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刘婶觉得嫁过去没有孩子拖累,两人过日子更容易些,也心动了。虽然她自己的孩子已过了"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的年龄”,但眼看着母亲要独自去寻找幸福,还是一齐痛哭挽留。刘婶也是数度哽咽,然而她一个远道而来的女子,没有娘家做后盾,度日艰难,拚尽全力也没有太多的改变。而现在的她还算年轻,还有捷径可走,这是她眼中的不二之选。经过一段 时间的寻觅,有媒人给刘婶物色了一个五十岁的单身汉。该男子虽然无妻,却精力旺盛,常常光顾周边隐蔽的野鸡店,尝尝荤腥,平时也是口吐污言,骚扰身边的已婚女人。原本以为就算家底薄弱,养家糊口带大儿女也不成问题。只是不知刘叔因是常年的劳累还是底子太差,竟然四十多岁就病逝了。弱弱的刘婶看着十来岁的儿女,感觉天塌了,从没干过重活的她被迫拿起了锄头。然而凭着她那小小身躯,就算干到累到虚脱依然见不到太多成效。再加上孩子要上学,也帮不上忙,书籍、学杂费更让她心力交瘁。年近四十的她也产生再

对于有些女人来说,婚姻就是一张长期饭票,离开或失去了婚姻的依附,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生命力一般,再也展示不出那份活力与傲人的风姿。这样的观念对于接受过教育的新时期女性来说,自然是嗤之以鼻。经济独立,财务自由的她们也许会说,我靠天靠地都不会靠男人。她们的 傲骄在于她们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学识、能力。

而有些底层的老年女人,当婚姻出现危机或男人这个靠山轰然倒塌时,她们除了眼巴巴盯着新的男人出现,自己似乎在生活面前变得茫然失措、柔弱无力了。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1)

再婚成了她们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只是这样的婚姻,缺少少年夫妻的患难与共,也没有共同子女的感情维系。女人最终发现,就算委身与人,象个保姆般尽职尽责,却只能仰男人鼻息,唯命是从,低声下气地活着。

刘婶二十几岁时从贵州大山里嫁给刘大叔。刘叔从小父亲早逝,由母亲拉扯大的他并未习得一技之长,这也是他娶远地女子为妻的原故。刚开始几年凭着刘叔的勤劳,一儿一女的生活也还过得去。刘婶身材矮小,干不了太多繁重活,全都由刘叔担代着。

原本以为就算家底薄弱,养家糊口带大儿女也不成问题。只是不知刘叔因是常年的劳累还是底子太差,竟然四十多岁就病逝了。弱弱的刘婶看着十来岁的儿女,感觉天塌了,

从没干过重活的她被迫拿起了锄头。然而凭着她那小小身躯,就算干到累到虚脱依然见不到太多成效。再加上孩子要上学,也帮不上忙,书籍、学杂费更让她心力交瘁。年近四十的她也产生再嫁的念头。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2)

农村单身汉看似挺多,但仔细研究,值得托付终身,长相厮守者却并不多。有些四、五十岁了,觉得既已蹉跎了岁月,青春年华已逝,已无娶亲 必要;有些长期单身,早已形成惰性,养活自己实属不易,哪有心思兼顾他人。

经过一段 时间的寻觅,有媒人给刘婶物色了一个五十岁的单身汉。该男子虽然无妻,却精力旺盛,常常光顾周边隐蔽的野鸡店,尝尝荤腥,平时也是口吐污言,骚扰身边的已婚女人。

刘婶觉得嫁过去没有孩子拖累,两人过日子更容易些,也心动了。虽然她自己的孩子已过了"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的年龄”,但眼看着母亲要独自去寻找幸福,还是一齐痛哭挽留。刘婶也是数度哽咽,然而她一个远道而来的女子,没有娘家做后盾,度日艰难,拚尽全力也没有太多的改变。而现在的她还算年轻,还有捷径可走,这是她眼中的不二之选。

做不了刚强的母亲,给不了孩子最直接的呵护,她选择了逃避,放任儿女们跟着更加年迈的奶奶,开启自己的再婚之路。似乎以为自己看到了前途的一片灿烂。

单身汉对于老年的桃花运欣喜若狂,杀鸡宰鸭款待刘婶,淫邪的目光也变得柔情,也懂得温柔相护。刘婶也感觉到了久违的幸福、甜蜜。前夫死后,所有的担子都 由她弱小之躯来扛,她早就厌倦了繁重的劳动,如今有了男人有力的臂弯可依靠,心似乎也踏实多了。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3)

然而男人似乎并无太大实力,很快那点薄薄的存款日渐露底,而一惯养成的惰性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多了一张口后觉得打短工的日子多了,人也渐渐不耐烦,时常口有微词,生出埋怨。有时说刘婶好吃懒做,并非持家的良妇,他养不起。有些人注定就是单身的命,送给他一个老婆他都会嫌累赘。

话说到这份上,刘婶呆下去也觉得没意思,默然收拾衣物,只能以看孩子为名,回了前夫家。

两个孩子早早出去打工赚钱了,刘婶也不好意思久居,辗转经人介绍,相中了一个六十来岁的男人。经历一次被弃的羞辱,她似乎并未对再婚失望,而是仍然憧憬着下一个男人 能给予她希望。

男人死了妻子 没多久,是个老泥水匠,在周围一带小有名气。周围建房下基、封顶的仪式现场都会请他参与祭祀,这种农村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仪式,对老泥水匠的赏封红包也不小,所以该男子虽然儿女都 已成家,但自爆存款有二十多万用以养老。

媒人觉得有如此家底的男人,刘婶嫁过去不会过穷日子,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不至于为生活而争吵吧!

