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幕后花絮旧照:河南有哪些幕后影视牛人
甄嬛传幕后花絮旧照:河南有哪些幕后影视牛人半个世纪前,康征从上戏1963届戏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戏剧组任编辑。1977年,老家是开封的康征回到河南,两年后拍摄了河南第一部电视剧《约会》。代表作:《黄河东流去》《约会》等《甄嬛传》《琅琊榜》《快乐星球》《脱身》《少林寺传奇》《天道》《致青春》《立春》《黄金时代》《后来的我们》……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有他们的智慧和付出。在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郑州启幕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影视幕后的河南牛人,从中感受中国影视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触摸作品背影里的时代脉动。◆康征:拍摄河南第一部电视剧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
蓬勃发展的中国影视,河南力量不可小觑。
近年来,河南籍新生代演员在银幕大放异彩,刘昊然、岳云鹏、王一博、张子枫等被观众熟知。
其实,幕后的河南身影也同样闪耀,他们广布于影视工业的全流程,既有导演、编剧、作曲等艺术创作者,也有默默无闻为影视保驾护航的河南灯光师群体。
《甄嬛传》《琅琊榜》《快乐星球》《脱身》《少林寺传奇》《天道》《致青春》《立春》《黄金时代》《后来的我们》……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有他们的智慧和付出。
在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郑州启幕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影视幕后的河南牛人,从中感受中国影视发展历程的波澜壮阔,触摸作品背影里的时代脉动。
◆康征:拍摄河南第一部电视剧
代表作:《黄河东流去》《约会》等
半个世纪前,康征从上戏1963届戏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戏剧组任编辑。1977年,老家是开封的康征回到河南,两年后拍摄了河南第一部电视剧《约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的电视剧与文学豫军互动频繁,李凖、二月河、李佩甫等著名河南作家的部分作品被搬上荧屏。
拍摄改编自李凖小说的《黄河东流去》时,李凖说的那句“我是按人来写的”对康征启发很大,并在作品中践行。他说:“拍摄要跳出过去的桎梏,不能‘恶则无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塑造人物时,除了描写人物的共性,还要强调人物的个性。”
◆都晓:28岁就拿了“飞天奖”
代表作:《颍河故事》《红蜘蛛》《少林寺传奇》《聪明小空空》等
26岁的都晓执导的李佩甫作品《颍河故事》在1993年热播,他在28岁就拿了“飞天奖”。
都晓通过上世纪90年代的几部戏把中国农村的全貌以河南为载体展现了出来。1998年,他还创造了《红蜘蛛》纪实类系列电视剧的模式。他认为,影视剧是以文学为基础的,“生活是源泉,文学是阳光雨露,如果没有文学滋润,影视会很干瘪”。
◆张惠民:创造了现象级儿童科幻剧《快乐星球》
代表作:《快乐星球》《生死较量》《越活越明白》等
影视剧里儿童题材不多,但2004年的《快乐星球》称得上是现象级作品。这个系列的导演便是张惠民。
20世纪80年代,从上戏毕业的张惠民踏入电视剧行业。2002年,央视找到张惠民,希望拍摄一部儿童剧,虽然播出平台档期紧,但他坚持慢工出细活,光剧本打磨就用了一年多时间。“有人提到说小孩喜欢看电视,就让他们钻到电视里面,我想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想法不妨再大胆一些,让孩子钻到电脑里面,进入另外一个星球上去。”
◆李樯:文艺片金牌编剧
代表作:《孔雀》《致青春》《立春》等
最近十多年,安阳作家李樯编剧的每一部银幕作品,都引发过广泛讨论。
《孔雀》中梦想当伞兵的姐姐、《姨妈》中向往大都市上海的姨妈、《立春》中渴望到巴黎歌剧院一展歌喉的王彩玲……李樯笔下的人物,不少是生活中怀揣梦想的“小人物”,但命途多舛,寻梦之路坎坷艰难和失落。
◆孟可:担任《甄嬛传》《琅琊榜》等音乐创作
代表作品:《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父母爱情》等
孟可出生在郑州,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他从巴松(大管)演奏员转到了创作上。
先由编曲做起,由于从小就学习大管的原因,他所接触的音乐多是西洋音乐,而在编曲过程中,不免会遇到我国民歌等具有强烈色彩的歌曲。尽管之前也有不少音乐人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编,但孟可选择改变思路,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既能让音乐有新的衬托也锻炼了自己的融合能力。
观众耳熟能详的影视音乐便出自孟可,比如《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琅琊榜》《伪装者》《父母爱情》等。他说:“咱河南人那种大气、豁达的性格,已经潜移默化在了我的创作中,埋进了每个音符。”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