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为了见到蔡和毛,向警予、陶斯咏二人托室友赵一贞的男朋友刘俊卿约见,却因为刘俊卿从中使坏,使得向陶二人对毛蔡产生了误会,直到后来陶斯咏会笔友,陶带上了向,毛带上了蔡,四个人才互相认识知晓了名字,向也才知道自己和蔡见过了两次,二人加入了毛蔡的读书会,同时他们也成为了知己。假期的一个雨夜,一群有志青年沐浴与风雨中,体会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的古训。随后向跟随蔡回到了蔡家,听起蔡讲起了家世遭遇,两人交心而谈,成为知己。后来在橘子洲头,二人表露爱意,牵手依偎欣赏着田园风光,蔡和森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天天看到橘子洲头美丽的风光,就像现在你和我。人生最美是初见,而这一次或许才是二人最怀念的初见,最干净纯粹的爱情就在这一刻表露无遗。历史上的向警予蔡和森夫妇是赴法国留学后渐渐产生感情的,二人一致反对旧式婚姻,1920年5月二人结婚,人们称之为“向蔡同盟”。虽然后来因为生活习惯不合而分开,但无论革命还是生活,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1)

《恰同学少年》剧照

2007年3月22日于央视一台首播的《恰同学少年》无疑是最为成功的教育与青春类型的电视剧,该剧近乎贴近真实的历史,高度还原了青年毛润之在一师的求学之路。剧中的毛泽东并不是日后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致力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伟人毛泽东,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激情的青年学生,他奔着免收学费免收膳宿费另发津贴的单纯目的前往一师学习,立志当一名老师救国救民,并没想过往后投身革命,但在一师的学习和经历却促使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道路,最终成为了一名青年革命家,无疑一师成功的教育改变了一位学生也改变了中国。毛泽东在延安为徐特立老师祝寿时,说:“徐老不仅是教授我知识的老师,还是我革命道路上的老师嘞!”徐老是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时授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这一段话既体现毛泽东对老师的敬爱也说明一师求学对毛泽东产生了终生的影响。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开国元勋都曾赴国外求学,毛泽东却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皆在本土,因而毛分析中国形势是最为透彻的,把握中国革命方向是最为准确的。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2)

由谷智鑫饰演的青年毛泽东

《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这一条主线外,还有一条“青春”线,不仅仅是体现在毛润之、蔡和森、向警予等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上,也通过新式爱情展现给读者。“新”相对于“旧”,旧式爱情是封建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根本无法自己选择。然而《恰》这部剧中所表现的爱情或者说青年学生之间的情愫是自由的,没有封建礼教束缚的。《恰》为了表现这一点,特地将向警予、蔡和森二人的爱情之始提前了。

“始于才华”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创始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恰》中由赵冉饰演,剧中出场别具一格,江面泛舟,坐于船头,双足戏水,嘴中哼着小调,俨然是一位青春活泼的少女形象,然而她骨子里却并不是柔弱的女子。她哼唱的小调是一所学校校歌(即剧中的一师),并就最后一句“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提出反问为什么一定是男儿,女儿不行吗?当即决定要报考这所学校,由于不知道不接受女学生碰钉后,化名“向胜男”考入了一师。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3)

向警予

她与蔡和森剧中的初见是在码头,当时蔡和森由于家庭贫困不得已外出谋生,在码头擦鞋,靠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时他正在看报,看关于一师的招生,向警予走到他面前聊起了一师,才从蔡的口中知晓一师不招女学生,向为此有些气恼,骨子里的不认输使得她偏偏要撞南墙并告诉蔡一定会和他一起考一师,离开时蔡对这位奇女子流露出一丝钦佩眼光。一师考试的结果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人获得了前三,“向胜男”获得了第四。之后在周南女中的国文课上,向读到了蔡和毛的文章,独对蔡的文章打心里欣赏并将它挂在床头,发誓要赶上这个人,殊不知蔡就是她码头见过的男孩。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4)

