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女人的爱情故事(故乡的爱一个普通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九个女人的爱情故事(故乡的爱一个普通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陈雪峰看了看眼前的男人,有四十多岁,他问:“大哥,原来这个鱼塘是一个叫何小雅的吧?”陈雪峰微笑着说:“不找人,随便转转。”当他来到何小雅当年养鱼的鱼塘时,只见鱼塘四周原先的小树都长成了大树,他站在鱼塘边向四周望了望,最细的白杨树,也有碗口那么粗。陈雪峰伸手抚摸着白杨树,放眼向远处望去,在鱼塘边,他仿佛看到了,当年他和何小雅的身影。就在陈雪峰沉浸于美好的回忆中时,一阵狗的狂吠,把他惊醒。不远处一个男人向他走了过来,男人上下打量着陈雪峰问:“你,有事吗?还是找人啊?”
题记——九十年代的苏北平原上,有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陈楼村,这个故事的主人翁——陈雪锋,就在这个小村里长大。在他高考的前夕,遭遇了父亲病逝、负债累累的家庭变故,于是让他度日如年,随后彷徨与不幸如影随形,为了家人,为了实现对所爱姑娘的承诺,他开始和命运抗争、、、、、、
一
陈雪峰离开了父亲的坟地,来到庄头,他让妹妹雪芹一家人先回去,独自一人沿着田间小路,向何小雅原来的鱼塘走去。远处的田里好多人在忙碌着,有的在整地,有的在播种春玉米,有的在喷农药、、、、、、
遇到陈雪峰认识的人,他就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
当他来到何小雅当年养鱼的鱼塘时,只见鱼塘四周原先的小树都长成了大树,他站在鱼塘边向四周望了望,最细的白杨树,也有碗口那么粗。
陈雪峰伸手抚摸着白杨树,放眼向远处望去,在鱼塘边,他仿佛看到了,当年他和何小雅的身影。
就在陈雪峰沉浸于美好的回忆中时,一阵狗的狂吠,把他惊醒。不远处一个男人向他走了过来,男人上下打量着陈雪峰问:“你,有事吗?还是找人啊?”
陈雪峰微笑着说:“不找人,随便转转。”
陈雪峰看了看眼前的男人,有四十多岁,他问:“大哥,原来这个鱼塘是一个叫何小雅的吧?”
男人来到陈雪峰身旁,递给陈雪峰一支香烟说:“是的,你和她熟悉啊?”
陈雪峰说:“谢谢,我不抽烟,我们认识。”
男人拿出打火机,点着香烟,一边抽烟,一边说:“我想想啊,大概是七年前,我从何小雅手里转租的鱼塘。”
“她和你还有联系吗?”陈雪峰转头看了看身旁的男人问
男人扭头,向一旁的大树根吐了口痰,伸手抹了一把嘴说:“她常来,前天还过来玩呢。”
雪峰笑了笑,刚想问,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这时身旁的男人,叹了口气说:“我跟你说啊,何小雅年轻时既漂亮又能干。现在不行了,她男人是个败家子,从部队带回来二十多万,前两年全让他败光了。”
“怎么败的,做生意赔了?”陈雪峰非常疑惑地看着身旁的男人问。
男人咳嗽了两声,随后说:“不是,她男人长年赌钱,不顾家。”
中年男人抽了一口烟说:“何小雅是个能吃苦的女人,前几年养蛋鸡,现在家里又开始卖柴油。”
陈雪峰,沉默了一会问:“这些树,是你的吗?”
男人说:“不是,是何小雅的,我只是转包这个鱼塘,再有两年就到期了。”
“现在养鱼效益怎么样?”陈雪峰看着男人问道。
“不好,卖鱼的价格没涨,养鱼的饲料涨了好多,现在养鱼已经没有利润了,”男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陈雪峰看了看身旁叹气的男人问:“大哥,不是本村人吧,我怎么不认识啊?”
男人笑了笑说:“我是隔壁马家村的。”
男人看了看陈雪峰问:“看老弟,不像是在家种地的老百姓啊?”
