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宅来推书(宅家读书大咖推荐)
宅宅来推书(宅家读书大咖推荐)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虽然1940年代的奥兰并未真实发生过书中描述那样的“瘟疫”,但虹影说,《鼠疫》可以视为是加缪对读者、对后世的一种警告和预言,“我一直很喜欢加缪的小说,他是在很冷静地讲故事。”阿尔贝·加缪《鼠疫》《鼠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酝酿、诞生既源自加缪当时亲身经历的一种“困境”,同时他又在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加工。众所周知,1940年二战中的法国巴黎落入德国纳粹的铁蹄之下,这年冬天加缪和妻子离开巴黎去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教书,在这里一住就是18个月。他曾在后面的日记中把横行的德国纳粹比作“像老鼠一样”。《鼠疫》就脱胎于他在奥兰时经历的那种焦虑和孤独。书中阿尔及利亚的奥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所困。重重封锁下的城市里各色人物开始先后登场,有凭借黑市带来禁品突然成为风云人物的,也有恐慌无助的小百姓。主角里厄医师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他
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宅在家里成了绝大多数人既幸福又苦恼的事。幸福在于原来的工作节奏被明显放缓了,但不能出门的苦恼也随之而来。面对相对增多的空闲时间,捧上一本好书读一读,静下心在文字构筑的另一个世界里去遨游一番是不多的选择。为此,从今天开始,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专门请来多位重庆知名作家、阅读达人,为大家推荐、分享他们各自心中的好书。
虹影
这其中既有过往著名作家笔下对“疫情”的相关叙述,也有推荐者当下放在枕边、正在阅读的作品。今天,首位送出推荐书单的是重庆知名女作家虹影,她力荐的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鼠疫》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虹影看来,自己推荐的这两部作品各有指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鼠疫》是虹影很早之前就看过的作品。“书里谈到的乱世的荒诞,以及在那种情形下人内心的恐惧等等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阿尔贝·加缪《鼠疫》
《鼠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酝酿、诞生既源自加缪当时亲身经历的一种“困境”,同时他又在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加工。众所周知,1940年二战中的法国巴黎落入德国纳粹的铁蹄之下,这年冬天加缪和妻子离开巴黎去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教书,在这里一住就是18个月。他曾在后面的日记中把横行的德国纳粹比作“像老鼠一样”。《鼠疫》就脱胎于他在奥兰时经历的那种焦虑和孤独。
书中阿尔及利亚的奥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所困。重重封锁下的城市里各色人物开始先后登场,有凭借黑市带来禁品突然成为风云人物的,也有恐慌无助的小百姓。主角里厄医师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他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生死未卜。
虽然1940年代的奥兰并未真实发生过书中描述那样的“瘟疫”,但虹影说,《鼠疫》可以视为是加缪对读者、对后世的一种警告和预言,“我一直很喜欢加缪的小说,他是在很冷静地讲故事。”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虹影推荐的另一部作品则是来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代表作《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在这本梳理讲述的人的感情和记忆特别值得大家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2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其原著的首印量是马尔克斯另一部经典代表作《百年孤独》的150倍,光是中文版的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册。值得注意的是,据称《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创作起源也和现实息息相关。当时马尔克斯在报纸上读到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对来到40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被他们乘坐的船上的船夫抢劫、打死了。他们其实是一对有着各自家庭儿孙的秘密情人。后来他以这对老人的特殊身份为切入口,糅合了自己父母年轻时的爱情故事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一对年轻人在二十岁时没能结婚,经过五十年的曲折经历后依然没能走到一起的故事。
“它讲的是一种不可能的爱情,但其中又包括了人面对漫长的时间时的那种孤独感。”虹影说,书中穿插了很多哥伦比亚的历史,如战争、霍乱这种疾病以及人为破坏对拉美人民的威胁、伤害,“当你无力面对社会和身处的时代,分离是绝望的,也成了爱情惟一的出路。”
推荐者简介》》
虹影,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上海王》《K—英国情人》《罗马》等,其长篇小说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英、美、德、法等国出版。作品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奖、《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意大利“罗马文学奖”等奖项。其中,《上海王》《上海之死》已被翻拍成电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