刘婶听后也是 喜上眉梢,觉得这次 真是时来运转,老来也有靠了。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4)

男人身体还较健康,每年依然在外做零工,生活不成问题,就是好酒贪杯,每餐都 少不了杯中物的滋养。这种男人二婚的原因可能就因为酒后易乱性,所以才离不开女人吧!

生活一段 时间后,刘婶却再次陷入了沉默,原来的喜悦之情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霾。

每缝赶集日购物,一般都是女人的事,男人不屑于为买点生活用品而讨价还价。而每次老泥水匠交给女人赶集的钱都是几元,有时甚至只有两元,也就刚好买一块豆腐的钱。为这点钱赶集刘婶每次只能步行。

和邻居熟悉后,刘婶有时也会吐槽男人的吝啬,邻居起初并不说长论短,只是看着她笑笑,聊聊她以前的生活情况。

后来看她过得蛮可怜,老泥水匠并没有因为新娶了个媳妇而有过奢侈的表示 。虽然自吹自擂存款二十多万,还没有以前的单身汉肯花钱,单身汉只要有钱,总会倾其所有,毫无保留,这个男人可谓一毛不拔。

邻居慢慢对她揭了老泥水匠的老底。以前的老婆是风湿痛,因为无钱医治,痛了多年,最后受不了痛苦折磨,自行吃药了断的。至于 男人的存款再多,都是他自己一手握着,他紧紧攥着,其他人无权享用,自然也无钱医治。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5)

老泥水匠前妻死的当天,原本好酒贪杯的他,从早上出门,一直在外晃荡到下午才归,进门发现女人时,已僵硬了。至于他为什么会改变他准时开饭的习惯,忍着饿下午才回,他对妻子的轻生是不是早有预感才故意拖延归家之时,邻居都 只是猜测。而那个前妻病了几年却从未上大医院检查过,除了买点膏药一帖了事,连中药去风湿都舍不得买却是实打实的现实。

刘婶一听细极思恐,紧紧攥着钱却舍不得花在结发妻子 身上,看她受病磨于心何忍?这男人真是心如磐石,冷血到底。如果再根据邻居提供的细节,每天同床共枕的夫妻哪连觉察不到妻子的异常?却故意装做贪玩而延长归家时间,错过施救时间,那么这个人心里,只有魔性而没有人性。

世界上真有如此视钱如命,毫无情义的人吗?如果就是自己每天不得不面对的人那真是 太可怕。每天如同 保姆似的伺候着他,却毫无怜悯之心,还指望老了有靠吗?人家的儿女母亲尸骨未寒,同样对母亲的病痛也是视而不见,从未施以援手,如果在这样的家庭中一直呆下去个什么结局?

刘婶变得 不知何去何从。自己对不起亲生的孩子,在需要 她的时候却选择狠心地离开,还有何脸面回去?自古“好儿不养下堂母”,就算回头,子女位会接纳她这个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柔弱母亲吗?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6)

再说自己总把婚姻当成追求更好生活的捷径,寻寻觅觅却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谁会白白地养你,就算嫁的男人 有钱,其实财产也是 泾渭分明的,别想占人家一分钱便宜。

真是多么痛的领悟,多深刻的体会,不是历尽千帆,难以体察迷雾后的真相。

刘婶处于对前途的迷惘中,无路可走,也无处可退。千里之外的娘家已是多年未曾有过音讯;儿女不想也无脸再去打扰;再婚也已是心生怯意;通过自己打工养活自己从前就觉得不知从事何行业。只觉得天地之大,再无容身之处。

多年来,刘婶总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撑起生活的一片天,就算经历挫折,依然没能醒悟,总以为下一站会有更好的男人在等着她。到后来才明白:真相是如此残酷,人性是如此的自私。

其实这个世上谁都 没有帮你的义务,你的出发点昭然若雪,本质同样自私,当然得不到他人的宽容。

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总是虚无的,只有自己不懈努力才能为生活托底。

男人 离世确实给了她生活的重錘,再加上娘家太远,无力援助,干 农活总是力不从心。然而“条条大道 通罗马”,只要有勇气,哪里会养不活自己和孩子。就算没有文化,也有岗位适合你。饭店的冼碗工,钟点工,城市清扫大街的,他们都 来自底层,且大多背井离乡,艰苦的环境,菲薄的薪水,也能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感受到阳光的普照,脸上笑意盈盈。

老年人再婚的相处方式(经历两次再婚后)(7)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缺少生存的能力,只是缺少改变自己的思路。如果那时的刘婶,能审时度势,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从事一份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至于东飘西荡,如无根的i浮萍,最后无处停靠。而自己的一双儿女,也紧紧地围绕在自己周围,家也不至于 散了,虽然有年迈奶奶的呵护,然而对于孩子来说“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天堂”。

刘婶以前向往的泥水匠家里,现在却成了极力想摆脱的牢笼。后来还是跟自己住同一个村的小姑子商量,跟外面的侄儿取得联系,接回了自己的母亲。刘婶也是感激涕零,心中惭愧,年轻时没有给儿女带来安定,让他们缺失母爱。而最终给自己依靠,带来安宁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