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眼中的特斯拉卡车,特斯拉美国复仇者LUCID汽车的崛起之路
马斯克眼中的特斯拉卡车,特斯拉美国复仇者LUCID汽车的崛起之路但是站在06年的时间节点上,团队内没几个相信这位在04年通过投资获得特斯拉控制权的资本家,画出来的大饼。日后他在轿跑roadster、高端Model S、Model X,与之后的普通人买得起的Model 3、Model Y上 ,一步步实现目标。但无数次的电池过热着火,已经让团队渐渐失去信心。于是那年8月2日,马斯克发出了这份充斥着鸡汤与大饼的博文,目的就是提振屡战屡败的团队士气。但现在看,马斯克确实做到了。当时他规划:先打造一款超级跑车,然后用跑车赚到的钱制造出普通人可负担的电动汽车。
真正能打败马斯克与特斯拉汽车的,到底是谁?
中国资本曾在美国扶持了一家造车新势力,号称特斯拉杀手!结果一场大变故,让中国资本失去了对这家美国公司的控制权!
一切还要从2006年马斯克秘密发布了一个特斯拉汽车未来总规划说起。
当时马斯克和团队用二手莲花跑车加上并不成熟的动力电池系统,研发电动超级跑车,
但无数次的电池过热着火,已经让团队渐渐失去信心。
于是那年8月2日,马斯克发出了这份充斥着鸡汤与大饼的博文,目的就是提振屡战屡败的团队士气。
但现在看,马斯克确实做到了。当时他规划:先打造一款超级跑车,然后用跑车赚到的钱制造出普通人可负担的电动汽车。
日后他在轿跑roadster、高端Model S、Model X,与之后的普通人买得起的Model 3、Model Y上 ,一步步实现目标。
但是站在06年的时间节点上,团队内没几个相信这位在04年通过投资获得特斯拉控制权的资本家,画出来的大饼。
就连特斯拉真正的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也已对靠着资本上位的马斯克有了戒备之心。
也是这一年,一位特斯拉团队一位重要人物挥手与同事们道别。他就是特斯拉副总裁、董事会成员谢家鹏。
作为典型的美国华人,他有点学究气,又有点书呆子。
在70年代完全浸淫在美国名校伊利诺伊大学的学术研究中,但受到硅谷创业大潮的影响, 81年走出象牙塔,与妻子杨雯君创立了一家科技公司wyse technology ,这家公司很成功,不仅上了市,后来还被戴尔电脑收购了。
03年,在科技圈已有一定名气的谢家鹏加入特斯拉,帮助团队突破最大的难题——动力电池系统。
但后来,老谢发现自己和靠资本上位的马斯克在特斯拉发展理念上格格不入,
所以,06年,谢家鹏选择了离开。
一年后,迟迟等不来研发成果的马斯克,愤怒地炒掉了特斯拉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一时间团队陷入分崩离析的危机中。
而此时离开特斯拉的老谢已在毗邻硅谷的纽瓦克,联合原甲骨文副总裁温世铭等人,共同创立了一家研发动力电池的新公司Atieva。
08年中国凭借北京奥运建立了新的国际形象的年代,中国资本与科技也借助全球化,实力大增,
动力电池公司Atieva创始人谢家鹏与温世铭等人,硅谷华人高管与动力电池专家的背景,让他们获得了中美资本的关注。
09年,中国青云创投发起的中国环境基金,与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基金旗下的Venrock公司,共同向Lucid汽车的前生Atieva公司注入了第一笔700万美金的投资。
这场资本造车游戏开始了。
这一年,特斯拉发布了惊世骇俗的Model S车型,点燃了资本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分,研发电池系统的Atieva也更进一步地获得资本的关注!比如,2011年日本资本三井物产等就又投资了公司2400万美金。
但创始人谢家鹏深知,光研发电池系统,这个故事对资本来说,远没有造车那么性感。
但当时的环境造车非常难,就算有技术人才,有大把的资金,也不一定做得成!
比如当时被看作是特斯拉最强竞争对手的菲斯克汽车,就没撑得住,13年申请破产保护,最后贱卖给中国万向集团。
谢家鹏只能赌一把,不过一个叫彼得·罗林森的技术大牛带来了希望!
13年,在特斯拉设计出了Model S车型的罗林森被请进来Atieva的大门,他为公司确定了转型造车的目标与战略。
一年后,Atieva的造车计划在科技圈传开,资本的暗涌掀起了更大的波涛,
当时,贾跃亭拿着在中国画饼搞到的钱,投资了Atieva7000万美金,成为第二大股东,而第一股东也是一家中国资本,豪投1亿美金投资款的北汽集团。
正当谢家鹏规划,Atieva借助中国资本起飞之时,一场股东间的博弈让他出了局!
