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两相宜经典语句(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人面桃花两相宜经典语句(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宋太宗淳化元年,张先出生于浙江湖州,年幼时代,博览群书,喜好随其父以吟咏诗词为乐,尤喜花间派诗词。自古文人皆以修身齐家,辅佐圣明之君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张先也不例外。可无奈多次科举均名落孙山。他开始想消沉,但现实和理想都不允许。仁宗天圣八年,四十岁的张先终于进士及第。可无身世背景的他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两年之后,朝廷授予他宿州掾,他很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小官,他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里,他尽职尽责,宵衣旰食,可始终看不见升迁的希望。所幸他一生不用为生计所困,在那个时代,富贵随身,他也只能诗酒风流。尽管流连舞榭歌台,沉迷管弦之乐 ,可他内心依然渴望为国效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朝廷不可能围着他转,于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词为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初读此词时,便为其中低沉抑郁的格调所感染,春愁如海,爱恨别离。秦少游在词中言尽悲欢离合之情,曲尽爱情之妙。声情激越,抒发了抑郁难排的忧伤情怀。可谓是千秋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与之相比,张先的《千秋岁》更是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提到张先,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及“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名句,张先就是以这些名篇蜚声北宋词坛。其词内容多涉及爱情、友谊、风土等方面。尤其擅长写悲欢离合之情,能曲尽其妙。
宋太宗淳化元年,张先出生于浙江湖州,年幼时代,博览群书,喜好随其父以吟咏诗词为乐,尤喜花间派诗词。自古文人皆以修身齐家,辅佐圣明之君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张先也不例外。可无奈多次科举均名落孙山。他开始想消沉,但现实和理想都不允许。
仁宗天圣八年,四十岁的张先终于进士及第。可无身世背景的他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两年之后,朝廷授予他宿州掾,他很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小官,他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里,他尽职尽责,宵衣旰食,可始终看不见升迁的希望。所幸他一生不用为生计所困,在那个时代,富贵随身,他也只能诗酒风流。
尽管流连舞榭歌台,沉迷管弦之乐 ,可他内心依然渴望为国效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朝廷不可能围着他转,于是一次次期盼,一次次失落。暮春时节,又遇情伤,孤寂难耐的他写下了《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张先在词中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情怀和坚决不移的信念,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词的上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是上片最为重要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张先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思”,谐音双关。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九百年前,张先没有给我们留下斐然的政绩,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名篇佳句,或为爱情,或为友谊。可再多作品都难以解开他内心中的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