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重省油(曝光汽车减重真实内幕)
汽车减重省油(曝光汽车减重真实内幕)所以说,仅仅节能减排这一条,足以让车企有足够的动力去减重车辆,当然了,减重还有很多其他优势,我们一步步说。 如果不减重,要达到这样的加速成绩,就必须得提升动力,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加油耗,在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下会有相当大的压力,这显然是车企不愿意做的。节能减排是大趋势 权威实验表明,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综合油耗可降低0.3-0.6升。 除了节能减排以外,减重的另外一个利好其实就是变相提升了动力,汽车的加速,实质上比的就是一个推重比。比如说全新一代奥迪Q7,发动机参数是一样一样的,但是由于减重了300公斤,0-100加速,快了将近0.7秒时间,刹车距离缩短了1.58米,油耗没有查询到,但是一定会降低。(数据来自autohome)。
汽车的重量,曾经是一个不怎么被关注到的一项参数。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传播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汽车的重量。
关注的原因很简单,现在车辆越来越多,事故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网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传播,所以大多人把汽车的重量与安全关联系在了一起。
那么车企如今越来越把精力放在减重上面,究竟是为什么呢?减重究竟有什么优劣势?大伙普遍认为的越重越安全是正确的吗?车重和行驶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本期为你解答。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减重?目前来说,汽车发展有2个趋势,一个是倾向于智能化,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方向推进,而另外一个趋势呢,就是节能减排,二者并不矛盾,两个方向都要去推进。
节能减排是大趋势
权威实验表明,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综合油耗可降低0.3-0.6升。
除了节能减排以外,减重的另外一个利好其实就是变相提升了动力,汽车的加速,实质上比的就是一个推重比。比如说全新一代奥迪Q7,发动机参数是一样一样的,但是由于减重了300公斤,0-100加速,快了将近0.7秒时间,刹车距离缩短了1.58米,油耗没有查询到,但是一定会降低。(数据来自autohome)。
如果不减重,要达到这样的加速成绩,就必须得提升动力,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加油耗,在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下会有相当大的压力,这显然是车企不愿意做的。
所以说,仅仅节能减排这一条,足以让车企有足够的动力去减重车辆,当然了,减重还有很多其他优势,我们一步步说。
除了节能减排以外,减重还可以提升操控性,这也是超跑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虽然说纽北成绩靠前的车是专门针对赛道进行的设计,但都不是蛮横的增加动力,而是考虑如何轻量化车身。
减重如今是所有超跑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人说这样没什么意义,因为超跑不是所有人都消费的起的,超跑用不代表平民车能用,但是我想说,超跑作为汽车金字塔的顶端,只有开辟了这项技术以后,后续的车辆才有可能跟进。
后续一些低端平民车型,逐步把这些技术、材料做到规模化、批量化,成本可控制、加工一致,综合算下来优于被替代的材料,这样我们平民消费起的车型就逐步可以享受到这些技术带来的优势。
比如最新的一款新车,迈锐宝XL,相比于老款的迈锐宝,减重了120公斤,不但油耗降低了非常多,而且综合操控也提升很多,这就是减重的优势。
车一旦变轻了,很多人都会有担忧,那就是这辆车是否安全。这里我要说一下很多人的误区,第一点就是并不存在说车是否安全的说法,而是应该说车对于人的保护是否足够安全。第二点,就是车重与安全并无直接关系。
阿隆索碰撞后的赛车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今年F1的澳大利亚站比赛中,阿隆索驾驶汽车以几乎300km/h的速度发生了碰撞,然后却能够走出来,而F1也就是700公斤,几乎仅有家用车一半的重量。
虽然说F1与我们的家用车相距甚远,大量的碳纤维材料运用,保证了强度以及超低重量,但是足以说明,重量并不是决定安全的因素。
不同的钢材用在不同的位置
决定这辆车对于车内乘客的保护是否足够,主要要看整体的设计,以及材质的运用。比如说钢材,它可以分为很多等级,不同等级的强度与重量以及成本都是不一样的,在一些需要强度的地方,比如A柱、B柱、纵梁等位置,就需要用到高强度钢。这也是很多豪车,使用大量的铝合金材料,但是在这里依然也要用高强度钢的原因。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强度与重量也无必然的联系,碳纤维就是最好的例子,强度远远强于钢材、铝合金,但是重量更轻。
还有一个方面,是大伙认识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车越重,高速行驶越稳定。首先我们要分析,为什么你会觉得高速行驶不稳?
你有没有想过,飞机为什么能够起飞?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出现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当这个升力大到可以克服引力的时候,飞机就起飞了。而汽车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高速行驶的时候,也有升力拖着它,而汽车的设计是与飞机相反的,要增加下压力。F1拥有比所有民用车都强的多的稳定性,可是才700公斤而已。
除此之外,让你觉得飘的原因就是转向手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方向盘沉重就是稳,方向盘轻就是不稳。由于现在大部分都是电动助力转向,调教的不同,就会导致手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大部分低端车而言,没有转向手感可调功能。所以如果原打方向轻盈,那么高速就会更加轻盈。而如果原地手感沉重,那么高速或许刚刚好。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朗逸与思域的对比中,显然更轻。而迈锐宝XL作为美国车的代表,也比帕萨特轻了很多。对于这种用国家来区分重量的,也这是弱智到了极点。
写在最后:减重这件事,其实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无论是节油还是驾乘感受都是可以提高的,可以却被很多人误解成为了偷工减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人云亦云,不应该清新网络上别有用心的恶意诽谤,而是应该用大脑去思考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