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具体内容(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具体内容(霍乱时期的爱情)那时候,他们其实都不懂什么是爱情,情书传来传去,他们却从来没有一个次面对面的交流,没有过牵手,更没有过拥抱。他们根本不了解对方,就按照爱情小说里的情节,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来,荒谬到了私下订婚的地步。费尔米纳答应他的求婚,条件是:“我不喜欢吃茄子,你不能逼我吃茄子”,太孩子气。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他那漫长的情书里写了什么呢?对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女孩。他只知道她明艳不可方物,但不知道她的性格如何,她爱好什么,她讨厌什么,甚至不知道她身上会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味道。可以推测,阿里萨的情书里,必定大半是对爱情的幻想,以及对自己的欣赏。马尔克斯写阿里萨具有诗人气质,那么诗人总是盲目歌颂玫瑰,总没见过哪位诗人歌颂面包吧?他们都太年轻。 不过,写下这篇文章,并非为了讨论小说与电影孰优孰劣,我想说的是,当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发现我明白了为何《霍乱时期的爱情》会被无数人称为“爱情大全”。
原创作者:Rebecca
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个老家伙到底没能把作为文坛泰斗所时常具备的那种傲气与顽固保持到进入坟墓的那一天,于是,我们看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电影版。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阅读过的最动人的爱情篇章。而书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年逾古稀的阿里萨与费尔米纳在费尔米纳丈夫的葬礼之后的重逢,沐浴着夕阳绯红的余辉,阿里萨踉踉跄跄地走到费尔米纳面前,告诉她:我等待这一刻,已经半个世纪了。
然而电影里这一幕却被表现得颇有些小家败气,沧桑与深情荡然无存,狭小单调的背景前,阿里萨的表白的一幕显得潦潦草草,而费尔米纳面部表情的转换也显得过分草率做作了。与小说中那种荡气回肠的神韵相去甚远。
不过,写下这篇文章,并非为了讨论小说与电影孰优孰劣,我想说的是,当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发现我明白了为何《霍乱时期的爱情》会被无数人称为“爱情大全”。初读小说的时候,感动我的,仅仅是书里那些让女性读者能产生与费尔米纳相似情感波澜的片段。说白了,女性读者总是逃不过罗曼蒂克的圈套。于是我产生的疑惑便仅仅浮于“世界上会有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等待半生这样的事情发生吗?”的表面。
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是多面镜,不同的人都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与他们心心相印的事物。对我来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给予我最重要的启示,乃是“面包与玫瑰”的关系。
让我们随着电影来追溯阿里萨与费尔米纳的爱情史吧。少年阿里萨是个家境贫寒的私生子,小镇上的电报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骡子商人的独生女费尔米纳,对她一见钟情。阿里萨兴奋得当天晚上就给她写了长达几十页的情书。妈妈问他:“你是在写小说吗?”阿里萨说:“不,我在写情书,妈妈。”
他那漫长的情书里写了什么呢?对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女孩。他只知道她明艳不可方物,但不知道她的性格如何,她爱好什么,她讨厌什么,甚至不知道她身上会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味道。可以推测,阿里萨的情书里,必定大半是对爱情的幻想,以及对自己的欣赏。马尔克斯写阿里萨具有诗人气质,那么诗人总是盲目歌颂玫瑰,总没见过哪位诗人歌颂面包吧?他们都太年轻。
