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仿佛听到了博主的一声“啊!!!”/@圆滚滚滚滚手工、收纳和卸妆,这些沉浸式的热门题材,更是逃不过翻车。想做空心的“星球蜡烛”,表层的蜡还没干,里面作为模具的气球先爆了;想收纳化妆品,没想到瓶瓶罐罐接连滚到地上,碎了;沉浸式卸妆期间,假发扯不下来,气得直接用蛮力撕。博主 @南修 想给粉丝演示制作泥膜,但水加多了,泥膜不成形;往里倒多点面膜粉,结果太稠了,搅拌不动;再加点水——你猜怎么着,又太稀了。如此周而复始,评论区有人看不下去了:“你搁那和面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不但浪费了一袋面膜粉,而且调出的泥膜,在脸上完全挂不住。/@南修

任谁来都会崩溃。/@绵羊料理

另一种翻车纯粹是技术性的。博主 @阮妹今天翻车了没 本想拍一段做冰淇淋咖啡的视频,但雪糕球不成圆形,修修补补,散得更厉害了;巧克力砖怎么都塞不进杯子,最后只能上手;咖啡倒在雪糕球上,溅出杯子,顺着杯子外壁出逃,逃得满桌子都是。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1)

救不回来了……/@阮妹今天翻车了没

沉浸式护肤的车,也翻得“惨不忍睹”。

博主 @南修 想给粉丝演示制作泥膜,但水加多了,泥膜不成形;往里倒多点面膜粉,结果太稠了,搅拌不动;再加点水——你猜怎么着,又太稀了。

如此周而复始,评论区有人看不下去了:“你搁那和面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2)

不但浪费了一袋面膜粉,而且调出的泥膜,在脸上完全挂不住。/@南修

手工、收纳和卸妆,这些沉浸式的热门题材,更是逃不过翻车。想做空心的“星球蜡烛”,表层的蜡还没干,里面作为模具的气球先爆了;想收纳化妆品,没想到瓶瓶罐罐接连滚到地上,碎了;沉浸式卸妆期间,假发扯不下来,气得直接用蛮力撕。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3)

仿佛听到了博主的一声“啊!!!”/@圆滚滚滚滚

虽都是无伤大雅的小意外,但重复数次,足以让博主感到崩溃。沉浸式翻车视频的结尾,他们爱用一句话总结:

“算了,不拍了。”

所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屏幕另一端的网友们却笑得合不拢嘴,还给博主们起了另一个名字——“搞笑博主”。

翻车,

就像锦上添花的美斑

“滑稽短剧,无非是一种落在别人身上的悲剧。”外界对卓别林喜剧的点评,也适用于解释沉浸式翻车视频受欢迎的原因。

银幕上,卓别林的外形与举止,一直是自我丑化的——身穿肥大裤子,脚蹬大头皮鞋,头戴破烂礼帽,手执拐杖,留着硬毛刷胡子,走路外八字。他所演人物的经历,往往翻车不断——想在熟睡的狮子身边偷肉吃,却把自己锁进了狮子笼;打开房间门,发现门外是悬崖峭壁,差点掉下去。

窘态与笑料是共通的,因此,卓别林在导演并参演电影《摩登时代》时,刻意在女演员宝莲·高黛脸上涂油污:“这油污,就像锦上添花的美斑一样。”

沉浸式翻车视频虽没有卓别林的电影那般,具有深刻的讽刺与揭露含义,但延续了逗趣的叙事方式,通过发生在博主身上的“悲剧”,引网友发笑。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4)

卓别林演绎的电影人物,胆小又倒霉、时常挨揍,但观众就爱看,并称其为“喜剧大师”。

沉浸式视频里的“翻车”,除了可理解为“悲剧”,还可理解为“反转”。

沉浸式翻车视频的叙事结构,大多是“预设结果反转期望落空”。博主 @绵羊料理 的烹饪金包银丝肠视频中,开头先讲一段乾隆的故事,强调想还原史书里的美食的心愿;接着炸油条,但油条在锅里散架了(反转1),而且膨胀不均匀(反转2);然后做肠粉,没想到肠粉皮弄太厚了(反转3)。沉浸式制作金包银丝肠,以失败告终。

意外具有随机性,因此,一千个博主,能拍出一千种哈姆雷特(结局)。

相比之下,沉浸式视频没有中间的反转,变成“预设结果达到预期”的单线式结构——结局虽美好,但看多了便没新意。

队友说你急了:他们翻车了 我舒服了(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