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欣赏女人散文(散文茶与女人)

欣赏女人散文(散文茶与女人)有些文人尽管用“美人”、“佳人”之类 来形容自己的嗜好之物 骨子里却是瞧不 起女人的。人称“疯子教授”的辜鸿铭 辛亥 革命后到北大任教 平日里对好烟好茶赞 不绝口 上课时还专门配一个童仆为他装 烟倒茶。拖着那条长长的辫子 舒坦地往椅 上一靠 一会儿吸烟 一会儿喝茶 一边慢 吞吞地讲几句课。他喝了几十年的好茶 居 然喝出了一个“纳妾理论” 说男人像茶壶 女人好比茶盅 一把茶壶可以配几只茶盅 但绝没有一只茶盅配上几把茶壶的。这分明是歪理邪说 但一时半会还真没人能驳 倒他。俞剑明


欣赏女人散文(散文茶与女人)(1)

中国文人的笔下 茶与女人往往是“搭档”。 比如苏东坡自称“爱茶人” 嗜茶如命 天天 烹茶、品茶 贬谪黄州时还亲自种茶、采茶。杭州 不少茶馆门前挂着的那副对联:“欲把西湖比西 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就是他的句子。地点、特 产、历史渊源都非常贴切 联语中的“佳茗” 自 然指杭州的“龙井” 其他地方妒忌不得。茶叶在 杯中的形色 如佳人婀娜多姿 飘逸淡雅。但茶 的滋味 与佳人绝无相通之处。宋人喝茶 须加 糖、加盐、加姜、加各种作料 五味杂陈 并非现 代这种单纯的茶。

欣赏女人散文(散文茶与女人)(2)

明代有个文人叫冯开元 沏茶都是亲自 动手 问其原因 他说侍奉茶如同侍奉美人 岂能容他人沾手?此公与人谈饮茶 颇有大男 子主义之心得:“初巡如婷婷袅袅十三余 再 巡如碧玉破瓜年 三巡以来 绿叶成荫矣。”林 语堂先生继承了冯氏的泡茶理论 但讲得比 他通俗:“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 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孩 而第三泡 则是少妇了。照理论来说 鉴赏家认为第三 泡的茶不可复饮 但实际上 享受这个少妇 的仍然很多。”

曾任杭州知府的清代官员薛时雨 写过 一首《一剪梅》 上阕云:“何处思量不可怜。清 影娟娟 瘦影翩翩。一瓯香茗一炉烟 淡到无 言 浓到无言。”美人的体态纤细苗条 与瘦瘦 的茶叶片儿颇有几分神似 至于“时浓时淡” 的雅韵 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词中之“香茗” 显然不外乎色香味俱佳的极品龙井之类 仿 佛一位窈窕淑女 不仅值得“细品” 而且“回 味”无穷;倘若是粗茶劣茶 也许就像面对浅 陋之女般的兴致索然了。

欣赏女人散文(散文茶与女人)(3)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史中 具有“美 人情结”的审美倾向者不在少数 但也有与之 相左的。如舒位写过一首《龙井》:“珍珠一斛 买倾城 未抵卢仝七碗情 禅榻茶烟何处扬 在山泉水本来清……”诗人觉得 茶叶即便如 同有倾城之貌的美人 也比不上自己老家安 顺所产的塔山龙井。在他看来 “美不美 故乡 水” 茶叶之美 亦复如是。

有些文人尽管用“美人”、“佳人”之类 来形容自己的嗜好之物 骨子里却是瞧不 起女人的。人称“疯子教授”的辜鸿铭 辛亥 革命后到北大任教 平日里对好烟好茶赞 不绝口 上课时还专门配一个童仆为他装 烟倒茶。拖着那条长长的辫子 舒坦地往椅 上一靠 一会儿吸烟 一会儿喝茶 一边慢 吞吞地讲几句课。他喝了几十年的好茶 居 然喝出了一个“纳妾理论” 说男人像茶壶 女人好比茶盅 一把茶壶可以配几只茶盅 但绝没有一只茶盅配上几把茶壶的。这分明是歪理邪说 但一时半会还真没人能驳 倒他。

俞剑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