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海珠区——“市区最大赢家之一”。19号线、26号线两条重磅线路的入围,无疑是海珠区的最大福音!19号线能将人口密度极大、常年缺乏地铁覆盖的江海大道沿线纳入地铁覆盖版图,同时为将要完整投用的琶洲西区CBD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服务;26号线则沿广州大道南走廊行进,能够覆盖墩和、园艺场、上涌片区,为海珠湾片区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3号线客村、大塘及沥滘站的客流压力。而广佛线东延段,则将为长期困扰于不便交通条件的南洲路沿线居民带来轨交服务。荔湾区——惨遭“挂零”。与越秀区一样,荔湾区面积亦较小,在建线路(10号线、11号线、22号线后通段)全部建成后,荔湾区大部分区域亦已有地铁覆盖;同时,十四五期间荔湾在建轨道交通项目较多,而经过荔湾老城区的芳白城际(22号线北延段)也即将开工,对区内交通运作、市政管理形成一定压力。因此,本次“十四五新线”中没有经过荔湾区的地铁线,似乎也可以理解。在广州

10月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终于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广州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也是随之出炉!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1)

本次入围“十四五”策划新线共9条(段),里程共计245.7km。整体而言,本次公布的“项目包”在市区线与郊区线的配比上达到了平衡,摆脱了广州地铁建设自二期以来连续两期的市区郊区线配比失衡的问题,值得赞赏。

在这些线路中,市区线包括有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一期、26号线一期等线路,其中19号线、26号线是绝对的重量级线路;而郊区线方面,也有6号线东延段、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多条备受期待的线路入围。

除此之外,两条市域快线——22号线南延段与37号线一期,本次也成功入选。它们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蕉门、老萝岗、知识城与广州市区的时空距离,也将使广州地铁的版图拓展至东莞市南部,“轨道上的大湾区”又将再迈出坚实的一步。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2)

在广州市11区的各区分布上,“十四五”策划新线也尽可能做到了雨露均沾。各区本次在地铁方面的收益情况如何?这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不妨让我们来逐个看看。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3)

天河区——“市区最大赢家”成功“查缺补漏”。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作为两条最强覆盖线,一举覆盖岑村、汇景新城、广氮新城、珠吉岐山四大地铁空洞,大幅提升了天河区广园快速路北侧地铁线路密度,使全区地铁覆盖情况不再“贫富悬殊”。此外,26号线、37号线也作为“附赠品”穿过了天河区,虽对天河区的地铁覆盖提升不大,但26号线能够大幅缓解3号线的客流压力、提升CBD地区的交通服务品质,37号线也能快速辐射广州东北片区。因此,两线将能进一步提升天河区在广州市的中心度与首位度。

越秀区——稍显“寒酸”。仅有26号线擦肩而过,但26号线能促进五羊新城的旧改,对于越秀区而言也有得益。不过考虑到越秀区面积较小,且地铁建设较早,待在建线路(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全部建成后,越秀区全区已基本实现周全的地铁覆盖,对新线的需求相对不迫切。未来规划中,经过越秀区的地铁新线也将不会太多。

荔湾区——惨遭“挂零”。与越秀区一样,荔湾区面积亦较小,在建线路(10号线、11号线、22号线后通段)全部建成后,荔湾区大部分区域亦已有地铁覆盖;同时,十四五期间荔湾在建轨道交通项目较多,而经过荔湾老城区的芳白城际(22号线北延段)也即将开工,对区内交通运作、市政管理形成一定压力。因此,本次“十四五新线”中没有经过荔湾区的地铁线,似乎也可以理解。

海珠区——“市区最大赢家之一”。19号线、26号线两条重磅线路的入围,无疑是海珠区的最大福音!19号线能将人口密度极大、常年缺乏地铁覆盖的江海大道沿线纳入地铁覆盖版图,同时为将要完整投用的琶洲西区CBD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服务;26号线则沿广州大道南走廊行进,能够覆盖墩和、园艺场、上涌片区,为海珠湾片区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3号线客村、大塘及沥滘站的客流压力。而广佛线东延段,则将为长期困扰于不便交通条件的南洲路沿线居民带来轨交服务。

