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995年,本田发布了品牌的第一款“红章”Type R车型,基于第二代Integra的DC2 Type R。自然进气的B18C发动机,凭借独创的VTE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较好地平衡了低转易驾性和高转爆发力,能够输出200马力,110匹/L的升功率,让法拉利也黯然失色。再加上结构紧凑、调校用心的前后双摇臂悬架,带来耳目一新的操控感。1996年,阿森纳将这位早已经以科学训练、善于发掘年轻球员闻名的少帅请到了海贝利球场。从此,阿森纳进入了温格时代。当年的阿森纳主场还是海贝利球场,我最有印象的就是阿森纳的主场(那时还是海贝利时代),用非常低的视角转播,将阿森纳的细腻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我就震惊了,竟然能在11人大场打出5人场的小范围配合,人家是2过1,阿森纳玩的是5过5。贝克汉姆、杰拉德的精确制导导弹式长传准确地找到自家的快马当然爽,不过阿森纳的短传渗透也是极具观赏性的,“把球传到对方门里”,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

英超落下了帷幕,对我来说,唯一的大新闻,是在阿森纳任教22载的温格终于离任。1996年,温格入主阿森纳,2018年,温格完成了自己在阿森纳的执教生涯,22年,人生有多少个22年。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2)

感觉我应该写点什么,一来,这是一个传奇级的教练隐退,二来,教授所倡导的漂亮足球,的确承包了我好几年的英超看点,最后,我本来就是这种喜欢借机缅怀青春的中年人。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3)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我开始关注曼联在英超的最大对手阿森纳。

那时候还没有金元政策,今年以100分的联赛积分夺冠的曼城,当年还只是徘徊在英冠上游与英超下游的“升降机”(上赛季升级,下赛季降级)。那时的切尔西,并不比热刺强多少;利物浦有欧文、杰拉德、卡拉格,还看得过去。但阿森纳才是那个年代英超大开大合风格下的一股清流。

当年的阿森纳主场还是海贝利球场,我最有印象的就是阿森纳的主场(那时还是海贝利时代),用非常低的视角转播,将阿森纳的细腻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我就震惊了,竟然能在11人大场打出5人场的小范围配合,人家是2过1,阿森纳玩的是5过5。

贝克汉姆、杰拉德的精确制导导弹式长传准确地找到自家的快马当然爽,不过阿森纳的短传渗透也是极具观赏性的,“把球传到对方门里”,没有比这句话更精辟的了。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4)

当然,光讲足球我就是班门弄斧,阿森纳、温格的这22年,怎么能够和车坛的这22年对应起来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了本田。

1996年,阿森纳将这位早已经以科学训练、善于发掘年轻球员闻名的少帅请到了海贝利球场。从此,阿森纳进入了温格时代。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5)

1995年,本田发布了品牌的第一款“红章”Type R车型,基于第二代Integra的DC2 Type R。自然进气的B18C发动机,凭借独创的VTE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较好地平衡了低转易驾性和高转爆发力,能够输出200马力,110匹/L的升功率,让法拉利也黯然失色。再加上结构紧凑、调校用心的前后双摇臂悬架,带来耳目一新的操控感。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6)

DC2 Type R可以说是奠定了本田“平民性能车王”、“买菜用跑车”的地位。如果真要说平民超跑,现在GK5造成的轰动,哪比得上当年的DC2?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7)

1999年,温格带来了未来的海贝利国王,亨利。温格把这个灵巧的同胞调校成锋线上的刺客,有速度,有视野,能拿球,能突,能助攻,可以说是影子前锋。到2007年离队,亨利加冕的球队、个人荣誉数不胜数。可以说,亨利的职业生涯黄金岁月,和阿森纳的巅峰期,是完美重合的。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8)

1999年,本田发布了S2000这款跑车来庆祝品牌50周年。S2000代表了本田造车的另一个巅峰,它将本田“高转速NA发动机、轻量化设计、注重玩乐性”的造车哲学发挥到淋漓尽致。

