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红楼梦6位绝代佳人)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红楼梦6位绝代佳人)她与宝玉“初试云雨情”,却规劝宝玉不要与女孩厮闹。为了减少宝玉与女孩们的交往,她还向王夫人进言“男女之防”,让宝玉搬出大观园。不过,袭人的爱,是有很大私心的。她要捍卫自己姨娘的地位,提防别的女子靠近宝玉。她以自己的温柔慢慢渗透,无形中控制着宝玉和周围的女子。因为得到了王夫人的青睐,花袭人成了宝玉的准姨娘。她更是以姨娘的标准要求自己,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夫君”。宝玉的衣食住行,她服侍得无不尽心。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每晚都是她亲自收好,第二天她再给宝玉戴上。她像王夫人延伸的触角,对宝玉有着母亲般的关怀。她又像一位姐姐,悉心照料弟弟。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但相信,大家一开始都是将它当言情小说读的。
这也没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三角恋”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而宝玉对红楼女儿们的呵护,更让小说有不少的“含情量”。
这次,咱们就聊聊红楼女孩们,对宝玉的爱有何不同。
花袭人,是宝玉的四大丫鬟之首。温柔和顺的她,对宝玉的照料无微不至,体贴至极。
因为得到了王夫人的青睐,花袭人成了宝玉的准姨娘。她更是以姨娘的标准要求自己,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夫君”。
宝玉的衣食住行,她服侍得无不尽心。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每晚都是她亲自收好,第二天她再给宝玉戴上。
她像王夫人延伸的触角,对宝玉有着母亲般的关怀。她又像一位姐姐,悉心照料弟弟。
不过,袭人的爱,是有很大私心的。她要捍卫自己姨娘的地位,提防别的女子靠近宝玉。她以自己的温柔慢慢渗透,无形中控制着宝玉和周围的女子。
她与宝玉“初试云雨情”,却规劝宝玉不要与女孩厮闹。为了减少宝玉与女孩们的交往,她还向王夫人进言“男女之防”,让宝玉搬出大观园。
她取得了王夫人的信任,也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宝玉未来的姨娘,甚至黛玉都开玩笑叫她“嫂子”。
在丫鬟当中,晴雯是最美的那个,即使在病中,也如同病西施一般动人。
不过,她脾气如同爆炭,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从来不懂得绕弯子,对小丫鬟犯错,她劈头盖脸一顿批评,甚至对袭人、对宝玉也毫不客气。
而也正因为这样的真性情,她得到了宝玉的一点偏爱。
一次她摔坏了扇子,宝玉说了她几句,让她当场撂下脸,宝玉甚至不惜撕扇子换千金一笑。
她从不像袭人,劝宝玉去搞经济仕途,相反还想法帮宝玉装病,以逃避贾政的训斥。
她对宝玉的爱清清白白,更像是一位红颜知己,或是性格投契的“哥们儿”,懂得他的需要,陪着他淘气。
然而,她也是最悲惨的那个,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在孤独凄冷中病死。
与宝玉见最后一面,她脱去自己贴身的旧红绫小袄,咬下自己两根葱管一样的指甲送给他,宝玉也将贴身衣服作为交换。
这已算是他们最暧昧的时刻了。
史湘云,喜欢大说大笑,乐观豁达,是红楼女孩中最豪爽的那个。
她心直口快,看戏时凤姐说一位戏子像一个人,大家都不敢说,她却毫无顾忌地说是像黛玉,气得黛玉哭了一场。
宝玉生日宴上,她豪饮喝醉,竟在花下石板上睡着,贡献了一幅醉卧芍药茵的绝美画面。
与穿女装相比,湘云穿男装更显英姿飒爽,甚至曾被贾母错认成了宝玉。
她就像是宝玉的小兄弟,总能和宝玉疯玩在一处。
大观园有了新鲜鹿肉,她竟和宝玉“合谋”吃生肉,最后两个人成了烤肉的主角,割腥啖膻,引得宝琴嫌弃他们“怪腌臜的”,黛玉嘲笑他们是“花子”。
湘云却不以为意,认为“是真名士自风流”,讨厌她们的假清高。
湘云称宝玉为“爱哥哥”,一直佩戴着金麒麟,与宝玉亦有金玉之说,然而她与宝玉的感觉,更像是调皮的妹妹,甚而是一起疯玩的小兄弟。
妙玉是《红楼梦》里最清高的形象。她鄙视富贵庸俗,有超级洁癖,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连李纨也“讨厌她的为人”。
不过,她却视宝玉为特别好友,给了他许多“特权”。
因为有洁癖,她无法接受别人用过的器物,刘姥姥只用她的成窑五彩小盖盅喝了一口茶,她就要把盖盅整套扔掉。可她却允许宝玉用她自己的绿玉斗喝茶。
她不喜欢有访客,常年闭门不见人。可当宝玉想折红梅时,她的大门却为他敞开,将梅花欣然赠与。
宝玉生日时,从不关心俗世的她,居然亲笔写寿帖为宝玉祝寿。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欣赏宝玉,喜欢他很少有纨绔子弟的庸俗,视他为最特别的好友。
在外人眼里,宝钗是完美的女孩。
容貌丰盈如雪,唇红眉翠,皓腕凝脂,可以让宝玉一眼心动。
性格善解人意,随分从时,端庄自重,是一位典型的淑女。
她时时刻刻以封建妇德规范言行,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小心翼翼地收敛自己的才华,还殷切地劝黛玉不要看《西厢记》一类的书,也曾劝宝玉学些仕途经济。
在封建社会里,宝钗可谓完美淑女典范。
宝钗对宝玉也是动情的,但她表现得十分克制理性。她几乎从未直接对宝玉表达过爱慕,她相信封建家长们对她姻缘的安排。
宝玉被贾政暴打后卧床,宝钗前来探望。袭人有事出门了,宝钗禁不住坐在床边,拿起袭人为宝玉绣的肚兜,一针一线地接着绣起来。
——这是她唯一一次“出格”的行为,暴露了她对宝玉的爱意。
然而,宝玉却是一个想打破枷锁的人。他讨厌仕途经济,不喜欢封建礼教那一套,因此也无法与宝钗产生共鸣。
在诸多喜爱宝玉的女子中,黛玉是唯一一位灵魂伴侣。
她对宝玉的爱,不掺杂任何世俗,不带有任何目的,就像是前世姻缘注定,这棵绛珠仙草降临尘世,只为了一心爱着的神瑛侍者。
她是最理解宝玉的人,从不劝他去搞仕途那一套,因此宝玉也说“林妹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
她帮宝玉作弊,最难写的小楷写了厚厚一叠。她和宝玉桃花树下共读西厢,不会劝宝玉别读这类“闲书”。
不过,看到被打卧病的宝玉,一向支持他的黛玉,眼睛哭得像桃子一样,第一次劝他“你从此可都改了吧”。为了宝玉,她甚至可以违背内心的原则。
宝玉也是唯一理解她的人,因此她对宝玉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
因为有了“金玉之说”,宝玉对宝钗、对湘云透露出好感,黛玉便会拈酸吃醋,伤心落泪。
而宝玉一句“你放心”,她就已经了然于心,且完全相信他的真心。
两人因深情而相互牵扯,诸多误会却难改一片痴心。
他们的爱已无需太多言语。宝玉想向黛玉倾诉衷肠时,黛玉告诉他:“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她是唯一在灵魂上与宝玉相通的伴侣。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半杯咖啡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