19号线、26号线一左一右两大“护法”,构成横穿海珠区的两竖,为3号线保驾护航;它们也将与佛穗莞城际(28号线)一道,完善海珠的地铁线网架构。稍显遗憾的是,19号线一期在龙潭村戛然而止,若能继续往南延伸一段,接驳至广佛线东延段上,那海珠区本期的线网布置将会更为完善。

白云区——“独苗”担大旗。本次项目名单中,经过白云区的新线仅有26号线。虽说仅此一条,但也足以使白云东部人民欢欣鼓舞。26号线首度覆盖了沙太南、南湖游乐园、大源南、大源北等白云区的连串地铁空洞;同时,26号线接入14号线太和站、3号线同和站,将为14号线沿线居民提供又一直达市中心的选择,同时也能为3号线的嘉禾望岗、同和站大幅减压。

如果白云区能最终在“四期规划”收获26号线,搭配三期修编(8号线北延段、24号线)、城际(广花城际、芳白城际,即18号线、22号线北延段)的四条线路,将完成对白云区主要片区的初步覆盖。未来白云区规划的地铁线,将更多以串联加密作用为主。考虑到白云近期待建和在建的线路较多,26号线如能成功获批,将锦上添花,显得恰到好处。

番禺区——“独苗”担大旗。和白云区一样,番禺区的大段新线仅有26号线(22号线南延段仅一小段),但也绝对值得番禺居民期待。26号线番禺段沿富石路、市广路南行,能大幅加密洛浦、大石两个番禺居住人口最多的街道的地铁覆盖,同时能够覆盖大罗、小平、沙湾等地铁空洞。可以预见,26号线未来将有效减轻3号线番禺段的客流压力。

南沙区——毫无疑问的“全市最大赢家”。此次入围的三条地铁的15号线一期、22号线南延段、26号线,均是南沙期盼已久的地铁线路。15号线作为跨南沙明珠湾的环线(一期为东北大半环,暂不实施横沥-万顷沙与18号线并行区段),将一举串联起蕉门城区、南沙客运港与灵山岛尖、横沥岛和南沙站等重点发展片区,服务进港大道成熟片区的需求,意义极其重大;22号线南延段作为市域快线,能够拉近蕉门城区与市区的时空距离,同时还将跨过伶仃洋、延伸至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与长安镇区,构建起跨湾区两岸的首条市域铁路通道,进一步提升南沙在大湾区的中心度,促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黄埔区——喜提“王炸级”新线,成为全市第二大赢家。37号线是黄埔区的绝对重磅新线,从广州东站起,一路快速串联了黄埔站、萝岗片区、知识城三大黄埔重点发展片区,是黄埔区的市域南北轴线,堪称“连珠串玉”;而6号线则将自香雪继续向东,覆盖云埔片区。此外,19号线作为给黄埔区的“赠品”,亦将接入黄埔站,拓展新高铁站的辐射范围,给周边片区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增城区——赢家。备受关注的16号线终于入局。而16号线荔城段能率先入局,推测主要是因为该段可作为在建广汕高铁增城(南)站的交通配套,应早日投用。

花都区——“挂零”,全市最大输家。本次十四五策划新线,花都区没有新线入围。9号线西延段被10号线东延段替代(从错别字就可以看出来,文件里的“西”和“飞”没改)。花都作为一个人口大区,竟然喜提零蛋,可以看出花都和黄埔南沙比,政治地位还是低了点,本来已经上规划的9号线西延段竟然临时被10号线给替换了,可以说花都成了全市最大输家。

从化区——“挂零”。本次十四五策划新线,从化区没有新线入围,应是考虑到从化区的人口、经济体量不足以支撑多条地铁线路,且已运营的14号线已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需求;未来37号线将北延至从化区的赤草、东风、良口,不过目前该段建设必要性较低,“四期规划”为时尚早。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4)

广州十四五交通规划主旨:

一、面向全球,提升综合门户枢纽能级

(一)高水平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全面提升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机场群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加快航空枢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提升枢纽能级。

(1)加快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成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第四、第五跑道,第三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建设。至 2025 年建成具备 5 条跑道、3 个航站楼一流门户枢纽机场,实现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能力突破 1 亿人次。(2)谋划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多机场体系,引领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发展。(3)结合城市应急、旅游等需求,规划建设南沙、黄埔、从化等通用机场,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

