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老城一路改造,衢州正在进行中
衢州老城一路改造,衢州正在进行中“这个床边扶手最近真的帮了我大忙,要不是装了这个扶手,我在床上爬都爬不起来。”记者走进王来贵家,他刚刚拉着床边扶手坐直身子。来自山西的王来贵在30岁不到的时候出过车祸,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他的妻子是衢州人,因为患小儿麻痹症,也是肢体二级残疾。受制于身体机能,夫妻俩几乎不出门。徐炜 制图衢州在对哪些人进行适老化改造?目前已经改造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衢州的适老化改造现场,看看具体情况吧。一个扶手解决了起床难题8月23日,记者走进柯城区衢化街道滨二村社区滨二小区,在69岁的王来贵家门口,看到一个写着“柯城区2021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项目”字样的蓝色小牌,牌上有王来贵的名字,还有一个二维码。拿出手机一扫,就能看到王来贵家改造后的情况:共有墙上的一字扶手、厨房的电路改造、马桶边的可拆卸扶手、床边扶手等17项改造项目,新增了助行器、适老扶手椅、高靠背轮椅等。据介绍,今年所有进行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毛慧娟 见习记者 王婷婷 通讯员 赵雨佳 方金 梅妍萍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57.92万人,老龄化程度居全省之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也意味着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约97%的老年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0年起,省、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截至记者发稿时,适老化改造已惠及我市2272户老年人家庭。
衢州在对哪些人进行适老化改造?目前已经改造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衢州的适老化改造现场,看看具体情况吧。
一个扶手解决了起床难题
8月23日,记者走进柯城区衢化街道滨二村社区滨二小区,在69岁的王来贵家门口,看到一个写着“柯城区2021年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项目”字样的蓝色小牌,牌上有王来贵的名字,还有一个二维码。拿出手机一扫,就能看到王来贵家改造后的情况:共有墙上的一字扶手、厨房的电路改造、马桶边的可拆卸扶手、床边扶手等17项改造项目,新增了助行器、适老扶手椅、高靠背轮椅等。据介绍,今年所有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门口都有这样一个二维码。
徐炜 制图
“这个床边扶手最近真的帮了我大忙,要不是装了这个扶手,我在床上爬都爬不起来。”记者走进王来贵家,他刚刚拉着床边扶手坐直身子。来自山西的王来贵在30岁不到的时候出过车祸,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他的妻子是衢州人,因为患小儿麻痹症,也是肢体二级残疾。受制于身体机能,夫妻俩几乎不出门。
“现在家里除了我们夫妻俩,还有一个9岁的外孙女。以前我的脚还有点力气,但前段时间不小心摔了一跤,脚就没力气了。要不是政府派人帮我装了这些装置,特别是这个床边扶手,我就得天天躺着,我老婆也没有力气扶我起来。”王来贵跟记者讲述起家中进行的各种适老化改造和新添的设备。
王来贵家的适老化改造,总共花费了多少钱呢?“这个是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他们自己是不用出钱的。不过,如果按照中标价格来算,包括高靠背轮椅、防褥疮充气床垫等物品,以及人工成本,大概要8000元。”负责柯城区适老化改造的上海佳年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姜华介绍。
“你一般都在家的吧,我们会抓紧安排工作人员把适老餐桌给你搬到家里来。”走进同样住在滨二小区的方桂仙家里,衢化街道的民政助理员王胜华就发现一个改造“未到位的点”。方桂仙是失独老人,适老化改造后卫生间新装的洗澡椅,最让她满意。“以前我都搬木凳子进来,不小心还会滑倒,有了洗澡椅,安全多了。他们还给我刷了墙面,装了感应小夜灯,感觉方便了很多。”
王来贵家庭和方桂仙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是我市全力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的缩影。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从2020年启动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将低保户中的优抚对象、重度失能及半失能老人、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列入重点保障对象。通过村(社区)排查摸底,上报乡镇(街道),再由县(市、区)民政局汇总,然后引入第三方入户评估并填写评估表,对适合改造并有改造需求的家庭制定改造方案,最后由县(市、区)民政局审核并确定改造对象。
2021年,我市进一步扩大了实施范围,将“三老”人员(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纳入实施对象,充分发挥适老化改造工程的作用。
一个按钮可以让老人得到及时救助
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我市的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5个方面,对困难老年人家庭住宅的地面、墙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进行施工改造,从而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邵樟明床头新装的紧急呼叫器。 记者 毛慧娟 摄
“哎呀,你们又来了啊!真是辛苦你们了!帮我家改得很好。”8月23日下午,在负责适老化改造的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衢江区浮石街道姜家坞村的老党员邵樟明家,邵家老两口一看到工作人员就热情地打招呼。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到他们家了。”上海佳年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监张磊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今年衢江区和柯城区全部520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都是一户一个方案。具体改造时,他们会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住环境进行专业评估,包括个人能力评估、室内环境评估和辅具配置评估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进行“一户一方案一改造”。“每家的条件不一样,每家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必须跟户主进行协商,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再给出改造方案。”
今年87岁的邵樟明和82岁的妻子吴水珍住在一起。作为一名在1956年就入党的老党员,邵樟明这次也成为适老化改造的对象。“我们给他们新建了厕所隔墙,并安装了马桶和靠墙扶手;针对屋顶漏水情况,新铺设了吊顶,重新安装了电灯;厨房里原来有陈旧的木质家具,存在火灾隐患,我们给换成了不锈钢材质。”张磊说,通过这些改造,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我们以前就用简易的屎桶,每天还得拿到地里倒掉,再进行洗刷,现在真的方便多了,要感谢党和政府。”采访过程中,两位老人一直在表示感谢。“他们工作人员也辛苦的。我记得当时装马桶的时候,他们费了好大劲。当天下大雨,他们全身淋湿了还在做。”
在两位老人家的床头,记者还看到了一个中间有红色“SOS”字样按钮的白色小方盒。“这是紧急呼叫器。此次衢江区260户改造家庭中,有240户家庭安装了紧急呼叫器。按照我们的设计,万一老人家碰上什么紧急的事情,就可以按这个按钮,相关信息就会发送给老人家的子女等第一联系人,以及我们的后方平台。此外,我们还在243户家庭的门上安装了门磁开关,如果监测到老人家长时间没有出入,也会向后台自动报警。”张磊说,在此次改造中,增加了智能网络技术的运用,安装了智能监测设备、物联网门磁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燃气监测报警器等,畅通适老化改造家庭与子女亲属、为老服务组织的信息连接。目前该服务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一个目标存量用户明年全部完成改造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在不断增多。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既能对健康老人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其受伤、生病等风险,又能改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节约家庭和社会照料成本,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高兴得很,以前那么苦,现在还能这样享福。政府帮我把房子修得好好的,灯光亮亮的,生活方便得很。”80多岁的衢江区樟潭街道前程村村民留秀香是个独居老人。墙面粉刷、室内灯具更换、卫生间翻新,还增设了马桶、淋浴房扶手等设施,一系列改造让老人家乐开了花。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将重点对象家庭改造费用纳入政府补贴范围,明确各地可统筹公益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各地养老服务事业经费用于重点对象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落实资金保障。在改造标准方面,最低6000元/户,各县(市、区)根据实际适当上浮。其中柯城区、常山县标准从去年的6000元/户提升到7000元/户,衢江区提升到7500元/户。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下达任务数1200户,截至8月20日,全市已完成1692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了省、市政府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41%;其中“三老”人员家庭适老化改造已于7月1日前全部完工。
