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四个爱情(一场浩大而隐秘的情事)
最真实的四个爱情(一场浩大而隐秘的情事)——他先是爱上了嫂子,后又跟发廊妹小蛮走到了一起。其中,小马的爱情最为独特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独立自强的王大夫、浪漫多情的金嫣、温柔勇敢的小孔、拼搏进取的沙复明------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尊严与爱情。
“小马的幸福在一天一天地滋生。对嫂子的气味着迷了。小马不知道怎样才能描述嫂子的气味,干脆,他把这股子庞大的气味叫做了嫂子。”
小马,是毕飞宇小说《推拿》中的一个盲人。
《推拿》将视角聚焦到一群盲人身上。主角都是盲人,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都是很少有的。
毕飞宇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群被黑暗包围,却奋力冲破奔向光明的盲人。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
独立自强的王大夫、浪漫多情的金嫣、温柔勇敢的小孔、拼搏进取的沙复明------
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尊严与爱情。
其中,小马的爱情最为独特
——他先是爱上了嫂子,后又跟发廊妹小蛮走到了一起。
在小马的身上,作者赋予了他一种神秘的生命力量。
尊严,让他选择逃避和死亡;而爱情,让他向死而生。
嫂子,其实不是小马的亲嫂子。
她,叫小孔,是上铺王大夫的女朋友。
王大夫带着小孔一起到“沙宗琪推拿中心”工作。中心只能提供男女宿舍,所以,小孔只有在下了钟后才到宿舍来找王大夫温存一下。
小马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
在九岁那年,由于一场车祸,夺去了母亲的生命和他的一双眼睛。
后天盲人的痛苦,是先天盲人难以想象的。
因为见过光明,失明之后,更加觉得和健全人隔着两个世界。
小马绝望的时候,用碎碗刺破了喉咙。被救了回来,但是脖子永远留下了一道伤疤。
这条伤疤,象征着小马永远抹不去的伤痕。
小马在推拿中心,年纪不大,但心境最沧桑。
“他学会了拒绝,他拒绝——其实是恐惧——一切与公共有关的事物。”
因为他的眼睛看上跟健全人并无二致,所以在公交车上司机暗戳戳地讽刺他逃票。
倔强的小马不愿向陌生人说自己是盲人。他没有补票,只能下车。
从此以后,小马不再坐公交车,也很少出门。
他的自尊心,把他禁锢在比黑暗更黑的地方。
直到小孔的出现。
小马爱上小孔,是小孔挑的头。
来找王大夫时,小孔总是坐在小马的床上。盲人,是靠手脚来感知的。小孔在玩笑时,手脚会接触到小马。
如果是正常的接触倒还好,但是小孔的动作大了些,她的胸脯靠到了小马。
小马一阵战栗,他想到母亲曾经拥他入怀的味道。
这些,小孔是不知道的。她把小马当成弟弟,或者当成工具——一个能引起王大夫嫉妒心的工具。
肆无忌惮地和小马调笑,让小马的心也野了。
他开始发了疯一样的想念嫂子:想念嫂子的手,想念嫂子的味道,想念嫂子的声音。
那种不可抑制的生理反应,让他惶恐,也让他羞愧。
虽然跟王大夫没有过深的交情,他仍然觉得对不起他。
尽管觉得对不起,但是青春荷尔蒙仍然在体内躁动。小马彻底迷惑了。
书中描写小马对小孔的痴恋时,采用了魔幻的写法。
在小马的脑子里,小孔成了时间,成了一匹马,成了一只蝴蝶、成了一条鱼------
成了一切小马想要追逐,却永远追不上的美好。
在虚境里,“他们拥有了共同的体温,他们还拥有了共同的呼吸。”
男孩的情爱,没有具象,只有美丽的影子。
小孔,是小马对美丽爱情的幻想。而小蛮,就是爱情的生动的模样。
小蛮,是洗头房里,出卖身体的女孩。
她生得并不美丽,但是“技术”很好,愿意牺牲。
小马在她身上得到了安慰。从小孔那得不到的,小蛮给了他一次彻底释放。
“就一次,小马上瘾了。”
小马成了洗头房的常客。而且每次去,他都要小蛮。
从一开始的慌乱,到后来的沉着。他渐渐学会关注小蛮的身体。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小蛮和嫂子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身体、味道,甚至呼吸。
他把小蛮当做了嫂子。
当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身上,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影子的时候,他会有两种结局:
一这个女人永远只可能是个影子;二他会爱上这个女人。
小马就是后者。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
有一次事后,小马对小蛮说,他以后再也不会付给她钱。
这句话意味着两人关系的改变。他不再是她的客人,而是她的男人。
“你只能对我一个人好!”
