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直接大刀阔斧地将这些故事,作出了大面积改编,老乐之所以说作者,而非罗贯中,就是因为这些改编,可能还是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干的,毕竟我们如今看到的小说,基本都是他们加工过的版本。最终才有了貂蝉不怕吕布挨扎,吕布也不在乎貂蝉她干爸这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坐实吕布这种无脑猥琐之辈,配不上貂蝉的逻辑。小说侃完了,最后该说说这一回对咱们的生活,能带来哪些借鉴和帮助了。很简单,不管是貂蝉还是严氏,她们总有一个人要为吕布的失败承担一部分责任,但问题是,这些能怪人家做妻子的吗?归根结底,不还是吕布齐家无方吗?老祖宗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咱们普通人,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基本没有,但修身是人人能做到的吧?不修身,拿什么齐家?不齐家,拿什么干成更大的事业?都像吕布那样,再有力气,没有修养,最后也难免失败。那么,怎么修身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多看书,少打游戏——很多父母就

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咱们继续侃三国,品生活。已经侃到第十四回了,从这里开始,曹操正式迎驾许都,刘备也得到了徐州,三国大佬们可以正儿八经登台唱戏了。只有一个前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还需要解决,那就是吕布。所以在这一回中,吕布投靠刘备,刘备大方接纳,双方各种虚与委蛇之后,还是由吕布占据了徐州,刘备也没说往回要。关于这一点,老乐此前分析过,刘备这个小工程队的头目,还接不下徐州这么大的盘子,给吕布正好。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1)

吕布得到徐州的过程,是因为张飞打了曹豹,也就是吕布的老丈人,这才逼得吕布要为岳父报仇,打跑了张飞。为此,毛批三国说吕布是怕老婆的,也是不爱貂蝉的,否则的话,王允也算是吕布的岳父,面对着李傕郭汜的强势,王允自尽,吕布却只能逃命,不敢给那位老丈人报仇,不还是对貂蝉没感情吗?这也印证了此前貂蝉在连环计中的表现,根本不在乎董卓能不能用戟扎坏吕布。总之,在毛批三国中,吕布和貂蝉的确看不出任何浓情蜜意,他俩“好”,充其量算是一些本能驱使。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2)

不仅仅是曹豹的例子证明吕布对貂蝉没有感情,还有后来被曹操和刘备联手包围的时候,妻子严氏不让他和陈宫分兵,结果导致孤立无援的结果,老乐之前在介绍貂蝉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些,这个锅得严氏背。可见,吕布对严氏言听计从,为了曹氏也要为曹豹强出头,唯独不在乎貂蝉,直接说明吕温侯这三房妻妾中,最不受重视的,就是貂蝉。所以貂蝉离开吕布,也顺理成章吧?但是,为什么在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影视娱乐作品中,吕布和貂蝉的故事那么凄美动人呢?没办法,这对美女猛男的影响力太大,如果不好好说他们的故事,受众不买账。可是,《三国演义》偏偏要棒打鸳鸯,让他们彼此之间,显得一点感情都没有。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3)

因为按照最原始的三国故事,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根本看不出貂蝉的伟大与隐忍,更谈不上功劳,反而一副自私自利的小女人形象。在平话中,吕布和貂蝉是原配夫妻,因为乱世分开,貂蝉被王允所救,王允一听貂蝉来头不小,就请她实施连环计,挑拨吕布和董卓的关系,貂蝉竟然答应了,这是爱吕布吗?而计策执行的过程也很不合理,因为吕布和貂蝉是需要在王允府上重逢的,人家当然要夫妻团聚,可是王允横扒拉竖挡着,借口说要找黄道吉日,这不多此一举吗?但吕布竟然同意了,是不是更显脑子有问题?接下来自然是貂蝉主动投怀送抱给董卓,根本不管吕布头上的颜色,这是什么行为?当然,董卓被解决后,这俩人总算破镜重圆了,但在徐州,貂蝉处处阻碍陈宫的建议,成为了吕布失败的一大祸根。这么看,《三国演义》不让严氏背锅,行吗?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4)

所以,《三国演义》的作者直接大刀阔斧地将这些故事,作出了大面积改编,老乐之所以说作者,而非罗贯中,就是因为这些改编,可能还是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干的,毕竟我们如今看到的小说,基本都是他们加工过的版本。最终才有了貂蝉不怕吕布挨扎,吕布也不在乎貂蝉她干爸这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坐实吕布这种无脑猥琐之辈,配不上貂蝉的逻辑。

吕布貂蝉秀恩爱的故事(吕布和貂蝉本是原配夫妻)(5)

小说侃完了,最后该说说这一回对咱们的生活,能带来哪些借鉴和帮助了。很简单,不管是貂蝉还是严氏,她们总有一个人要为吕布的失败承担一部分责任,但问题是,这些能怪人家做妻子的吗?归根结底,不还是吕布齐家无方吗?老祖宗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咱们普通人,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基本没有,但修身是人人能做到的吧?不修身,拿什么齐家?不齐家,拿什么干成更大的事业?都像吕布那样,再有力气,没有修养,最后也难免失败。那么,怎么修身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多看书,少打游戏——很多父母就知道让孩子学《三字经》,自己却该干啥干啥,没有言传身教,有用吗?孩子学完《三字经》都能知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咱当父母的更应该明白,想上进,啥时候都不晚,千万别让孩子给笑话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