目前,全市民政部门正在全力推进今年改造项目的后期收尾和建档工作。“接下去我们还会不定期入户抽查改造情况,询问被改造家庭的意见、建议,同时继续摸排合适改造对象。”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志平表示,我市将继续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全市所有存量的适老化改造用户2000多户,争取在明年国庆节前全部完成改造。”
链接
“适老化”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个概念源于建筑环境领域,在现有的概念中,“适老化设计”是指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
类比在信息技术领域,同样的,产品的“适老化”仍然是要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心理状态、认知水平、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特点,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功能设计及应用服务,让老年用户可以和其他用户一样平等、便捷地使用智能技术产品。
在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与“适老化”经常一起出现的词语是“无障碍”。
“适老化”需要综合施策
适老化改造绝不是为了应对“银发潮”被动地去缝缝补补,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且深远,我们应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理解和开展这项工作。
一是提高基础设施适老化水平。国家卫健委等机构发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显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我们应对老年人居家、社区和公共场所等各种环境,特别是老年人高频接触的那些生活场景,比如医院、公园、公交站等,加快适老化改造。
二是提高科技产品的适老化水平。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非年轻人的专属,不能让老年人陷入“数字鸿沟”。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在加强政策监管和支持外,还应引导相关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我国已有2.54亿老年人口,正步入老年人门槛的“60后”中,愿意“尝鲜”“追新”者不在少数,这是多么巨大的一块市场蛋糕!
三是在社会治理中多些适老化思维。要把老龄化当作“普遍”“常态”“长远”的问题去看,将适老化观念融入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更多政策思路中,为老年人乐享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据人民日报
浙江开展智能技术适老化改造
记者获悉,近日浙江省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探索和推行无感亮码做法,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社保卡(市民卡)等集成应用,并支持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
目标到2021年底前,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完善。到2022年底前,全社会共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根据《方案》,浙江将进一步优化“健康码”管理,探索和推行无感亮码做法,并完善“健康码”家人代办和工作人员代查机制,为老年人使用“健康码”提供便利。提出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便利老年人跨省流动。
针对就医难题,浙江将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加大门诊号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往返医院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代寄检查检验报告等服务。
与此同时,浙江将优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操作流程,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结合,全面启动“医后付”,探索实施子女与老年人共享模式。完善方便老年患者和陪护人员出院结算服务机制,推动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市民卡)等多介质办理就医购药服务,鼓励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
在日常健康管理方面,浙江提出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由家庭签约医生、家人和有关市场主体等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咨询指导、药品配送等服务;推进“互联网 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实施老年智慧健康管理,对高龄、独居、失能等重点人群开展基本健康状况动态监测。
为保障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消费便利,《方案》提到浙江将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继续发行公交电子实体老年卡,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等乘车方式,并在城市公交站点新增公交线路电子显示牌200个,新增或优化社区微循环公交线路100条。
浙江还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开展手机应用适老化改造,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文体中心、医院等场所设置出租汽车候客点、临时停靠点,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在各类客运场站及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至少保留一个人工售票窗口,自助售票等服务终端安排服务人员提供引导和咨询服务。
此外为保障老年人日常消费便利,浙江提出应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应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充分保障公众支付方式选择权,杜绝拒收人民币现金情况。
《方案》还提到,该省将鼓励市场主体发展老年人专属的网络购物平台,指导金融机构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频金融场景,打造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等适老手机支付应用,提升智慧化金融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在智能终端方面,浙江将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鼓励企业开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开发和行业应用,支持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鼓励智能终端产品普及语音控制功能,确保老年人可通过语音方式实现便捷化操作。
据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自【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