陈雪峰笑了笑说:“我在县城教书,今天周末,回老家来看看。”
“你们是有文化的人,命好啊,”男人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雪峰说。
陈雪峰笑了笑说:“种地有种地的快乐,我们也有烦恼啊,不聊了,大哥,我要回去了。”
陈雪峰说完,转身离开鱼塘,向家里走去。
二
就在陈雪峰顺着马路向北走时,遇到了在田里播种玉米的村主任马超。陈雪峰走上前去,伸出手和马超一边握手,一边说:“马叔,这些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年轻、健壮啊。”
马超笑着说:“雪峰啊,不行了,快六十岁了。”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马超看着雪峰问道。
雪峰蹲下身子,一边伸手抄了一把玉米种子,一边说:“我昨天晚上回来的,明天清明吗,给老父亲上坟,烧点纸钱。”
“应该的,”马超一边附和着,一边对他的老婆介绍说:“我给你讲过的,河南陈老师的儿子,陈雪峰啊,现在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县长服务的。”
马超的老婆,像是突然明白了,连忙说:“知道,知道,就是你当年给何书记家小雅做媒、、、、、、”
“你不要胡咧咧了,”马超赶紧打断他老婆说的话。
雪峰微笑着说:“婶,你说得是啊,当时,是我请马叔做的媒。”
马超老婆笑着说:“孩子,你现在当了大官了,小雅没这个福气啊。”
马超翻着眼睛,望着他的老婆。这时雪峰笑了笑说:“婶,我们不说这个了,都是过去的事了。”
“对,不说了,”马超老婆笑着说道。
“马叔啊,田地这么平坦,为什么不改种水稻呢?”陈雪峰非常疑惑地问道。
马超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雪峰啊,说实话,栽水稻,省事高产。可是没有水啊,你看,从柴米河引水过来,要修一条水渠,河南的地块,南高北低,水上不来。”
陈雪峰听完后,点了点头。
紧接着,陈雪峰起身,指了指四周说:“马叔,我刚才从西往东转了一圈,看了一下,发现一些排水沟,几乎淤平了,田间的生产路,也不平整,怎么,现在村里每年不组织挖沟修渠了?”
马超苦笑着说:“雪峰啊,你不常回来,现在农村工作难做啊。老百姓有吃有用,也不需要村委会做什么。种什么,怎么种,是卖,还是不卖,也都是自已做主。我们想组织,也组织不起来,老百姓也不理我们啊。”
雪峰沉默了片刻说:“马叔,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老百姓虽然富了,但也出现了好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解决,你们基层,干工作真的不容易啊。”
马超笑着说:“是啊,是啊。”
“那你们忙吧,我回去了,”雪峰说完,顺着大路向家里走去。
望着陈雪峰远去的背影,马超说:“这个小子,命好啊?”
这时,马超的老婆在一旁嘀咕说:“何小雅怎么瞎眼,嫁给那姓胡的,要是当时嫁给陈雪峰,多好啊。”
马超小声说:“你知道陈雪峰现在的老婆是谁吗?市长的女儿。”
“我的乖乖,那他就是市长的女婿了,”马超老婆睁大眼睛说。
三
第二天是清明节,又赶上川北镇逢集。吃过早饭,雪峰骑着自行车,背着母亲去赶集。到了集市后,陈雪峰将自行车放在集市南头的汽车站门前锁好,转身对母亲说:"妈,你去集市随便转转,我就不陪你去了,等会,你到自行车这里来等我。”
川北镇主街道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马路,马路南面通向县城,北面通向泗沭县,集镇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西面通向桃州县,东面通往王集乡。
陈雪峰走到“十字”路口,看到有好多人向西面派出所方向一边走,一边议论着说:“现在虽然生活富裕了,有吃有穿,但人心坏了,一个娘能养活几个孩子,几个孩子养活不了一个老娘。”
“对那些不养老人的儿女,派出所就应该把他们抓起来。”
“现在这些当官的,哪里还问这事啊,都忙着升官发财呢。”
、、、、、、
陈雪峰也跟着大家向座落在集市西面的派出所走去,在派出所的大门外,只见一位老奶奶,躺在平板车上,满头白发。她的身旁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面对着看热闹的人群说:“这个老人是我的婶子,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家庭多很富裕,就是没有人愿意养我婶子。没办法,婶子让我拖着她来找派出所,派出所现在也没有人理我们,大家伙,给我婶子评评理吧。”
这时,有几个老百姓在大门口喊:“有困难,找警察,这件事,你们凭什么不问啊?”
“应该把她儿子,女儿抓来,好好教育一下。”
、、、、、、
就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一个警察从屋里走了出来,对围观的老百姓说:“大家,都赶紧散了,不要起哄。”
随后走到老人的平板车前,对中年男人说:“这事不在我们派出所工作范围内,你们这个属于家庭矛盾,去镇里的司法所,请他们处理。”
警察说完,对着还不愿散开的老百姓说:“大家伙,快散了,再不走,以你们扰乱公共秩序,给你们抓起来。”
老百姓一听说要抓人,不一会自动就散开了。
这时中年男人,低头和老人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随后拉着老人又去了镇政府大门东面的镇司法所。
司法所里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问明情况后,对中年男人说:“老人养老问题,你应该去民政部门找,我们司法所不负责这一块。”
随后,中年男人弯腿蹲了下来,点燃一支烟,一声不吭地抽着。等烟抽完了,中年男人,起身后,对她婶子说:“我再拉你到民政去看看,”说完,就拉着平板车离开了镇司法所。
陈雪峰望着消失在人群中的老人和平板车,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阵响亮的敲锣声,由远及近,向镇政府大门走了过来。赶集的人群,听到锣声,都向镇政府大门围拢了上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