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指纹解锁汽车(汽车能够指纹解锁了)
有没有指纹解锁汽车(汽车能够指纹解锁了)与此同时,触摸解锁模块仍属于高精密度的设备,在外部使用会增加受损的几率,潜在的用车成本也会提升。相比而言,当下的智能车钥匙除了提供无钥匙进入车内,还提供钥匙插入开启的方式。就好比手机的解锁,除了指纹识别还允许用户设置密码,这就是为了防止任何一个解锁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有备用方案。因此,我们看到即便搭载了智能指纹解锁功能的车辆,依旧会给用户配备智能车钥匙。指纹解锁不灵光在汽车身上就更容易发生了,因为汽车更多的时候是停靠在户外,空气中的粉尘、雨水、紫外线与极端天气等情况都会对指纹识别模块造成影响,比如,冬季露水上冻后,指纹识别功能就会暂时失效,清理起来也相对麻烦。那如今这项技术应用于汽车,这到底是“汽车黑科技”还是鸡肋呢?使用环境要求较高我们都知道,手机上的指纹解锁也会有不太灵光的时候,比如,手沾了水,或者指纹解锁很脏的时候,就做不到一下子解锁了,而且有时候系统更新啥的,也会有指纹解不了锁的情况。
近日,有参会者在特斯拉 Autonomy Day 活动上拍摄的视频显示,下一代 Roadster 将会使用滑动式指纹识别解锁车辆,用户通过滑动即可打开车门,此外,三个水平安装的 LED 灯也会闪烁以表示其获得指令。
不仅仅是特斯拉,刚上市的北京现代第四代胜达同样搭载了智能指纹识别技术。这款新车内部采用了全新的指纹控制器,当用户需要开启车门时,手指只需放在门把手内侧的传感器上,加密的指纹信息被识别后车门即可开启。
指纹识别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车内的驾驶员甚至不需要车钥匙,仅通过配备有指纹扫描传感器的点火装置便可启动汽车。车辆启动后,车机系统会根据指纹信息获取驾驶员记录下来的喜好自动调整座椅、后视镜、导航系统、手机互联等预设状态。
指纹识别第一次出现在手机上是 1998 年,当时只是西门子的一台未量产的原型机。2011 年摩托罗拉发布的 MB860 则是第一台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机。至今,指纹识别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甚至已经是相对落后的解锁技术。
那如今这项技术应用于汽车,这到底是“汽车黑科技”还是鸡肋呢?
使用环境要求较高
我们都知道,手机上的指纹解锁也会有不太灵光的时候,比如,手沾了水,或者指纹解锁很脏的时候,就做不到一下子解锁了,而且有时候系统更新啥的,也会有指纹解不了锁的情况。
指纹解锁不灵光在汽车身上就更容易发生了,因为汽车更多的时候是停靠在户外,空气中的粉尘、雨水、紫外线与极端天气等情况都会对指纹识别模块造成影响,比如,冬季露水上冻后,指纹识别功能就会暂时失效,清理起来也相对麻烦。
与此同时,触摸解锁模块仍属于高精密度的设备,在外部使用会增加受损的几率,潜在的用车成本也会提升。相比而言,当下的智能车钥匙除了提供无钥匙进入车内,还提供钥匙插入开启的方式。就好比手机的解锁,除了指纹识别还允许用户设置密码,这就是为了防止任何一个解锁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有备用方案。因此,我们看到即便搭载了智能指纹解锁功能的车辆,依旧会给用户配备智能车钥匙。
有可替代技术
除了指纹识别技术,其他汽车厂商也推出别的解锁和启动汽车方式。沃尔沃S90 配置应用程序,车主可打开智能手机,点击应用程序启动汽车,但车主必须安装应用程序再靠近汽车解锁。
德国汽车厂商宝马同样选择将汽车与智能手机连接,使用NFC 技术,或Apple Pay 等移动支付服务,可通过智能型手机启动汽车。但宝马还没有完全放弃实体车钥匙,新款7 系列轿车采用更大的钥匙扣,钥匙还配置屏幕,可远程控制汽车多项功能。
而且现在还有不少手机APP,就能够实现一部手机远程控制汽车,如开启车门、启动发动机和更智能的调节。这是不是比指纹解锁更加方便呢?
就目前来看,智能指纹识别系统还有一定的短板,而且,与面部识别等新技术比较,它的竞争优势也不明显。总之就当前来看,这项技术,其实是有点“鸡肋”的,空有“黑科技”的噱头,但是却缺乏“黑科技”的真正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