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被软文折磨的汽车人们:上帝保佑被软文折磨的汽车人们
上帝保佑被软文折磨的汽车人们:上帝保佑被软文折磨的汽车人们猴还能耍延参法师!耍完还有糖果次!我们其实连猴都不如!你!们!这!是!当!我!猴!耍!哪!!!按照某4A公司最初的要求,这篇软文需要派记者前往活动现场自行采访撰写,配图,完了只要把内容给他们看一下就行。如此通情达理,知人善任的态度让我立马感觉就职于一流大报的好。于是我就去了,然后写了。不就是四分之一版嘛,800字的文章,半个小时的事儿。拼版当天上午,我屁颠颠的把稿子、版面传回,就等确认了。整整一天毫无动静,就在傍晚我准备清样收工的时候,对接的销售顾问QQ头像开闪了,客户意见回来了,需要你再调整一下标题字号的大小。没问题,多大个事儿啊。我立刻让美编调整好传回,再等。又是半小时,客户意见又到,换个图吧。好吧,还来得及回家吃饭。回传,再等。这次客户看来比较持久,回家吃饭已经是不可能了。终于等到意见反馈:请!替!换!我!们!的!新!文!章!白写,无语凝噎,又是回传,又是等……意见再至:我们觉得还是
昨天加班了,下班时单位的苦逼编辑在朋友圈里撒了个娇,通报了自己披星戴月的回家时间,立刻招来各种安慰,同城另一家平媒的汽车版主编一脸紧张兼惊诧:“啊!北京车展你们又做100版啦?”唉,我是没好意思回复,其实才12个版而已,搁平时这点量别说加班,还能6点准时下班。昨天煎熬到半夜,不过就是为了那么几个版的软文。
在平媒的汽车版做了多少年,就和软文打了多少年的交道,本来早就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这每年一轮的软文轰炸,然后顺从的躺倒,被插,甚至应该欣喜如今被插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当我昨夜满脸冒油的在办公室无奈抽烟,看着公关、客户一轮又一轮只是在修改着标点符号时,突然毫无来由的产生了阵阵的厌世感,我TM干的究竟是什么工作!!!
抽烟有害健康!软文摧残生命!
在我们速度周刊的小伙伴里,有好几位都和软文有着苦大仇深的过往或现在,凑到一起就永远有话题。在昨晚,那些被软文折磨过的不堪突然涌上了心头。举个例子来说吧,上个月有个南方的汽车品牌,通过南方某大4A在我现在任职的报纸投放了一个不过四分之一的软文,于是噩梦开始了。
按照某4A公司最初的要求,这篇软文需要派记者前往活动现场自行采访撰写,配图,完了只要把内容给他们看一下就行。如此通情达理,知人善任的态度让我立马感觉就职于一流大报的好。于是我就去了,然后写了。不就是四分之一版嘛,800字的文章,半个小时的事儿。拼版当天上午,我屁颠颠的把稿子、版面传回,就等确认了。整整一天毫无动静,就在傍晚我准备清样收工的时候,对接的销售顾问QQ头像开闪了,客户意见回来了,需要你再调整一下标题字号的大小。没问题,多大个事儿啊。我立刻让美编调整好传回,再等。又是半小时,客户意见又到,换个图吧。好吧,还来得及回家吃饭。回传,再等。这次客户看来比较持久,回家吃饭已经是不可能了。终于等到意见反馈:请!替!换!我!们!的!新!文!章!
白写,无语凝噎,又是回传,又是等……
意见再至:我们觉得还是换回原来的文字吧。
你!们!这!是!当!我!猴!耍!哪!!!
猴还能耍延参法师!耍完还有糖果次!我们其实连猴都不如!
再看看我们销售顾问一脸歉意的QQ表情,唉,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忍了吧!同时,版房的连环催命CALL已经开始了,我赶紧替换好又发了回去,这下总该结束了吧?那是不可能的!之后是一连串的高频次、小幅度修改,和打乒乓一样来来回回了五六趟,修改内容包括:把逗号改成顿号、把图注字体放大一号、照片里人不在正中……诸如此类超越人类阅读极限的各种改,而且每次都只改一项!
晚上9点半,我终于幸运的接到了最终确认:因为客户在飞机上暂时无法确认,4A公司决定撤单。
你!妹!的!感情这么多趟修改还不是直客意见,我们这票人就被4A公司调戏了一晚,最后留给我一个四分之一版的天窗。当时我感觉别说节操,就连底裤都脱给人家看了。
周老师!其实你可以学克拉克先森!变身前是苦逼媒体人,变身后是底裤外穿的超人
这场不久前的往事,因为太没面子所以一度被我的记忆封存,直到昨晚类似的经历又把它激活了。其实相比于那次,昨晚的沟通都算相当NICE了,虽然熬到了12点,但毕竟最后还是上了嘛(看看,平媒悲催的可怜德性又上来了,节操呢?)花了几个小时改的无非还是几个标点,几个错别字,不得不说,客户和代理公司的校对水平还是专业级的。
看着现在的平媒版面,汽车软文的数量与日俱增,尽管我们努力守住了广告份额,但当年和采编没啥关系的硬广早就被软文取代。在我的理解里,车企投广告无非的要么看重媒体的发行量影响力,要么看重采编团队的编辑写作水平。可无论那一条,如今这些改来改去的软文模式似乎都不搭边。
如果要是觉得媒体本身好,硬广不如软文信息量大,在不放心采编的情况下,还不如你们自己写好稿子排好版,当硬广贴到版面上得了,我相信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你想让标题放多大字号都成。可要是信赖我们采编的水平和能力,想把广告当新闻发,那如此这样翻来覆去改几个标点符号,甚至颠覆报纸排版规则的意见,又哪里能看出对媒体采编的信任和尊重呢?
我理解买东西都得讲个讨价还价,身为金主的客户如果不发几个意见就不能体现自己上帝的身份,可问题是这些意见真的有帮助吗?撇开那些充当校对的修改,为什么一篇发在大众媒体上的软文,最终成型却怎么看都像是给领导表功的内刊文章,如果车商的要求只是如此,那请往那些高大上的媒体看看,一定能找到适合你们风格的媒体。否则,还是给我们这些苦逼的平媒编辑一点尊严和尊重吧。
9527你笑什么呢?比哭还难看!
昨晚下班的时候,我问一起陪我苦熬,对接品牌的销售顾问,下周要是再给你一个整版,还是要这么煎熬的等确认,你干吗?小伙子用堪比周星驰的表情挤眉弄眼了一番后,
咬咬牙,干!
愿上帝保佑被软文折磨惨了的汽车人们!
大家各道一声: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