——完善机场的集疏运体系,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推动机场 30 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 小时通达珠

三角城市、3 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1)规划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形成高效便捷的多层次空铁联运系统。在 T3 航站楼设置白云机场高铁站,正线引入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和广河高铁,构建白云机场辐射南北、联通东西的“十字交叉”对外高速铁路通道。(2)T1、T2、T3航站楼分别设站,将穗深城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段)、广佛环线(广州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串联引入白云机场。(3)新增规划引入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进一步完善白云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间的快速轨道通道。(4)围绕白云机场,构建以“井”字形高速公路为骨干7,普通道路为支撑,结构合理、衔接紧密的道路网络。(5)完善机场内部交通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实现陆侧与空侧以及各航站楼之间的便捷衔接。

——积极拓展航线,构建快速通达的航线网络。优化空中网络,大力开拓国内、国际航线,拓展通达欧美、澳非及南美等地区的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构筑高效通达、畅行全球的航线网络。扶持基地航空公司加快机队扩容和结构优化,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广州发展,加密白云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全面增强白云机场国际竞争力。

——改善白云国际机场空域条件,争取空域资源提升运能。开展空域资源优化研究,争取珠三角航路航线结构和广州终端空域结构整体优化。加快推动白云国际机场空域军航限制释放,完成空军岑村机场功能调整,释放白云国际机场现有军航空域限制。加快完成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空管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航行新技术应用,提高空域使用效率。

(二)高水平提升高端资源集聚辐射的国际航运枢纽 全面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广州港由国际大港向世界强港发展。优化港口布局,提升广州港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服务泛珠三角区域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枢纽。

——优化港口结构布局,推进港口转型升级。(1)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港区和新沙港区为辅、内港港区和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

(2)研究加快南沙港区、黄埔港区规划方案调整,有序推进内港港区、黄埔港区老港作业区转型升级,逐步改建一批客运、游艇与邮轮码头,研究规划水上巴士,发展水上休闲旅游产业。(3)建设南沙港区和新沙港区南部码头区专业深水泊位,保障港口基础设施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引导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新港集聚。

——加快港航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加快实施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新沙港区 11—12 号通用泊位工程施工。加快广州 LNG 应急调峰站配套 LNG 码头工程、黄埔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前期工作。(2)推进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的用地、围填海等前期工作。(3)推进南沙港区江海联运驳船泊位建设;推进花都港、流溪河、万顷沙等作业区内河码头建设。(4)提高公共航道与锚地适应能力,开工建设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和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启动广州港 20 万吨级航道工程等前期工作。

——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通多式联运全程环节。(1)大力推进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推进南沙港铁路及配套站场建设,解决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粮食及通用码头与南沙港站协同运营、信息共享、港站衔接等问题;研究海铁联运扶持政策,提升南沙港区海铁联运市场竞争力。(2)完善江海联运网络布局,增强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内河集装箱驳船运输服务。(3)优化公路集疏运体系,优化疏港道路网络,加快建设南沙港区连接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4)优化内陆港体系,沿连接广州的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优化提升重点货源城市的内陆港功能。

——拓展国内外港合作,发展邮轮旅游。(1)完善国际港口合作交流机制,继续缔结国际友好港,加强与国际港口协会等国际组织合作,巩固广州港至非洲、东南亚、地中海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地位。(2)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合作,积极探索与珠海、中山等合建大型深水港区,加强与深圳在港口物流、航运服务领域合作共赢。深化与香港在航运资讯、航运金融、航运人才培育等领域合作。(3)加强区域港口群资源整合合作,联动珠江—西江内河港口形成“一龙头两翼多支撑”的港口群发展格局,拓展东江、西江以及北部湾、海南等驳船运输服务,促进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4)依托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广州港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继续深度开发“珠江游”,大力发展邮轮旅游和港澳客运,发展培育水上休闲产业的港口经济。

(三)高水平构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世界级铁路枢纽全面强化广州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实施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畅通国际通道,打造联通全国、辐射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中心。