F20C是VTEC技术的顶峰,125匹的升功率记录,一直要靠十多年后法拉利的458Italia来打破。当然并不是说升功率大,发动机就了不起,正如我不会说传控足球最高,后场倒脚万岁这种话。我只是想说,这是本田一直坚持的一种理念,所结出来的最丰硕的一颗果子。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9)

2001年,温格治下的阿森纳逐渐进入了巅峰,队中有亨利、维埃拉、皮雷、永贝里等球员,组成了当时可以说最平衡的进攻线。2004年,阿森纳甚至完成了联赛不败夺冠的神迹。这是温格和麾下球员众志成城的胜利,更是温格漂亮足球理念的胜利。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0)

2005年前后,虽然日系性能车总体在走下坡路,可本田Type R家族反倒有Integra DC5 Type R、思域EP3 Type R、NSX-R,非Type R的S2000这四大台柱。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1)

DC5和EP3,是亚洲地区各种基础赛事的主力车型,因为原厂发动机性能就已经非常强大,一言不合就200多匹马力,只需经过少量改装,就已经具备获胜的条件。这段时间,应该可以说是本田最热血的时期了吧,但总体经济大环境的下行,也给本田埋下了一些隐患。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2)

漂亮足球,漂亮汽车,这个年代的阿森纳,是有灵气的,是能够用优雅战胜野蛮,用技术躲过飞铲的。那个年代的本田,也是有灵魂的,就算你不是本田车主,看到“红章”,也会肃然起敬。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3)

在2006~2007年,阿森纳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观众,“把球队这门生意做大做强”,斥巨资建造的新主场,酋长球场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但是为了建造球场,阿森纳也和普通人一样要面临“房贷”,成为了“场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但没钱引援,还因为寒酸的工资预算,留不住阵中的顶尖球员。“卖队长”、“最已阵”这些梗,就是阿森纳这段苦日子最心酸的缩影。

金元政策入侵英超,先是切尔西,再到曼城,曼联也成了转会市场哄抬物价的高手,现在同城死敌热刺有钱了也硬气了,证明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而阿森纳一直以来都不曾大富大贵。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4)

温格企图插兜却怎么都插不进去的动图,实则就是温格窘况的写照“我也想往外掏钱买球员,可口袋紧闭,我也很绝望啊”。有的教练命好,只管用珍馐百味做一顿满汉全席,有的教练却只能拼拼凑凑修修补补,把紧巴巴的日子尽可能地过得体面些。

打着自己的算盘,精打细算地在盈利率和球队开销之间走钢丝的温格,那个一直坚持技术流打法,不忘初心的温格,遭到了阿森纳球迷的唾弃。本该最爱你的人却变成最恨你的人,这样的苦楚,温格只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然后掸一掸西服上面的灰,从容地从球迷的嘘声中走向教练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5)

如果说足坛真有一个人比肩诸葛亮,我想非温格莫属。不同的是,阿森纳众将,比刘禅要给力一点吧。

在莱曼兄弟银行破产、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前,本田车,都是能让人感到“有Heart”的。然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大本田也无法独善其身。性能车战线全线收缩,S2000在2009年停产,“红章”阵中也只剩下思域FD2 Type R,还是一辆“从良”的四门三厢轿车。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6)

经历了这次危机,本田时任社长伊东孝绅为了振兴本田,提出了2016年实现600万销量的口号,走量注定会将本田推向平庸的境地。但是没办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办事。经济越困难,人们越倾向于选择实用而不是酷炫的汽车。那么本田的技术力呢?说好的“VTEC is the best”呢?

本田在2010年前后也的确出过不少“昏招”,而这些昏招也让本田在成为第二个丰田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怎么样的本田才是真本田?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7)

本田的工程师开始做新世代的技术之路的探索。从面向未来的FCV到扎实落地的地球梦、混合动力技术,从灵活多变的储物空间到几乎无所不能的车厢“变形”,本田的技术力,依然闪耀着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球迷对温格的评价(用一段车坛故事)(18)

“训练基地里有20000多棵树,我刚来的时候它们还是小树苗,现在都长成大树了。在离开前我会向它们一一道别,说一声谢谢。”——温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