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百家争鸣,除了六大国资背景车企外,广州有小鹏、,上海有蔚来、威马,南京有拜腾,初期还没任何一家车企一枝独秀。
代表北京的北汽集团看中老谢的动力电池系统,希望联合开发中国市场,
但作为美国华人老谢和团队则更加看中美国本土市场的机会,
而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他希望在美国本土手刃特斯拉,赢回离开时的尊严。
北汽给了老谢机会,而他并没有抓住,在Atieva发展方向上,资本与创始团队的角力以两败俱伤收场,北汽与谢家鹏愤然退出公司。
这就造成了Atieva突然发展停滞,而此时的马斯克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国,日后抓住了机会,落地上海,成就了汽车霸业。
而北汽因战略调整出售了Atieva所有股份,更是让北京错失了一次逆袭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时代机遇。
但这也给了第二大股东贾跃亭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
2015年,贾跃亭接盘北汽退出Atieva公司的股份后,以40%的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且将公司改名为Lucid,剑指超豪华电动汽车。
当时Lucid很被看好,中国造车资本加持,联合创始人、前甲骨文副总裁温世铭担任CEO,原特斯拉总工程师罗林森负责整车研发,而特斯拉创始人,被马斯克炒了鱿鱼的马丁·艾伯哈德也成为了技术顾问,再加上多位汽车领域的大牛与特斯拉元老的加入,Lucid集结了一众特斯拉复仇者,等待新生。
但造化弄人,又一次的资本危局来袭了!
2015年之后,乐视危机爆发,乐视造车业务遭受了最大的抨击,经济学家郎咸平曾一度炮轰乐视造车司令部,认为贾会计,不可能实现成千数万个零件汇集出来的造车梦。
乐视帝国慢慢崩塌,贾跃亭也陷入信任危机中,在他手中,中国的乐视汽车与美国的法拉第未来反而成为了卖掉一切资产都要保住的核心业务,而老贾抛弃的资产就包括了Lucid的股份。
这段时间,Lucid在技术负责人彼得·罗林森的带领下,他们推出了首款Lucid Air车型,并计划2020年量产。
雄心勃勃的罗林森相信自己能在特斯拉打造出惊艳世界的Model S,一定也能在Lucid完成一个超越Model S的作品,但中国资本贾跃亭已让他忍无可忍。
当时Lucid计划融资7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正是因为大股东贾跃亭不争气,这项对Lucid至关重要的战略不得不搁置。
罗林森内心非常崩溃。
2012年罗林森因为照顾英国的母亲离开特斯拉,但他也透露:马斯克对待他并不友好,反对他Model S的创新改进方案,但日后马斯克又改口称罗林森提供了正确的Model S改进方案。
所以,愤然离开的罗林森加入Lucid的核心原因与创始人谢家鹏相似,就是为了复仇。
此时,仇敌马斯克的一条推特拯救了Lucid与罗林森。
2018年,大嘴巴马斯克昭告天下,要私有化特斯拉,正是这条推特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追查,来历不明的私有化资金,指控他涉嫌操控市场,这让马斯克被迫辞去了董事长的职位,并遭遇千万美金的重罚。
而当时,正准备参与投资马斯克私有化方案的石油资本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调转马头宣布,不趟美国证监系统与马斯克的浑水,反而转向投资了Lucid汽车10亿美金。
罗林森看到了希望,一年后,他正式上位成为CEO,拥有最大的战略决策权,而这个英国人要做的就是将Lucid打造成为一支针对特斯拉汽车的复仇者联盟。
月夜到来之时,正是复仇者们的猎杀之日。Lucid Air车型不断进化,在行驶里程、电机功率等方面大幅领先当时的特斯拉Model S,零百加速仅2.5秒,堪比超跑,更重要的是Lucid美国汽车工厂已落地,并且计划在沙特建设第二座汽车工厂,2023年进军中国市场。
2021年7月22日,早已被大众遗忘的贾跃亭旗下法拉第未来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首日股价差点破发,而4天后,Lucid同样借壳上市,首日大涨10.64%。
至此,中国资本已失去了对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的控制权,Lucid已与贾跃亭没半毛钱关系了,市值只有Lucid十分之一的法拉第未来也绝不是罗林森的对手。
因为Lucid的对手只有一个,近万亿市值的特斯拉。
完 | 感谢阅读
#lucid##特斯拉##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