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从这些角度出发去看导演,我们能看到李安虽讽刺传统礼教,但却是站在时代递进的角度上以温和的方式来表现,并坚信这种不合理的传统婚姻观终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走向灭亡。其中起关键刺激作用的,便是赛门这一美国人代表的人物形象。《喜宴》中这些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看似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以及“假结婚”的喜剧设定,整体上却戏里戏外都处处暗含着讽刺。而最后父亲在机场过安检时的举手动作,又象征着父亲(传统礼教)对文明递进的妥协和放手。他曾经是个遵守教条规则的军人,也是在传统婚姻观念下遵守父母安排而和妻子结婚。无论是他的经历,还是由来已久的对婚姻的看法,他都坚持遵守传统。电影一开始提到他“抱孙子”的执念便是这一传统观念中的明证,“续香火”不仅意味着他对儿子畸形的爱,更是对传宗接代这一传统教条的固执。此外,无论是父亲走路时的动作,与儿子之外的人的对话,对老下属主动安排宴席的毫不推辞,以及因为懂英文得知被儿子欺

《喜宴》上映于1993年,是李安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且李安还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喜宴》可谓李安早期的“闪光时刻”。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1)

他用一场“三角恋”的假结婚,以及喜剧的情节推进方式,在整体上对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进行了讽刺。豆瓣有个短评对整部电影剧情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台湾(角色高伟同)跟大陆(角色顾威威)假结婚,其实在跟美国(角色赛门)搞同性恋。当然,这个评价包含一些夸张的政治隐喻,我并不想从这个角度去谈。

透过短评看剧情,《喜宴》对当时中国传统婚姻观的确暗含着深刻讽刺——台湾儿子都选择自由恋爱了,而台湾儿子的父母(大陆)却还是守着传统。电影中的大陆女孩顾威威为了得到绿卡接受了假结婚,而在教堂进行简单婚礼时表现出的不情愿与后来婚宴中表现的兴奋所呈现的落差,刻画出她尽管生活在美国却仍然渴望中国传统结婚方式的形象,这一形象刻画加深了这种讽刺。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2)

而其中最为讽刺的,便是郎雄饰演的父亲这一角色。

他曾经是个遵守教条规则的军人,也是在传统婚姻观念下遵守父母安排而和妻子结婚。无论是他的经历,还是由来已久的对婚姻的看法,他都坚持遵守传统。电影一开始提到他“抱孙子”的执念便是这一传统观念中的明证,“续香火”不仅意味着他对儿子畸形的爱,更是对传宗接代这一传统教条的固执。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3)

此外,无论是父亲走路时的动作,与儿子之外的人的对话,对老下属主动安排宴席的毫不推辞,以及因为懂英文得知被儿子欺骗依然为了“抱孙子”的目的而选择沉默等设定,都处处刻画着他“装模作样”的形象。虽说父亲突然会说英文的戏码安排得有些突然,在情节递进上显得生硬,但也因为这个剧情上的生硬将父亲这个人物“装模做样”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4)

这一方面在婚姻观念上讽刺着父亲为遵守旧制以及满足个人执念而忽视儿子对女孩造成的伤害,一方面也在意识形态上讽刺着传统中国在传统道德伦理上的“假大空”。而李安在婚宴上客串时,面对美国人对婚宴中中国人的疯狂行为的不理解,说出的那句“让你们见识一下中国人五千年的性压抑”更是对中国传统礼教的彻底讽刺。

《喜宴》中这些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看似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以及“假结婚”的喜剧设定,整体上却戏里戏外都处处暗含着讽刺。而最后父亲在机场过安检时的举手动作,又象征着父亲(传统礼教)对文明递进的妥协和放手。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5)

从这些角度出发去看导演,我们能看到李安虽讽刺传统礼教,但却是站在时代递进的角度上以温和的方式来表现,并坚信这种不合理的传统婚姻观终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走向灭亡。其中起关键刺激作用的,便是赛门这一美国人代表的人物形象。

尽管是同性恋,但赛门对爱情的耐心、专一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用同性恋这一在当时美国也不受主流待见的剧情安排极端地打破了父亲,甚至在他之外的中国人(包括中国观众)对美国人主张自由开放的刻板印象——他们或许在其它方面的确自由开放,对爱情却是真诚专一。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6)

从李安的角度出发,我不由想起另一个当代中国导演——张艺谋。

在《喜宴》之前,他的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菊豆》都深刻地对中国传统礼教进行了反思和揭露,但或许是因为身处内陆,且依然受制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张艺谋的这些作品中总是以“揭露并撕碎,绝望并毁灭”的处理方式来表达他在内的当代人对传统礼教的愤怒,抑或试图通过强烈的戏剧张力来刺激中国观众反思。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7)

《菊豆》剧照

当然,无论李安和张艺谋的作品是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电影内核,就电影品质方面,他们都担得起“大师导演”的称号。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李安在台湾受西方影响或许比张艺谋在中国多,他的大多作品都加入了西方元素,也就表现出更开阔的视角,因而电影最终的受众似乎也更能“内外通吃”。但就电影品质以及文化输出而言,我认为张艺谋的作品并不输于李安,而且就中国文化输出来讲,张艺谋作为“根正苗红”的中国导演,甚至多过李安。

同性结婚属无效婚姻吗(假结婚是为了掩盖同性恋)(8)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也无意对二人进行高下比较。作为影迷,两位导演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与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比较,我更倾向于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理解作品。

具体来说,《喜宴》作为李安的第二部作品,几个主角中除顾威威的演员台词功底欠佳,表演显得刻意之外,其他的演员都表现得非常好,至于群众演员,就表现平平了。剪辑方面没有突出的地方,但整体流畅自然。此外,喜剧的形式在观感上占优势,而且桥段设计也合理,很好的掩饰了一些演员表演的缺陷。

总体来说,《喜宴》在思想内核上属于上乘,但其他方面只能说完成度不错,是一部值得花一个多小时去看的作品。


《大红灯笼高高挂》:看完这部电影后,彻底迷上张艺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