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出国飞机注意事项及携带物品(乘飞机动车出国游)
乘坐出国飞机注意事项及携带物品(乘飞机动车出国游)上百观众陪陈靖姑观影这个民间人物在影院观影,缘何能引发公众关注?橙柿互动联系了福建当地的多方人士。有福建当地网友称,游神是福建春节正月期间特色民俗,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请神仙看电影就和看戏差不多,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祝愿。橙柿互动了解到,这事发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南站附近的一家影院,观影时间是2月1日。这次请来的“观众”,身份很特殊:她是福建民间的传奇人物:陈靖姑。
福建人会请“神仙”看电影?网友说,“这很欢乐,可爱又与时俱进的福建人,甚至还给神仙点了爆米花和可乐!”
这两天,这个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近日,在福建福州,有网友在一家电影院偶遇“神仙”看电影《无名》。
现场的视频显示,观影现场的一座“神仙”金身坐在最前排,手中还拿着可乐和爆米花。现场其他陪同人员也蛮多,全场洋溢着欢乐。
有福建当地网友称,游神是福建春节正月期间特色民俗,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请神仙看电影就和看戏差不多,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祝愿。
橙柿互动了解到,这事发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南站附近的一家影院,观影时间是2月1日。
这次请来的“观众”,身份很特殊:她是福建民间的传奇人物:陈靖姑。
这个民间人物在影院观影,缘何能引发公众关注?橙柿互动联系了福建当地的多方人士。
上百观众陪陈靖姑观影
影院说没想到一下子火遍网络!
橙柿互动多方了解到,这次陈靖姑来观影的影院,是位于福州南站的奥斯卡国际影城。
影院的李经理向橙柿互动介绍说,“一个当地的风俗活动吧,是仓山区胪雷村的村民们举行的。
据村民说,往年是请陈靖姑看戏,今年就看电影,影片是《无名》。
2月1日那天,有人包场请来了一座陈靖姑金身像,来陪同神仙观影的,多达200人。
这样请陈靖姑金身看电影的活动,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举行的,没想到这次在网络上会火起来。
另外,影厅内是不能生香火的,大家就别出心裁,用上爆米花和可乐。”
胪雷村地处324国道边,是著名的海军上将陈绍宽、数学家陈景润的家乡。
该村旅外华侨100多人,分布美国、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等地。
胪雷村境内有陈靖姑故居、也有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福州高湖舞龙灯、福州漆箸制作工艺等民俗文化。
村民陈先生向橙柿互动介绍说,“福建民间的女神有两个,一个是妈祖,她是海上女神。
另一个陈靖姑,是和妈祖齐名的陆上女神,也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陈靖姑风俗,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橙柿互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查阅到,“陈靖姑信俗”入列在项目名录中。
公布时间为2008年,申报地区或单位为福建省古田县。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
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
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项目名录里介绍说,据明万历《古田县志》载,陈靖姑生于唐代,传说她是福州仓山下渡人,她24岁时脱胎祈雨,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身后被尊为儿童妇女保护神。
福建省古田县临水宫主祀道教神女陈靖姑,朝拜陈靖姑、举行请香接火仪俗,是目前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其影响甚至波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
陈靖姑信俗始于宋而盛于明清,香火一直传承不断。
其影响及于闽、台、港、澳、浙、赣、湘、粤、桂、鄂、皖等省(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出现四千余座临水宫分庙,形成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
请香接火仪俗全年进行,而以农历正月陈靖姑诞辰月的仪俗活动最为隆重。
届时各地信众组成“夫人社”到古田临水宫庆祝圣诞,并从祖宫请香接火回乡祈神醮仪,反映出大众中普遍存在的祈福求安愿望。
在此过程中,各地不同流派的道教科仪、民间音乐、戏曲舞蹈、传统武术、民间曲艺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陈靖姑”新春看电影
“妈祖”曾乘飞机动车出国巡游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梗——
网友称:打电话给航空公司预订占座票,告知是给神明买的座位。
其他航空:啊?什么?
厦门航空:好的,明白!
福建人:没闹,真的有!
其实,“陈靖姑”新春看电影,福建的海上女神妈祖也曾乘飞机坐高铁出游。
2017年湄洲妈祖就乘坐飞机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巡安,2018年湄洲妈祖乘坐游轮前往菲律宾巡安,2019年,湄洲妈祖首次乘坐动车前往苏沪布福巡安。
橙柿互动了解到,妈祖当时登机的虚拟身份证号是350321096003237001。
因为莆田秀屿区(北岸身份证行政区划属秀屿)350321开头,妈祖是公元960年农历3月廿三出生,所以是09600323。
橙柿互动留意到,该虚拟身份证号恰与历史记载的妈祖出生日期符合。
妈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时期福建海边的一位女子,公元960年农历3月廿三出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公元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9月,又一则“妈祖首次坐动车买实名车票”的消息引发热议。
多张现场图片显示,一尊妈祖神像登上了一趟9月6日从福建莆田开往江苏昆山的动车,其身前摆放着一张与常人无异的实名制车票,并附有“身份证”号码。
据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布消息,9月6日至12日,湄洲妈祖祖庙联合台湾鹿港天后宫以及昆山慧聚天侯宫共同开展2019年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妈祖巡安布福江苏、上海活动。
这次,妈祖乘坐D3142次动车前往首站江苏昆山,是妈祖首次乘坐动车出行。
这张“实名制车票”显示的乘车人为“林默”,其“身份证”号码为“3503210960****7001”,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好奇。
妈祖外出巡安前,已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和备案,妈祖的“实名制车票”其实是使用虚拟身份证号的特制车票。
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衍生的妈祖庙。
信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在福建民间深入人心
据《福州府志》《闽都别记》等史料记载,陈靖姑是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陈靖姑出生于福州府。
据介绍,古田临水宫祖庙(古田县古属福州府)为发祥地的陈靖姑信俗文化,已为闽都文化和海丝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世界各地华人社区颇具影响的世界文化现象。
据当地警方通报:古田临水宫春节前三日游客超6万,日车流量4000多辆!
橙柿互动联系到67岁的福建省陈靖姑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林兴华时,他正在赶往临水宫的路上。
“道路很拥堵,人车特别多。
从正月初二到十五,都会举行陈靖姑信俗活动,每天到场的群众多达好几万人。
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请香接火,二是民间道场。
陈靖姑信俗宋明清至今,在福建延续了一千多年,连文革等特殊历史时期都没中断过。
我记得小时候,活动就异常热闹,人流很大。现在规模更大,人数更多。
过去的几十年间,每回活动每天都有三四千人,现在每天三四万人,今天据说有五六万人。”
据林会长介绍,和妈祖一样,陈靖姑在福建民间是深入人心。其信仰播及闽东、浙南、港澳、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百姓尊为妇幼保护女神。
“陈靖姑金身曾三次巡游台湾,分别是2009、2014、2019年。2009年,金身乘飞机,后二次乘船。巡游时间均为14天。绕岛一周,所经宫庙村庄,均人山人海。”
林会长认为,民众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崇敬,已经上升为一种信仰习俗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这种民俗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信仰价值,涵盖了民间信仰、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也渗透到闽地人群的生活中……
橙柿互动记者 程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