——畅通“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高铁通道。推动形成10 条出省通道格局,实现 1 小时直连大湾区、2 小时互通省内、3 小时互达泛珠三角、5 小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北向扩容,推动建设广清永高铁、贵广高 铁联络线,推进贵广高铁提质工程,扩充粤港澳大湾区北行通道容量;(2)东西贯通,加快建设广汕高铁、广湛高铁、深江铁路,研究推进建设广河高铁,支撑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3)南向融合,推动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谋划广深高铁新通道,配合国家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强化广深双城联动,提升与大湾区东西极点互通水平。(4)加快推进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等线路建设,引高铁进中心区,提升中心区铁路通道能力,强化区域枢纽互联互通。

——实施枢纽提升工程,完善铁路枢纽布局。加快构建 “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客内货外、互联互通”客运枢纽格局。(1)建成白云站并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构建“三站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区组合枢纽,提升中心区铁路枢纽整体服务能力。(2)新建鱼珠站、增城站、白云机场站,扩建广州北站为北部重要枢纽客站,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枢纽服务支撑。(3)研究提升南沙铁路枢纽地位,推动南沙建设区域综合交通中心。

——拓展国际铁路班列,加强国际联通水平。协同研究 出台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与促进国际班列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精品班列线路,提升东盟—广东—欧洲国际联运通道影响力。围绕“一带一路”规划构建合作创新网络,进一步完善国际铁路运输网络建设、货源组织,提升中欧班列在促进国 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地位,为面向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更安全顺畅的物流网络。

——强化站城融合发展,推进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推 动“枢纽 社区 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广州东站、广州站周边综合利用;以“西交通东商务”为原则,推动广州南站周边综合交通及城市功能升级;加快建设白云站、新塘站、金融城站等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完善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设计、运营管理机制,提升枢纽经济发展效能。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5)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6)

广州最新战略转变: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 年)》(草案)将广州定位为广东省省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构建“一 脉三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空间发展结构。建设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至 2035 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数达 190 条,旅客吞吐量达 1.2- 1.4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 500 万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 年)》(草案)提出按照发展导向明确、功能配置合理、土地利用集约的原则,统筹市域空间开发,以珠江为脉络,以生态廊道相隔离,以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以重大战略枢纽为支撑,在原有“东进、南拓、北优、西联、中调”空间发展策略基础上,强化战略聚焦、提质增效,从轴带扩张向网络布局发展,形成“一脉三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空间发展结构。“一脉”指珠江为脉,以珠江水系为发展纽带。珠江水系总长约 373 公里,串联广州主要发展空间。沿珠江水系优化布局全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核心景观资源 形成沿江经济、创新和景观融合发展。“三区”指依托广州“山水林城田海”的特色与优势,依山、沿江、滨海的“云山珠水”整体格局,广州市域及周边协调地区划分为三大分区,包括北部山林生态区、中部都会区和南部滨海湾区。其中北部山林生态区包括从化和增城北部地区。重点进行生态保育,培育特色休闲、特色创新等新经济功能,推动生态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培育魅力特色城镇,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中部都会区包括广州主城区、花都、黄埔、番禺、增城中南部等城市集中建设地区,及与佛山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协调地区。定位为活力全球城市核心功能集中承载区,聚焦城市高端职能,突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都市风貌。南部滨海湾区包括南沙区及与深圳空港和前海地区、东莞滨海湾新区、沙田、虎门和长安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珠江口沿岸协调发展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建设的核心地区,着力培育湾区高能级中心,保护好珠江口生态环境,形成高品质的滨海新城区。

可以看出广州由以前“东进南拓西联北优中调”的小广州战略转变为“一脉三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大广州战略!这是可喜的,“东进南拓西联北优中调”战略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在广州向东发展到新塘地区,再往东发展就是东莞和山区,由于受制于土地,这两年广州选择由科学城往北发展知识城,现在看来此战略是聪明的,知识城地处广州地理中心位置且周围可发展土地广阔,足够广州大展拳脚发展大产业!现在广州发展格局基本是东有知识城、南有南沙自贸区、北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大广州战略!广州未来可期!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metro bay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7)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8)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9)

广州地铁16号线最新规划:广州地铁37号线22号线南延段(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