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他还是我孙子呢,这样包没事,老一辈的经验错不了”婆婆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小陈生气和婆婆理论。婆婆也生气,一会婆婆抱着孙子回自己房间了。小陈气得直掉泪,自己的孩子自己还做不了主了。“妈,真的不好,再说了这是我儿子,我不想这样包”“嗨,没事的,放心吧,我们过去都是这样包孩子的,这样做孩子腿型好,直溜的,长大肯定是又长又直”“妈,现在讲究科学育儿,不提倡给宝宝包成这样的,再说腿型和你包这样,没有多大关系的。”“怎么没有关系,你看你老公,我儿子,小时候我也这样包的,腿多直的,别尽信那些书了,我们实际经验比你看的书强。”

小陈前不久如愿生下一枚大胖小子,全家人高兴坏了。小陈也是初次当妈,对孩子的事情特别用心,看育儿资料,学习科学育儿。婆婆呢,喜得宝贝大孙子,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对小陈是悉心照顾,对孙子更是贴心看护。

从医院回到家来。早上小陈一觉醒来,发现她的宝贝儿子,被婆婆绑胳膊,绑腿,把儿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包成“蜡烛包”。

小陈看了育儿书上说,小婴儿不能打“蜡烛包”,对宝宝的发育不好,绑的紧了,小宝宝又不会说话,疼了痛了,不会表达。晚上睡觉不打开,家人又没有及时发现,万一发生肢体缺血,对宝宝很不好。小陈想婆婆也是好心办坏事吧,对婆婆客客气气的说。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1)

“妈,孩子还小,不能这样包的”

“嗨,没事的,放心吧,我们过去都是这样包孩子的,这样做孩子腿型好,直溜的,长大肯定是又长又直”

“妈,现在讲究科学育儿,不提倡给宝宝包成这样的,再说腿型和你包这样,没有多大关系的。”

“怎么没有关系,你看你老公,我儿子,小时候我也这样包的,腿多直的,别尽信那些书了,我们实际经验比你看的书强。”

“妈,真的不好,再说了这是我儿子,我不想这样包”

“他还是我孙子呢,这样包没事,老一辈的经验错不了”婆婆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小陈生气和婆婆理论。婆婆也生气,一会婆婆抱着孙子回自己房间了。小陈气得直掉泪,自己的孩子自己还做不了主了。

老公回来后左右为难,于是就带孩子去看医生了。听听医生怎么说的?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2)

到底能不能给宝宝包"蜡烛包”?为什么大家提到“蜡烛包”就谈虎色变,认为就是百害而无一利呢?儿科医生这样说:

蜡烛包,不是不可以,但是有条件,而且襁褓包裹孩子不是说为了腿型好。

襁褓包裹孩子,对于2个月以内的孩子,如果家里有专人看护,包裹合适,是有助于孩子的安抚,并促进宝宝睡眠的。

大家都知道,小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被包裹,出生后离开妈妈,安全感降低,而襁褓包裹孩子,刚好给孩子安全感,模仿在妈妈子宫里的方式,孩子就不会特别哭闹。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3)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襁褓包裹孩子要有方法有策略:

1 包裹孩子时候,上肢是可以固定的,但是不能包裹的太紧,要保证孩子和包被之间能够放入成人的2-3根手指的距离。

包带要宽松些,不要把孩子绑得太紧,束缚住孩子。宁可孩子活动,带子松掉,也不能用力嘞着孩子。

若是太用力嘞着孩子,血液流通不畅,严重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所以千万要当心。

2包裹孩子,不能裹住下肢,要保证孩子可以自由活动。目的是降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风险。

3一定要家人看护,包裹孩子若是俯卧,注意宝宝,不要让包被阻碍孩子的呼吸,严重会导致婴儿猝死。一定要包裹孩子的同时,保证孩子仰卧。

4 孩子2个月后开始活动量增加,增多,这个时候就不要给宝宝包裹了,也没有必要包着襁褓睡觉了。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4)

蜡烛包对孩子的腿型有好处吗?没有任何关系

期望孩子有双笔直的腿型,但是绑腿确实是误区。

孩子刚出生,由于在妈妈的子宫里狭小空间,压迫导致,我们看见的是像青蛙样的,有点“O”型,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需要去把孩子的双腿拉直然后用布带捆好。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的腿在后天,慢慢成长,会变直的。除非是病理性的,或者佝偻病,遗传等需要医学治疗。一般情况下都是无需治疗的,绑腿让腿变得又长又直,只是一种个人理解的误区而已。

“蜡烛包”没那么可怕,2个月前,掌握正确方法可以给宝宝包,之后就无需包了。但是切记,在家绑腿对于宝宝的腿型起不到什么作用,想法,方法不当会导致宝宝髋关节脱位,严重会造成肢体缺血,皮肤软组织损伤。

婆婆把三岁小孩锁在屋里:婆媳把孩子包成(5)

我是豆小米妈妈说,愿和大家一起学习育儿知识,育儿路上我们一起进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