跟吴屏周各自点了一颗,背靠着掩体,一边吸烟,一边琢磨。

“难道是引信出毛病了?”吴运铎想的脑袋快炸开了。

旁边的吴屏周更是焦急,他一甩烟头,跃出掩体,向炮弹跑去。

吴运铎随后也跟了过去。

二人跑到炮弹旁边,蹲下身来。

谁也没想到,死神先一步躲在了这里,他们刚刚蹲下,炮弹突然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将吴运铎掀到五米开外的沙滩上。

掩蔽处的人们听到爆炸声,跑过来将吴运铎救起来。当他们找到吴屏周时,这个被冲击波,震到山岩下面的炮弹厂厂长,已经停止了呼吸。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3)

心情沉痛的人们,把吴运铎迅速送到医院。

医生面对这个浑身血洞的伤员,竟找不到打麻药的地方。

由于吴运铎伤势太重了,医生又不敢对他进行全麻。但是救人又刻不容缓,于是便按住吴运铎的四肢,硬从伤口中,取出一块块弹片。

死神这一次败给了一块小小的怀表。

当吴运铎的爱人为他换衣服时,发现他的胸口有一块碗口大的青紫。她翻开吴运铎的衣兜,一块面目全非的怀表,掉了出来。

真是一块救命的怀表啊!如果不是它挡住弹片,吴运铎的生命将定格在而立之年。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4)

披肝沥胆,无悔人生

从1937年参加革命始,吴运铎在兵工行业,不断用生命创造着神话。

最开始的新四军兵工厂,是建立在山沟里的茅草屋中。生产武器弹药的车床,也是吴运铎带领工人们,因陋就简制造出来的。

战争不但考验人的意志,也锻炼人的才能。

从门外汉到枪械修理员;

从制造小小的步枪子弹,到加工出威震苍穹的半人高的炸弹;

从用树枝茅草建起的山沟厂房,到开疆扩土,在滨海城市建造规模宏大的综合兵企业。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5)

吴运铎稳健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新中国的兵工事业,蹚出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吴运铎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人,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的精神,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导致他的父亲贫病交加,英年早逝。大哥被抓进集中营,二哥死于鬼子的刺刀下,母亲妹妹流离失所。

等等这些国仇家恨,更让吴运铎深切地感受到,勇于革命,奋发图强,国家才能昌盛,人民才能当家做主。

把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成为了他一生的执念,也成就了他的婚姻。

1943年,一个姑娘突然闯入他的身边,给他带来了爱的温馨。

陆平,这个出生在苏南水乡的扬中姑娘,生性豪爽善良,对身残志坚的吴运铎,非常敬佩。

两个人在工作中相识,没有时间花前月下,也没有机会卿卿我我。经过短暂的交流,便一纸报告送到上级那里,组建了家庭。

结婚之后,有了妻子的支持和照顾,吴运铎反倒更加忙碌起来。

繁重的工作日程,让他的旧伤复发了。失明的左眼,不断流出黄水,健康受到了威胁。

吴运铎为革命鞠躬尽瘁,党也没有忘记他的付出和牺牲。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6)

1949年12月,组织安排吴运铎到苏联疗养治病。

在苏联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他的眼疾得到控制,视力也恢复了一点。

回国之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只有小学文化的吴运铎,先后担任了湖南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局重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重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五机部机械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吴运铎虽身居高位,但是却不改初衷。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满怀热忱,将自己忠诚党,忠诚祖国的信念,传达给年轻的一代。

吴运铎以其坚定的意志,践行了他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

吴运铎的掷弹筒(1940年吴运铎正在绘图)(17)

历史记住了他,民族英雄的丰碑上,镌刻下了“吴运铎”,这个平凡的名字。

. END .

【文| 枫韵】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中国刑侦八虎之首乌国庆有多牛?周克华、马加爵都因他落网

国庆旅游有人自带招黑体质,玩到哪都被鄙视,原因超乎想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