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特业绩(贝斯特通过三大方式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贝斯特业绩(贝斯特通过三大方式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下半年,贝斯特将继续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部署,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跟随客户创新系列产品巩固行业地位;通过全面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夯实核心竞争力基础;通过创新模式、技术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贝斯特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零部件和智能装备及工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近年,公司利用在智能装备及工装领域的各类先发优势,将业务延伸至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以及工业自动化装备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精密轴承件、涡轮增压器叶轮、涡轮增压器中间壳、发动机缸体等燃油汽车零部件,氢燃料电动涡轮压缩机壳体、氢燃料电动压缩机全铣叶轮、轴承盖以及功能部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座椅构件、连接件等飞机机舱零部件,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装备及工装,以及飞机机身自动化钻铆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产品。不过,贝斯特方面表示目前向特斯拉供货
近日,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斯特”或“公司”)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1-6月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88.49万元,同比下降13.26%。
报告显示,贝斯特今年上半年围绕“企业规模化”和“产业特色化”两大主题,通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业务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第一压铸网注意到,贝斯特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落实转型。主要体现为:一、跟随现有客户转型。公司基于和现有客户结成同步研发、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依靠稳定优质的产品、快速及时的交付能力,发挥稳健高效的研发与工艺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客户的创新研发,跟随客户拓展新领域,切入新的发展轨道。
二、利用资本平台通过收购兼并、合资控股等形式快速切入新领域、新业务。2019年贝斯特成功收购的控股子公司苏州赫贝斯是特斯拉长期零配件供应商。公司充分依托赫贝斯的市场资源,推动公司进入行业标杆特斯拉公司供应链,夯实公司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升级的战略布局。目前,公司已通过特斯拉审核组的现场审核,获得供应商资格,并已于2020年2月份正式取得特斯拉供应商代码,公司与特斯拉双方亦签订相应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服务框架合同》。
不过,贝斯特方面表示目前向特斯拉供货的产品为部分汽车零部件精密小件,暂未对公司主营业务构成重大影响,也未涉及特斯拉核心技术。公司与特斯拉的业务合作,对公司未来营业收入、经营业绩的贡献度存在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贝斯特还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优秀技术、营销人才队伍,通过与其合资控股“易通轻量化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方式,利用优秀人才队伍所拥有的成熟技术经验、市场资源等,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直接切入到电动车、插电混动等新领域,并在充电转换器壳体、底盘支架以及减震塔等轻量化结构件方面持续发力。
三、围绕新兴业务,通过“自主创造”推动转型升级。目前,贝斯特通过压气机叶轮和壳体等的业务合作,已进入博世中国(Bosch (China))供应链体系,并直接切入博世氢燃料压缩机核心零部件业务。报告期内,博世中国(Bosch (China))对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进行了现场审核并获得通过,公司正式取得供应商代码,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另外,公司研究规划院牵头主导研发了一项可实现商业化的含有通用软件模块和算法的智能装备工作站——瑕疵识别挑选系统。该系统规划了不同产品、不同特性材料零件的瑕疵识别要求,目前将进一步提高、扩大采样数据,不断优化识别能力,该系统一经投入使用,将对解决全行业痛点问题具有实际意义和引领作用。
贝斯特是一家专注于精密零部件和智能装备及工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近年,公司利用在智能装备及工装领域的各类先发优势,将业务延伸至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以及工业自动化装备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精密轴承件、涡轮增压器叶轮、涡轮增压器中间壳、发动机缸体等燃油汽车零部件,氢燃料电动涡轮压缩机壳体、氢燃料电动压缩机全铣叶轮、轴承盖以及功能部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座椅构件、连接件等飞机机舱零部件,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装备及工装,以及飞机机身自动化钻铆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产品。
下半年,贝斯特将继续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部署,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跟随客户创新系列产品巩固行业地位;通过全面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夯实核心竞争力基础;通过创新模式、技术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资料显示,贝斯特投入研发费用2 071.48万元,同比增长21.20%。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发明专利授权2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7项,在申请的发明专利6项,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