爱情,让人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爱情,让脆弱的小马变得霸道。
“在某一个刹那,他的眼睛已经和小蛮对视上了。明明对视上了,可他就是不知情。他的目光就这样从小蛮的瞳孔表面滑过去了。小蛮慢慢地把眼睛闭上了。刚刚闭上小蛮的眼眶就热了。”
小马和小蛮的爱情,始于性。在这方面,小蛮启发了小马。
小马原始的生命力,由此被催发出来。来自社会和来自小孔的压力,都让他得到释放。
而将小蛮当做嫂子来爱,源于小马内心纯洁的爱情观
——与不是爱人的女人发生关系,是不道德的。
两人的相爱,是从坦白和理解开始。
小马向小蛮坦白,自己将她当成了另一个女人。
这时,如果小蛮生气将他赶走,那么小马不会再往前迈步。
聪明的小蛮假装没有听懂,于是小马向她道歉,向她投降了。
当真正坠入爱河的两个人在进行爱的仪式时,警察闯了进来,以嫖娼罪将两人抓了起来。
作者在安排这一情节时,颇有反讽的味道。
以前有金钱交易时,没有被抓;现在,两人交了心了,是真心相爱的一对人了,反而被抓了。
这就像《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主人公,故意做坏事渴望被抓进监狱而不得。当真心悔改时,反而被抓了。
监狱,暗喻了重生。
小马和小马,都在这场“灾难”里得到了重生。
爱情,让他们都得到了救赎。
在电影里,小马离开了推拿中心,和小蛮走到了一起。
这个结局,也让原著党们深感欣慰。
小马,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青春期男孩的情欲挣扎。
他敏感细腻,因为小孔像遥远记忆中的母亲,对她的爱带有对母亲的怀念。
同样,对小蛮的爱,也是源于小蛮像小孔。
小马,不断地在追逐一个个幻象。她对小孔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性冲动。
小孔,让他感知到了女性的身体。他对小孔做的最过分的动作,就是紧紧地拥抱。
如果不是有小蛮,很难想象,小马会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事。
母亲和小孔,隐藏在小马记忆深处,是一种味道,是一种远方的召唤。
小蛮,就是一个实体。她给小马身体,给他温暖,甚至给了她的心。
而小马给了她最需要的尊重,这是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的。
两人在一次次的过程中,完成了爱的救赎。
毕飞宇在借小马这个人物,告诉我们:盲人跟健全人一样,有着合理的情欲需求。
他们看不到,所以更能用心去感受。
“盲人的人生是似是而非的人生。面对盲人,社会更像一个瞎子,盲人始终在盲区里头。”
而这部小说,生动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盲人世界。
他们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可怜兮兮,等待救助的弱者。他们自尊自强、一腔热血,渴望爱,也渴望认可。
王大夫、沙复明等是这样,小马亦然。
在一次次失去中,他们终于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不断找到的轮回。
唯有爱,才能让生命发光。
爱,让盲人有了“目光”。它洞穿了每一个健全人的心灵。
这是真正的力量。
也许看不见,才能看见更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