那时候,他们其实都不懂什么是爱情,情书传来传去,他们却从来没有一个次面对面的交流,没有过牵手,更没有过拥抱。他们根本不了解对方,就按照爱情小说里的情节,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来,荒谬到了私下订婚的地步。费尔米纳答应他的求婚,条件是:“我不喜欢吃茄子,你不能逼我吃茄子”,太孩子气。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意料之中的巨大障碍。费尔米纳的父亲跳了出来,注意,我用的是“跳”这个词。这是个没有文化,没有水平,惟利是图的爆发户,电影里他的形象简直象个蛮不讲理的野兽。他早年丧妻,因此对女儿给予了极高的希望,他直白地告诉女儿:“我们的目标是钓个金龟婿。”费尔米纳拿着餐刀往自己脖子上顶,却又有气无力地把刀丢到了一边,她妥协了。刀是拿来切面包的,不是为爱情去死,她好象开始明白了。
阿里萨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费尔米纳的父亲威胁他要开枪打死他,阿里萨轻松地笑笑,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您开枪吧,没有比为爱情而死更崇高的了”。想必阿里萨是读普希金读莱蒙托夫读得多了。
父亲带着费尔米纳离开了小镇很长时间,电影里没有表现小说中那令人难忘的二人靠电报鸿雁传书的情节,却再现了另一个另人耐人寻味的场面,这是费尔米纳心理上产生微妙变化的继续:她与放荡不羁的表姐一起洗澡,表姐告诉她,没有爱情,要有快乐。对一个女人来说,什么能带来快乐呢?商人的女儿不可能不在肚子里计算。
再回到小镇的时候,父亲把家务交给了费尔米纳,她年纪不小了,女人总要懂得怎么持家。费尔米纳做得很好,把家庭布置得井井有条。一个持家的女人,她的脑子里每天在想面包还是玫瑰呢?
再次见到阿里萨的时候,可以说费尔米纳是真正地按照世俗的标准成熟了起来。她果断地拒绝了他,还告诉他:“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只是一场幻觉。”她已经意识到了面前这个男人,相貌平平,一穷二白,他不可能让她成为一个贵夫人,穿金戴银,锦衣玉食,甚至连起码的安稳都不能给她。面包可以不让人饿肚子,可是玫瑰能吃吗?她打了个冷战。
后来她遇到了她的丈夫,高贵富有,并且英俊的乌尔比诺医生。他追求她,她假意矜持一番,她和表姐一起坐在医生的马车上的时候,医生当着她的面与她的表姐放肆调情,她终于坐不住了。
后来的情节发展就显得细水长流了。费尔米纳和医生漫长的五十多年婚姻里,有过甜蜜新婚,有过婆媳之争,有过中年危机,也有过丈夫出轨的情况,人世间普通夫妻可能遇到的婚姻问题他们都遇到了,滴水穿石,他们之间渐渐地没有了感情,只有两个人在一起的习惯而已。
想想,幸好,阿里萨没有与费尔米纳走到一起,当赞美爱情的诗歌在岁月里变成一堆被剥得稀烂的洋葱皮般的生活琐事,谁都觉得有点不堪。
而阿里萨呢,不能怀疑他对费尔米纳的坚贞,但他到底是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男人,小说没有假大空地写他为了心爱的女人一辈子守身如玉,相反,他成了一个情场浪子。和他有过暧昧关系的女人不计其数,他对她们风度翩翩,关怀备至,却不付出爱情,他也不肯结婚,他顽固地等待着费尔米纳与丈夫离婚,或者她丈夫比她先死。这是个完全没有把握的赌局,他需要做一点什么,来保持信念不至于不堪忍受而无法等待。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一对老人终于打破世俗障碍走到一起。结局非常浪漫,浪漫得不食人间烟火。阿里萨带着费尔米纳在南美的河流上旅行,他命令船长在船上树起表示船上有霍乱病人的黄旗标志,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靠岸而一直在河上漂流,他和费尔米纳,终于永远在一起。
这个时候不用去思考他们的船上是否有足够的水和食物,也不用去考虑船上的水手是否会对此表示抗议。思考这些问题就太俗了。看得出来,作者到底对爱情保持着一种赞美的态度,生活可能让面包暂时战胜玫瑰,但玫瑰往往比面包更加珍贵。
有人说,一流的小说家写爱情,三流的小说家也写爱情。关键看怎么写。马尔克斯属于第一种小说家,而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