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978年那年,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吴兴县卫生学校;1981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湖州市卫生进修学校,同年11月7日校址迁至湖州三天门;后来1988年1月7日,于湖州其他护理学校合并建成湖州卫生学校,9月份顺利完成第一批招生;直到2000年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成为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当年的抉择终究是没有犯错,当年那个热情奋进的团队用他们的力量和信念筑成了如今的湖州师范学院!在小镇走出来的学校里沈志坤 :原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苕水流畅,湖学源深。明体达用,育才兴邦。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2)

日月梭飞,转盼重九。

在时光之水中,重阳流散的韵味最为著名的,自然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像搭乘了一条漫长流动的感情线,时间到了,你要再换一辆交通工具——从记忆的剪贴本里剪下那轮当时的月亮,握在手里当车票,去往下一站。

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东风,我们邀回了3位在这40年里与师院共同奋斗与成长的老教师,一起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回到属于他们的师院岁月,探寻师院至亲的思念♡

老头子的青春,

在小镇走出来的学校里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3)

沈志坤 :原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

苕水流畅,湖学源深。明体达用,育才兴邦。

当年的抉择终究是没有犯错,当年那个热情奋进的团队用他们的力量和信念筑成了如今的湖州师范学院!

1978年那年,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吴兴县卫生学校;1981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湖州市卫生进修学校,同年11月7日校址迁至湖州三天门;后来1988年1月7日,于湖州其他护理学校合并建成湖州卫生学校,9月份顺利完成第一批招生;直到2000年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成为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4)

湖州卫校分部

1978年刚刚跨出医学院校的我,在1984年成为教务科副科长,88年成为学生科长兼团委书记;93年成为湖州卫生学校副校长,到96年担任书记。一晃40年过去,我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为了讨论湖州卫生学校向何处去,学校经过开展多次大会,为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层次的提高,最终大家决定将独立生存多年的卫校并入湖师院,并渴望着她最好的明天。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5)

今年4月份师院校庆时,我们那几个老头子坐在舞台下,真的感慨万分!从小镇里走出来的学校,如今是我们的骄傲!湖州卫生学校以及师院医学院为湖州市乃至省内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医学人才,前途无限光明。

我虽然退休了,还是回到师院当了返聘教师,我们回到最初的这个地方。

洗濯干净绿杯,

敬岁月里的我和你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6)

杨金田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我自从1979年7月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化学系毕业后就被分配来到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湖州分校化学科当教师。这是我高校教师人生的开端,至今已近40年了。期间,我一直坚守在化学教学岗位上,先后主讲过《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等10多门课程,迎来和送走一届届的学生。

回忆初创时期的化学科,历历在目。那时的教学资源十分匮乏,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实验室,我们就在学校食堂餐厅的饭桌上做化学实验,利用楼梯间下面的小三角空间做天平室称量。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7)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8)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9)

尽管条件简陋,但教学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我们这些年轻教师,从早到晚都与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从早锻炼到晚自修,从教室到实验室。老师们敬业爱岗,学生们勤奋刻苦,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如1982届毕业生施国平,从一个来自长兴县山区、不大喜欢化学的农村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成长为如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我也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从化学科到化学系,再到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比如,在化学科主任潘润身老师带领下主编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和《无机化学实验》被国家教委推广至全国师专化学教育专业使用。再如,由化学系主持完成的全国高师院校“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教育试点工作,通过在化学、物理学专业中增设“三防”知识教育,培养中小学三防教育兼职教师,取得了显著成绩,曾取得浙江省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曾两次荣获浙江省人防教育先进单位。这些成果积累和孜孜不倦,为2011年我校创建全国首家民防学院——湖州民防学院奠定了基础。

师院是我文学梦最好的摇篮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0)

柯平 原文学院客座教授

江涵秋影雁初飞,九九重阳,时间飞快。

我是一名专职作家,我以文学院客座教授的名义任职师院,在师院开设写作、明清文人研究、运河故事三门公选课。我感谢师院为我营造了一个安静、温馨的创作氛围。

当年恰逢校歌征集创作时期,在众多作品中我创作的作品脱颖而出,我感到十分荣幸!为了更好地创作校歌,我全方位地了解了师院的历史,在不断修改之下,最终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完稿。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1)

校歌是要表达学校的整体风貌、师生的全面风采的,是要进行传承学习的,所以我将安定书院、苏湖教法以及明体达用的胡瑗精神全都蕴含在歌词中了。因为是师范学院,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学校是湖州的地方大学,所以要突出地方特征和地理特征,毗山、苕水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首校歌里蕴含着太多美好的事物,也蕴含着我对师院的美好祝福。

虽然退休之后,我一直住在奉化老家研究浙江古代历史的课题,但是我一直密切关注着师院,今年是师院高等教育办学60周年校庆,希望师院能够早日升格湖州师范大学!我以师院为荣!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2)

感谢这些年最好的您!

今天是重阳节,不论是把酒东篱,还是登高怀远,心头总是存着三个微小的希冀:一愿堂上父母,心安体健;二愿老教师们身体健康,诸事皆顺遂有东风;三愿少年刻苦,不负恩师重望♡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3)

编辑\姜琳曦

文字\曾梦淳、汤佳烨、刘旭刚

审核\龚思、顾琰琪

改革开放40年真正起点(乘上记忆归程的列车)(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