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但其实在我的认识中,我更愿意把上下肢的起点放在胸锁关节和骶髂关节上,因为是这两个关节真正把上下肢的附肢骨连接在了中轴骨上。上肢骨骼与下肢骨骼附肢骨与中轴骨的连接上肢和下肢的结构构成十分相似,但下肢整体是偏稳定性,而上肢是偏灵活性。在传统认知中,上肢和下肢的起点都是一个球窝关节,上肢是盂肱关节,下肢是髋关节。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1)

在学习解剖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相似的结构拿来对比,以此来加深对解剖结构的认识。

身体的上下肢就是一组相似的结构。

今天的这篇文章摘自解剖列车第十一期的电子期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解剖列车的体系中,是如何对比「上肢与下肢」的。

1

附肢骨与中轴骨的连接

上肢和下肢的结构构成十分相似,但下肢整体是偏稳定性,而上肢是偏灵活性。

在传统认知中,上肢和下肢的起点都是一个球窝关节,上肢是盂肱关节,下肢是髋关节。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2)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3)

上肢骨骼与下肢骨骼

但其实在我的认识中,我更愿意把上下肢的起点放在胸锁关节和骶髂关节上,因为是这两个关节真正把上下肢的附肢骨连接在了中轴骨上。

髋部通过骶髂关节连接到脊柱上,从足部开始,途径胫骨、股骨、髂骨和脊柱,整个下肢像一条直线一样,但肱骨连接到躯干的地方情况就要复杂多了:在前方,肱骨通过锁骨联系着胸骨;而在后方,肱骨又通过肩胛骨和后背产生了联系。

2

1-2-3-4-5的层级排列

你的上肢和下肢都有一个1-2-3-4-5的层级排列关系。

上肢是1块肱骨、2块前臂骨(尺骨和桡骨)、3块近侧列的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4块远侧列的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5块掌骨。

下肢是1块股骨、2块小腿骨(胫骨和腓骨)、3块后足骨(距骨/跟骨/足舟骨)、4块中足骨(内侧/中间/外侧楔骨和骰骨)、5块跖骨。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4)

▲ 上肢和下肢的1-2-3-4-5层级排列

每一个层级的骨性结构都会将动作传递到相邻层级的结构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关节都按照旋转关节和铰链关节交替的形式排列。

但是上下肢在这一方面有一些轻微的不同,比如上肢的尺桡骨之间可以互相旋转,这是我们上肢功能的重要一部分;而下肢胫腓骨之间的旋转与此相比则要小的多了。

3

盂肱关节VS髋关节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盂肱关节和髋关节。

这两个关节最大的差异之一,就是盂肱关节的关节窝非常的浅并且平,而髋关节的关节窝(髋臼)非常的深。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5)

▲ 盂肱关节

这样的差异可以从人类进化中获得一些解释,人类的肩部经历了一个独特的进化过程。

我们的祖先要在林间做大量的攀援和摆荡动作,此时,肩部要抵抗上肢与身体分离的拉力,而在直立行走之后,我们的祖先逐渐不再需要这个功能了。上肢更多的是要做出更加有力的投掷动作和更精确的采摘动作,所以我们的上肢逐渐向着灵活性转变。

与之相比,髋关节就没有经历这么大的变化。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6)

▲ 髋关节

我们的祖先虽说生活在树上,但是当它们蹲坐着时,髋关节是一个主要的承重关节。从树上下到地面再到直立行走之后,髋承受了越来越多的重量,但是关节承重的本质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上这些就带来了两个关节周围肌肉排布的差异。

人类的上肢就像酒店的招牌一样悬吊在身体的两侧,它需要非常多的肌肉去稳定住它。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7)

▲ 肩部招牌

比如我们熟悉的肩袖肌群,就从多个方向包裹住了肱骨头,防止肱骨头从关节盂上脱位。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8)

▲ 肩袖肌群

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离股骨头的距离要远的多,它们大部分都连接在了大小结节上。对股骨头的「占有」也不像肩袖那样紧密。

注:文章摘自解剖列车第十一期的电子期刊(原文作者:Thomas Myers)

托马斯轨道组装图解,解剖列车托马斯推荐的(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