向蔡二人的再次相见是向警予远远看到蔡还在摆摊擦皮鞋,问及原因,蔡直言了当是因为没钱,向为之佩服,并扭扭捏捏地说出想要陪蔡一起擦皮鞋的想法。说实在的认了师傅做了徒弟却还是没问名字,大抵是青春的羞涩吧!不过向却打听起蔡和森的事情,并说出了自己对蔡的欣赏,对蔡的文章大为夸赞,蔡作为当事人心里十分高兴,还差点说漏了嘴,两人拉钩不将今日之事告诉蔡,殊不知蔡就在面前。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5)

为了见到蔡和毛,向警予、陶斯咏二人托室友赵一贞的男朋友刘俊卿约见,却因为刘俊卿从中使坏,使得向陶二人对毛蔡产生了误会,直到后来陶斯咏会笔友,陶带上了向,毛带上了蔡,四个人才互相认识知晓了名字,向也才知道自己和蔡见过了两次,二人加入了毛蔡的读书会,同时他们也成为了知己。假期的一个雨夜,一群有志青年沐浴与风雨中,体会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的古训。随后向跟随蔡回到了蔡家,听起蔡讲起了家世遭遇,两人交心而谈,成为知己。后来在橘子洲头,二人表露爱意,牵手依偎欣赏着田园风光,蔡和森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天天看到橘子洲头美丽的风光,就像现在你和我。人生最美是初见,而这一次或许才是二人最怀念的初见,最干净纯粹的爱情就在这一刻表露无遗。历史上的向警予蔡和森夫妇是赴法国留学后渐渐产生感情的,二人一致反对旧式婚姻,1920年5月二人结婚,人们称之为“向蔡同盟”。虽然后来因为生活习惯不合而分开,但无论革命还是生活,二人都付出了最真挚的感情。1928年向警予牺牲,蔡和森多次发文痛悼,三年后蔡也牺牲了,悲哉壮哉!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6)

另一面陶斯咏爱上了毛泽东,却因为父亲注重门当户对而严厉训斥陶,并要求她不要与毛泽东这种穷人交往。陶斯咏为了追逐属于自己的爱情,选择了与父亲决裂,可惜的是她和毛泽东终归是两条路上的人,不可能走在一起,毛泽东最后说道:“我跟斯咏根本就是两种人,她梦想她的浪漫,我执着我的责任”。实际上剧中的毛泽东当时对杨昌济老师的女儿杨开慧产生了好感,不过杨年纪尚小,是邻家小女孩的形象,因而剧中表现点到为止。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应当始于北京。在延安是毛泽东对斯诺提及他与杨开慧的爱情时说:“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当时和他一起欣赏风景便是18岁的杨开慧,也是在冬天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恰同学少年后面(恰同学少年除了教育外)(7)

毛泽东与杨开慧

《恰》这部剧中还真是还原了“流血花轿”这一历史事件,剧中刘俊卿的女友赵一贞是有原型的,即赵五贞,因为反对父亲的包办婚姻无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在出嫁当天自杀。此事件一出整个长沙为之震动。受赵五贞之死触动很深的毛泽东先是发表了《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一文,指出“ 这事件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随后教育界、文学界人士纷纷发文,由此掀起了第一次对封建礼教的抨击,毛泽东后来更是连发9篇杂文集中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社会的黑暗,指出女子被压制不能翻身的总原因在于经济被资本主义所支配并高呼“愿率天下齐声高呼赵女士万岁”。

毛泽东、向警予、蔡和森、陶斯咏等人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同时,也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不仅仅是将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中解脱出来,还带领她们追求平等的权力与自由,女人可以接受教育,可以自由选择婚姻,同样扛枪上战场。后来人总结毛泽东所说话,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真正的女权是老革命家奋斗一生争取的,而绝非如今所谓女权运动者敲键盘的功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