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从1980到2020,从1亿到30亿,春运规模扩大了30倍。四十年旧貌换新颜随着乡镇的发展,年味渐薄,很多人失去了回乡过年的共识基础,“反向春运”反而成为了一股潮流。李健写过一首《异乡人》: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或许在未来有一天“春运”会成为逐渐消失的集体记忆,但中国人的“家文化”不会变,过年团聚的期盼也不会变。

2019年初,一部《啥是佩奇》火爆网络,大家都被其中的亲情打动,我却看到了另一面:儿女不能回家,爷爷带着礼物进城过节。

这个细节,其实也寓意着如今春运回家的另一种景象:反向春运。

以前都是城里往乡下去,现在是乡下往城里走。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1)

四十年波澜壮阔,伴随着快速演变的城镇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最终定居为城里人。

随着乡镇的发展,年味渐薄,很多人失去了回乡过年的共识基础,“反向春运”反而成为了一股潮流。

李健写过一首《异乡人》: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或许在未来有一天“春运”会成为逐渐消失的集体记忆,但中国人的“家文化”不会变,过年团聚的期盼也不会变。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2)

四十年旧貌换新颜

从1980到2020,从1亿到30亿,春运规模扩大了30倍。

一路四十年,不知不觉间就走了上百遍,而回家的路也一年年悄然发生改变。

几十年前,绿皮火车几乎是唯一的远行工具,简陋的站台上,乘客们争先恐后攀爬车窗,或挤在密不透风的车厢里,或横七竖八地躺在过道上……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3)

王福春 摄影

音乐人周云蓬仍记得在蜗牛般的绿皮车上吃过的苦头。他大学毕业时,从北京去云南流浪,全程需要50多个小时,他坚持到一半就崩溃了,只好蜷缩在过道上,任凭餐车和上厕所的人踩着他的长发。

进入新世纪,一次次的提速也意味着绿皮车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如今已成“古董”,“哐当哐当”的声响被埋藏在记忆深处。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4)

以前,返乡的农民工大包小包,一桶泡面就是一天;如今,南下打工的年轻人返乡时变得洋气起来,涂料桶和编织袋变少了,人人拖着精致的拉杆箱。

每周百家趣事(百家故事上车了)(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