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系统架构:互联网与传统企业该如何融合
中通系统架构:互联网与传统企业该如何融合比如共享单车:自行车厂商将车卖给共享单车平台,平台再通过单次租用的方式给C端用户提供租用服务,按次按时计费,通过租金获得收入。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共享经济还是互联网租赁?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还是催生了新的闲置资源?然而资本热潮之下,催生了大量的伪共享企业或者直接说互联网租赁企业。在中通研究院看来,“伪共享”有三个特征:不思考社会中是否存在闲置资源、重资产运营且大多陷入亏损泥沼、通常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共享的本质是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伪共享企业是重新生产投入资源,主动提供供给,烧钱补贴吸引流量,变成了互联网形式的短时租赁企业。要谈共享经济,首先要明确共享经济的定义。共享经济最早由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提出,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有偿的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利用分享闲置资源再次创造社会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型商业模式。从该定义当中可以提取到一个关键词:闲置
之前火热的共享经济,如今“一地鸡毛”:共享单车相继倒闭,共享汽车溃败不堪,共享金融接连爆雷,共享平台们面临着生存和盈利挑战。
共享经济从何而来?当下的 “共享经济”是真正的共享经济还是互联网形式的租赁?从市场需求和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共享经济未尝没有价值,然而为何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不断融合,共享经济“败局”又为其留下哪些启示?
近日,中通研究院发布《复盘共享经济--互联网新败局的警示》,报告通过挖掘共享经济的起源与本质,复盘共享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逻辑,以期明晰互联网同传统企业正确融合,实现双线赋能的有效路径。报告无论是对互联网企业,还是对传统企业都颇有启发,物流指闻经授权整理如下:
01 真共享 VS 伪共享
要谈共享经济,首先要明确共享经济的定义。共享经济最早由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提出,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者个人有偿的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利用分享闲置资源再次创造社会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型商业模式。从该定义当中可以提取到一个关键词:闲置资源。中通研究院在其报告中也指出:共享经济是对社会闲置资源的再利用,通过共享再次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有无闲置资源是判断共享经济的前提条件,人为创造供给的伪共享是互联网租赁,对于社会闲置资源价值的提升无任何意义。
此外,共享经济还有两个特征:去中介化和不参与实体运营。共享经济的初衷是解决社会过剩产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因此,共享平台的存在是为了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信息不对称,为C2C提供交易平台,实现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平台不作为供给方存在,单纯只做第三方信息平台,属于轻资产模式。
符合这一要求的如滴滴顺风车。该业务由合乘乘客、顺风车车主以及顺风车平台组成,顺风车平台并不提供出租、用车、驾驶或运输服务,只提供平台注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及匹配服务,通过向车主收取订单金额5%的信息服务费作为收入来源。在顺风车业务中,顺风车是闲置资源再利用,平台不需要买车。
然而资本热潮之下,催生了大量的伪共享企业或者直接说互联网租赁企业。在中通研究院看来,“伪共享”有三个特征:不思考社会中是否存在闲置资源、重资产运营且大多陷入亏损泥沼、通常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共享的本质是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伪共享企业是重新生产投入资源,主动提供供给,烧钱补贴吸引流量,变成了互联网形式的短时租赁企业。
比如共享单车:自行车厂商将车卖给共享单车平台,平台再通过单次租用的方式给C端用户提供租用服务,按次按时计费,通过租金获得收入。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共享经济还是互联网租赁?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还是催生了新的闲置资源?
02 “互联网 ”与“ 互联网”
回溯共享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和互联网的成熟以及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密切相关,而这一发展过程,也给当下的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不少启示。
根据中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互联网可分为以下发展阶段:
1.互联网企业运营1.0:比如早期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社交网站,代表有搜狐、新浪、网易、百度等。早期均以信息、内容为王,未涉及到任何实体企业运营,本质上是信息共享公司。
2.互联网企业运营2.0:互联网不再只是信息传播工具,而是开始介入实体经济,通过建立第三方平台,连接消费者与商家。典型企业如携程。不过,虽然其介入了实体经济,但与互联网虚拟经济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没有实际参与实体企业的运营。
3.近些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单纯以流量和平台为主的发展模式逐渐失去动力,互联网企业开始下沉到实体经济,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营。
复盘共享经济发展历程,也几乎沿着上述脉络:最开始出现的共享经济是互联网虚拟经济,以文件、知识之类的内容平台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过剩,共享经济开始走向实物共享的阶段,此时共享经济是互联网介入实体经济的代表。而后,资本大量进入,共享经济”企业层出不穷,此时的“共享经济”企业直接参与实体经济运营。
回顾上述阶段,我们不得不说,互联网企业运营1.0版本和互联网企业运营2.0版本都相对较为成功,但为何在参与实体经济运营阶段屡屡折戟?中通研究院认为: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是轻资产运营,只要找对风口,很容易存活壮大,而互联网企业直接运营实体经济,是重资产运营,虽然互联网可以带来一定的技术创新,但互联网企业却缺少实体企业的运营经验,落实到具体产品运作上,互联网企业过于依靠互联网思维,缺乏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对经营没有“敬畏之心”,运营实体经济肯定会水土不服。
