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鹅湖书院:书博山道中壁赏析及备考集锦
辛弃疾和鹅湖书院:书博山道中壁赏析及备考集锦4.层楼:高楼。唐代李德裕《盘陀岭驿楼》诗:“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王故关。”3.不识愁滋味: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参见北宋陈慥《无愁可解》词:“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苏轼《小儿》诗:“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词句注释】1.博山:山名,在江西上饶市东,广丰县西南。古名通元峰,因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名为博山(博山为香炉名)。有博士寺,雨岩等名胜。辛弃疾词中有关博山的作品很多。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句注释】
1.博山:山名,在江西上饶市东,广丰县西南。古名通元峰,因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名为博山(博山为香炉名)。有博士寺,雨岩等名胜。辛弃疾词中有关博山的作品很多。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3.不识愁滋味: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参见北宋陈慥《无愁可解》词:“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苏轼《小儿》诗:“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4.层楼:高楼。唐代李德裕《盘陀岭驿楼》诗:“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王故关。”
5.“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6.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7.欲说还休:想说(愁)而终于没有说。参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8.“却道”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白话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作品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首句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不识”即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开门见山,指出“不知愁”。可以说,这是上片的领起句,是核心语。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精神的鼓舞,因此。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相信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必然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愁”。接着写道:“爱上层楼。”“层楼”即高楼。登楼望远,思乡怀人;登楼远望,感受江山美丽。“爱上层楼”,触景生情。其中一个“爱”字,好似词人无愁找愁,实际上是随着年龄长大,报国之心已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句(从词牌角度说,就是叠韵),更有其新意。这里,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但强调了“爱”,而且起了下文。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前一句“爱上层楼”,同“少年不识愁滋味”相联系。这里也许就是表现词人年轻时不懂什么是忧愁,而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却与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相联系。“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强”即勉强的,硬要。这句的意思是说,是因为想写词作而本无愁绪而勉强说愁而登楼。这样,两句“爱上层楼”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但强调了首句“少年不知愁滋味”,而且上下句连接推进了词人情感的发展,为下片写“知愁”做了铺垫。
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自己现在“知愁”。我们知道,词人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可以说,南宋政权对词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而今,词人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所以写道:“而今识尽愁滋味。”“识尽”即尝够,深深懂得。其中,一个“尽”字,不仅包含着词人许多复杂的感受,而且也使词的在思想感情来了一大转折——“不知愁”而“强说愁”到“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书法欣赏】
【备考知识梳理】
一、填空
1.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
2.“少年”“爱上层楼”的原因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结果是尝遍了愁的滋味却说秋天很美好。“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理解是:(心中充满了愁苦,却无处诉说,只好找个话题,说说这天凉的秋天吧!)。
3.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4.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构成对比。
5.词中“强说愁”的意思是(无愁而勉强说愁)。
6.词中“欲说还休”的意思是(想说而最终没有说)。
7.“层楼”在词中指(高楼)。
8.“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尝够/深深懂得)
9.词中“愁”有不同含义,上片“强说愁”的“愁”含有(闲愁/无病呻吟)之意,下片含有(壮志难酬之愁/深层哀愁)之意。
二、问题研讨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本词的上下片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参考答案: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3.《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参考答案: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仇。
4.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5.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参考答案: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6.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参考答案: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三、对比选择
1.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2.下列对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
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C.词的上片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核心,回忆了年少时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
D.词的下片表现“而今识尽愁滋味”,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的深沉和悲愤。
答案D。分析:A错在“丑奴儿”应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题目;B错在“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C应是回忆了年少时不知愁而强说愁。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上片中第一个“爱上层楼”,与上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上片中第二个“爱上层楼”,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C.下片中第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D.下片中第二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的“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将愁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达。
答案D。分析:这里的“欲说还休”表面轻脱,实则沉重,充分表现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片写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出词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
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C.全词以“愁”字贯穿,上片的“愁”与下片的“愁”在内涵、程度、意境上是相同的。
D.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
答案C。分析: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片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欲说还休”的是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下片的“愁”内涵更丰富、程度更深、意境更深远。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
B.“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
C.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
D.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
答案:A。分析:错在“志高远大”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
B.“少年”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
C.“为赋新词”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
D.“强说愁”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D。分析:错在上片情绪应是“轻松纯真”,下片情绪应是“沉重压抑”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出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
D.“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
答案C。分析:“欲说还休”表现的应是词人有苦无处诉
9.下列诗句中与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类似的一句是(B)
A.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答案B.分析:A是豪迈之情;C是为“伊人”执着无悔之情;D是绵长的“思乡”/“相思”之情。
10.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答案:C。分析:这首词中并未表达离愁。*这道题目中的“愁”有多指性,此为解题关键。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不识”是因“少时”纯真无知,“识尽”是因“而今”饱尝忧患。
B.上片抒发少时不谙世事的闲愁,下片感慨当下“欲说还休”的悲愁。
C.上片慷慨豪放,下片哀婉凄绝,上下两片的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厚重。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阕写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闲愁。
B.下阕写词人满腹心酸却无法倾诉的哀愁。
C.“爱上层楼”委婉地表现出少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D.“却道天凉好个秋”含蓄表达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1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上阙写了少年涉世不深就知“愁”。
B.下阙写了而今历经沧桑深知“愁”。
C.上阙是文人形象,下阙为闲适之人。
D.抒发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哀与愁。
14.对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甲词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讽刺和不满。
B.乙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无限的感慨悲愤。
C.都是通过对比表达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D.都以时间为线索表达深沉真切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