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多情公子还是无情郎)
元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多情公子还是无情郎)不知走时有过犹豫吗?左手爱情,右手前程,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向现实妥协。几百年后,王实甫《西厢记》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就来源于此。可元稹的志向不在在蒲州,他是那么渴望去长安,能在官场能有一番大作为。他在长亭外与莺莺惜惜作别,一句等我回来,成了莺莺的希望,无数个午夜梦见他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他迎娶别人的消息,新郎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最后元稹还写了《莺莺传》,把自己化名为书生张生, 想起年少那份笨拙的喜爱,不安分的心在骚动,在故事里给自己疯狂加戏,为负心行为辩解。
元稹,字微之,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年少有才,十五岁便考中明经科,容貌俊朗,风流倜傥。
初恋莺莺,狠心抛弃公元799年,二十岁的元稹初仕来到蒲州,这时,蒲州并不安宁,因驻军问题发生了一些骚乱。
因此元稹来到远房表亲家来避乱,在这里认识了富家少女莺莺 ,可爱灵动,有才有貌。
相识之后,很快坠入爱河,朝随而出,暮隐而入,看星星,看月亮,从花花草草到诗词歌赋,成了最美好的初恋时光。
可元稹的志向不在在蒲州,他是那么渴望去长安,能在官场能有一番大作为。
他在长亭外与莺莺惜惜作别,一句等我回来,成了莺莺的希望,无数个午夜梦见他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他迎娶别人的消息,新郎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
最后元稹还写了《莺莺传》,把自己化名为书生张生, 想起年少那份笨拙的喜爱,不安分的心在骚动,在故事里给自己疯狂加戏,为负心行为辩解。
几百年后,王实甫《西厢记》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就来源于此。
不知走时有过犹豫吗?左手爱情,右手前程,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向现实妥协。
好友白居易对初恋湘灵还做了一番努力抗争,而元稹就没打算抗争,直接算了。
等我回来,我定不负你,成了一句空话,随风而散。
莺莺未与元稹结缘,是幸还是不幸,感谢元稹不娶之恩。
发妻韦丛,情深意重
宋朝有榜下捉婿的风俗,在唐朝还没有,但是新中的进士自然成了长安权贵的热门人选。
公元802年,元稹科举落榜,但他的才华在长安有一定名气,太子少保韦夏卿慧眼识珠,觉得他是一颗冉冉而起的新星,绝非等闲之辈,他日定前途无量,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韦丛许配于他。
当然,此事肯定和韦丛商量过,不会勉强于她。韦丛是名门闺秀,怎么会看上身份相差很大的元稹?估计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原本对婚姻没抱太大希望的元稹,只是想着这样的婚姻能给仕途带来好处。
可是妻子却刷新了他的想法,韦丛,蕙质兰心,温柔贤惠,从衣食无忧的富贵日子,来到小院过着清贫生活。
从不抱怨,从不贪慕虚荣,勤俭持家,元稹看着妻子辛苦的样子,说:跟着我让你受委屈了。
韦丛带着笑容说:只要跟你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委屈。
元稹用坚定的眼神望着妻子:一切只是暂时的,相信我,富贵日子很快就到了。
元稹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发誓要好好对待韦丛。
富贵日子还没等到,韦丛却因病去世。
恩爱夫妻,匆匆七年,阴阳相隔,共苦之后,迎来甘甜,你却一个人走了,留我一人面对这繁华而又孤独的世界。
元稹痛不欲生、肝肠寸断,彻夜不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真情实意,潸然泪下, 这首诗美丽了一千多年,把深情写到了极致,把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感动的让人心碎,又走情,又走心。
看着妻子的旧衣服,物是人非,成了一个悲伤的场景。
他情真意切的《谴悲怀三首》也成了怀念亡妻的不朽之作。
知己薛涛,渐行渐远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公元809年,元稹出使剑南东川,在梓州经严绶介绍,认识了薛涛。
元稹30岁,薛涛此时已经41岁,风韵犹存,博学多才。
薛涛因诗名,以及美丽容颜在蜀地芳名远扬。
缘,妙不可言,浮华过后,元稹走入她孤独的心灵,也走进了她的灵魂。元稹对薛涛亦是敬爱和佩服。
阅人无数的薛涛用心感知,只有元稹最懂她,也是可以托付后半生之人,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时光。
不久元稹因工作原因要回去,又到了爱情要分别的季节,那一年的梓州留下太多情,元稹匆匆而去,执手相望,恋恋不舍,兰舟催发多次才慌忙登船。
元稹走后,唯有那鸿雁传来的一首首诗成了薛涛寄托相思之处。她细心的把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的尺寸,用来回复元稹的信,后世把这种精美的纸张称薛涛笺。
多年等待,等来的是他为了仕途命运,娶了世家之女裴淑。
落花有情,流水无意,薛涛把元稹当成了此生真爱,全心全意付出,此生只认他一人,而他只想当一次爱情的过客,又做了一次负心郎。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薛涛悲苦的人生又凭添了一份凉意。
元稹后来写信给薛涛,你负了人家,现在还在这里刷存在感。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薛涛打开信之后百感交集,历经沧桑,见惯风月的薛涛知道元稹不会回来娶他,等的久了,也就淡了,心如止水,不动便不乱于心。
薛涛隐退浣花溪,终身未嫁,种花写诗,安于田园,在元稹死后一年安然离世。
他的代表作《春望词》也成了两人爱情和独处相思的写照。
爱情的对与错,是与非,渐行渐远 渐远渐淡,相别与江湖,相忘于人海。
遇刘采春,无疾而终
公元823年,元稹来到越州,遇到了唐代四大女诗人另一个,刘采春。
刘采春,活泼年轻,甜歌美女,一副好嗓子,戏唱的很好听,在越州一代颇有名气,粉丝众多。
元稹听其名声,好奇心使然,百闻不如一见。
犹如当年和薛涛一样,一见面,元稹就用才华和魅力俘获了刘采春的芳心。
这魅力,不是一般人,挡都挡不住,想低调都难。
从此以后,两人来往密切,浓情蜜意,元稹还写诗相送。
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诗能唱望夫歌。
好梦终有醒之日,只图一时的新鲜和喜欢,随着元稹工作调动,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
元稹的爱情从来都与年龄,身份地位无关,但婚姻却不是。
他是爱的深情,活的世俗,婚姻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是走向仕途的一个捷径。
望眼欲穿,窗外的桃花,却从不曾让元稹迷失年轻的风景,疯狂的热恋之后,都是冷静离开。
他肯定是深爱过莺莺和薛涛的,只是这样的婚姻不能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韦丛,有才有貌,有爱情,有地位,满足了元稹对婚姻的所有要求。
生性风流才子,偏爱红袖添香。
终其一生,元稹最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