当然,在当下线上线下融合的背景下,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对立起来貌似不太正确,如何让二者互相借力是广泛的议题。而这又诞生了两种思路:“互联网 ”与“ 互联网”。
“互联网 ”
“互联网 ”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 ”生态中,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和架构去开展业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配置优势,优化生产要素,改变传统企业与用户的连接方式,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
起初纯虚拟环境下的互联网企业很成功,“互联网 ”的应用很成功,如爱彼迎、支付宝等,他们利用互联网优势挖掘潜在商机,为买卖双方消除信息不对称,成为与传统企业互相弥补、互相促进的一大创新。后来随着资本推动和舆论炒作,“互联网 ”思想出现了扭曲,大量打着“互联网 ”概念的企业兴起,互联网市场出现泡沫。
中通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如何做好商品运营,匹配消费者预期,提高效用才是互联网企业运营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在实体经济的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当思考组织模式和交易成本问题,收入能否弥补无限制的成本投入是互联网企业需要面临的挑战。
报告直言: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无论是多么高科技,终究是违背不了商品的价值规律。一味的强调互联网思维,有些本末倒置,最终可能发生互联网带来的效率提升30%,而忽视实体运营造成效率降低70%的情况。
“ 互联网”
“ 互联网”是传统行业结合互联网的一种发展模式,指企业在原有运营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到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同于“互联网 ”,“ 互联网”模式下,传统企业为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传统企业主导着与互联网融合的整个过程。
德国的“工业4.0战略”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可以归为“ 互联网”的阵营。国内以格力电器、中通快递、京东到家为代表的传统企业是“ 互联网”推崇者。它们不否认互联网工具的重要性,无论是中通还是格力亦或是其他传统企业都顺应潮流,拥抱互联网,通过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等互联网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董明珠曾言“互联网时代是挑战的时代,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尤其对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方面,作用显著。3年前格力的人均产值90万,但是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格力的人均产值达到180万,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效率变化。”
再以中通快递为例,早期其采用的面单是纸质面单,信息系统只能基于快递单上的条码进行管理,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后其顺应信息化管理的大趋势,推行电子面单。电子面单打印效率比纸质面单提升60%-90%,成本却比传统纸质面单降低5倍以上。最重要的是中通通过电子面单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在线化,这是快递公司信息化必备的原材料。有了电子面单,一个包装才能很快的在上亿个包裹中被识别、处理和配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通的运营效率,是造就中通成本优势和百亿业务量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之后,中通开始不断探索5G、算法和IOT等技术,加大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突破传统企业的资源限制,实现降本增效。自主研发出了中天、掌中通、神州、快递管家等软件系统和数字化工具,全方位满足收、转、运、派主要业务环节需求。
综上,无论是“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要回归商业本质,重视产品运营,尊重商业规律。尤其是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如若涉及到实体运营,更需如此,而非只是提概念、引流量,不然会出现只能引流不能存流的局面。而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也不必将互联网拒之门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完全可以在既有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提升商品生产、企业组织运营效率。
03政府和企业监管&人人参与、人人自治
回归到共享经济,接下来该如何发展?中通研究院在其报告中指出:辨别真共享能否长远发展需要看社会是否存在冗余供给。没有充足的冗余供给真共享难以长久发展。无论是真共享还是伪共享,在发展市场时需要保证供需匹配以及运营得当,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另外,无论是真共享还是互联网租赁,其都面对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这将产生巨大的组织和管理成本。中通研究院给出的解决思路有两个:政府和企业监管、人人参与和人人自治。
其认为,面对规模庞大的组织体系时,规则制度是最经济有效的监管方式。当然,政府和企业监管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道德风险,但精力终究有限。共享经济点对点、人人参与的特征使得任何一个机构的监管都变得尤为困难,人人参与最终需要人人自治、人人监管。当然,前提是需要用户赞同、拥护的协议,并且将用户动员起来。
这样的思路,中通已成功实践:2019年,中通的业务量达到121.2亿件,是美国最大快递企业的2倍,国内市场份额为19.1%,服务网点近30000家,拥有4800家直接加盟商,拥有40多万中通人,是全国最广、最深、最复杂的民营快递网络。中通能够有如此成就,除了技术、设备改进等原因外,从组织模式上而言,中通是在基层实现了人人自治。
中通不参与数十万基层人员的管理和运营,放权给基层,全网基于相同的文化、规则和共识会互相监督,任何一个网点破坏了规则,就会受到其他网点的惩罚,总部无需进行刻意监管。中通将监管成本分摊到了每个网点,大大降低了组织成本。多对一监管远比一对多有效的多,通过基层人人自治,中通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又近一步降低了组织成本。如此才造就了中通的成本优势和百亿业务量。
当然,中通研究院这份长篇报告,还有很多真知灼见,篇幅所限,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