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反弹新能源能否率先领涨(资金博弈疫后反转)
这波反弹新能源能否率先领涨(资金博弈疫后反转)如果变盘点没有到来,短期猜指数涨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局部行情未必每个人能踩准,普涨行情又不太可能持续很久。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等一个变盘点(向下回踩,或者直接选择带量的突破)。(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趋势追踪】—继续低吸。结合指数的趋势来看,下跌通道仍未有效突破,宁王于不久后也会面临压力位
【行情回顾】
今日三大指数高开后于均线附近修复,沪指涨0.65%,深证成指涨1.23%,创业板指涨1.62%。
板块上看,光伏题材板块强势领涨,中利集团、清源股份、亚玛顿、拓日新能、瑞和股份10cm涨停,上能电气、亿晶光电、中来股份、晶澳科技等跟涨;新能源车再度反弹,资金博弈复工复产,中捷精工涨超12%,宏微科技涨超11%,黑猫股份、英利汽车、京泉华、沪光股份、长城汽车等10cm涨停;半导体轮动不止,韦尔股份、东微半导、三环集团、新洁能、北方华创、闻泰科技等涨幅居前;酿酒实现高低切,以中低端表现为主,巨力索具、盘江股份、怡亚通、岩石股份、海南椰岛、金种子酒等涨幅居前;其他,稀土永磁、工业母机、石油、储能、物联网、电子元器件等题材涨幅居前;零售业、新冠肺炎、房地产、养老等板块跌幅居前。
北向资金截止收盘流入96.59亿,沪股通流入50.39亿,深股通流入46.20亿。
(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趋势追踪】—继续低吸。
结合指数的趋势来看,下跌通道仍未有效突破,宁王于不久后也会面临压力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等一个变盘点(向下回踩,或者直接选择带量的突破)。
如果变盘点没有到来,短期猜指数涨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局部行情未必每个人能踩准,普涨行情又不太可能持续很久。
不如等一个好的调整点位来低吸试错,比如说新能源车和赛道以及基建方向,就目前节奏来说,持续性都不是很足,解套3100点仍需要时间。
但也不悲观,疫情的问题缓解后,整体是能在分歧中走一段的,预计都会是震荡上行的波段节奏,然后随这波反弹行情走完,再度出现分化,到那个时候,看是否回流基建、消费或者农业等方向,现在还是赛道的试错环节,只需要在面临压力的时候等待行情调整后的反弹机会。
(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1.新能源车
整车方向或许疫情确实影响到了一些车企的进度,但新能源车还是保持了增长。(内销增长,出口减少)
乘联会口径:4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96.9万辆(同比-41.1%,环比-46.8%),批发销量实现94.6万辆(同比-43.0%,环比-47.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同比 52.6%,环比-33.1%),批发销量实现28.0万辆(同比 50.1%,环比-38.5%)。
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同时影响到店客流,4月行业产批同环比均下降。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9.1万辆,同环比分别-17%/-15%,其中新能源车出口0.76万辆,环比-33.62%。
比亚迪这边也处于一个蓄势上攻的状态,平台有效实现了突破:
今天的涨幅也超过了5%,这种大块头走出这样的涨幅,算比较强了。
批发层面:
1)同比来看,多数车企批发销量同比为负,新能源车企表现较佳。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4月批发同比逆势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134.43%/ 22.96%/ 74.90%。
2)环比来看,批发销量除比亚迪外其余车企均环比下滑,主要系疫情冲击影响。4月比亚迪批发环比 1.11%,为已披露车企数据中唯一实现环比正增长的车企,此外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广汽丰田/华晨宝马等环比表现相对较好。
比亚迪4月销量再破十万大关。4月受全国各地疫情持续扰动,从大多数品牌披露的销量数据来看,整体汽车行业继续受疫情和供应链短缺影响,销量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公司4月销量逆势增长,继三月突破十万关口后,4月销量继续维持十万以上高额,整体表现亮眼。
从具体数据上看,公司4月日均销量为3535辆,相较于3月日均销量3383辆,日均销量环比 4.5%,仍保持较高水平;4月总产量107478辆,总销量106042辆,产销比达98.7%,产销数量接近,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在疫情干扰下仍可以保持增长,那么在疫后复苏的情况下,资金的预期可能会更高一点,短期这个方向也不断有底部起来的标的。
根据政策面的指引,后续的行情仍然可以有所期待(逢低)。
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展开了一项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调研。彼时,接近中汽协的人士曾透露,有车企代表建议再开展一轮“汽车下乡”以刺激汽车消费。而在稍早前的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一方面,疫情反复对今年宏观经济稳增长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典型的大宗消费品,2021年汽车占社会零售总额约10%左右,对稳定消费基本盘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拉动上游金属、中游制造、下游服务等多个环节;
另一方面,在“共同富裕”的指导下,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疫情之下农村市场受到扰动相对较低,因此具有一定的消费潜力。此时通过财政杠杆方式有望充分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农民获得感。
因此“汽车下乡”是一个确定性事件的不精确时间的博弈,不管效果如何,它都会类似基建5%稳增长的目标来尝试走一波。
至于后续会不会被证伪,还是说超预期,看中报,或者慢一点,三季报,资金应该能反应出来。短期是基于情绪面对未来相信会“变得更好”,来进行一轮行情的预演。
考虑到新能源车基本面强于整车,所以对于新能源预期未来兑现的概率,也很可能会大于汽车放,也不说死吧,但资金确实会顺着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去发散。
另外,关于择时,即便不考虑疫情,今年的旺季,大致也会在四季度(回测去年的行情,大致是这样),不排除现在还是一个先手区间之内:
旺季是四季度,那么现在是前菜的概率会比较大一些,所以不适合追高,逢高可以考虑出一些,逢低企稳再考虑博弈下一个季度的波段机会,这是对后续基本面的行情预演,也就是节奏。
除了整车和新能源车可以做以外,对于一些上游企业的细分机会,也可以挖掘起来:
核心:
整车:比亚迪 长安汽车 上汽集团 小康股份 江淮汽车
零部件:德赛西威 拓普集团 伯特利 华阳集团 爱柯迪 旭升股份 炬光科技 福耀玻璃 中国汽研 华域汽车。
再就是一些底部趋势走得比较好的上行节奏的标的,也可以考虑观察接下来的表现
中捷精工:减震部件营收占比90%,供货长城汽车集团和上汽大通。
京泉华:车载磁性器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车载充电机、DC-DC/DC-AC转换器、BMS和充电器件等。
(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后市策略】
后市等待指数方向上的选择,控制好仓位。重点还是看赛道、基建以及消费类的题材轮动机会为主,预计以上都会反复。
除此之外,短期重点看新能源车的反弹趋势行情,几个千亿市值的大块头带节奏,预计资金面跟风不会那么快消散,逢低还是可以试错。然后就是光伏这边观察一下持续性,后续欧盟委员会还会出一些可再生能源的消息出来,偏利好这个方向,可以考虑博弈。(前提:宁王不能太拉垮!)
以上机会全部控仓,不宜盲目追涨。
(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