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格律有哪些?诗的格律究竟是什么
古诗词的格律有哪些?诗的格律究竟是什么一般最开始我们会讲,按普通话来读,一二声的字为平声字,三四声的字为仄声字。这当然并不全然准确,不过对于初学者理解并区分平仄有很大的帮助。 就是说如果平仄格式是这样,那你也必须找这样的字来填上去。 以上所说的诗词特指近体诗和词,诗经离骚歌行杂言那种古体诗不在此列。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这本书对于格律有很详细的讲解,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简单易懂。我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接触格律知识的,大家感兴趣想要学习诗词写作的朋友可以买一本过来看一看。 再来说平仄的区分,每一首唐诗或宋词里面每一句的平仄格式基本都是固定的,特别是宋词。
首先格律是什么?为什么要学?
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法度,格律即是诗词曲赋里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相对的还有一个词叫出律,如果以后有人评论你们的诗或词出律了,那就是指你们的作品不符合格律要求。
不合格律的诗词还能否称为诗词呢,这个见仁见智,不过在我见过的大多数情况里,别人都是委婉或者不委婉的的规劝该作者先去学了格律再来写诗词。所以在我看来,学习并遵从格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是创作诗词的基础。
以上所说的诗词特指近体诗和词,诗经离骚歌行杂言那种古体诗不在此列。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这本书对于格律有很详细的讲解,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简单易懂。我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接触格律知识的,大家感兴趣想要学习诗词写作的朋友可以买一本过来看一看。
再来说平仄的区分,每一首唐诗或宋词里面每一句的平仄格式基本都是固定的,特别是宋词。
就是说如果平仄格式是这样,那你也必须找这样的字来填上去。
一般最开始我们会讲,按普通话来读,一二声的字为平声字,三四声的字为仄声字。这当然并不全然准确,不过对于初学者理解并区分平仄有很大的帮助。
找一首简单的词举例:
忆江南
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押平声韵)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中仄仄平平(韵)
肠断白苹洲
这里面的中代表随便你填平声字仄声字都可以,韵代表这个字要押韵,平声韵代表押的韵读起来是平声的。再来看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格式同温庭筠的是一样的。
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下面再来讲一下韵是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初学者都不了解的,那就是平仄韵是不能通押的。
也就是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流和楼是平声韵,你不能变成更上一层丑!
从古到今的韵有很多部,被使用的最多的是《平水韵》《词林正韵》以及《中华新韵》。
《平水韵》是宋代人所编,按照唐人诗篇用韵总结而来,一般作为写诗用;《词林正韵》韵比较宽,这意思是指同韵字比较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一般用来填词;《中华新韵》是以中国大陆普通话为基础划分韵部的,就是普通话发音。
新手可以选择用中华新韵写诗或者填词,更为简便。但是,现今所公认的还是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使用中华新韵有几个不好的地方,海外以及台湾华人是没有学习过普通话的,所以使用中华新韵在与外界交流时会产生障碍,而且古代汉语里是有入声字的,而普通话里却没有,我印象中有几个词牌名就是最好使用入声字的如:《满江红》《念奴娇》等。
古代汉语发音分为平、上、去、入,平为平声,上,去,入都为仄。
八发额捏夕,这几个属于入声字。由于入声字很多,不便一一列举,新手大抵知道入声属于仄就可以了。
平上去入不是就是一二三四声!一下为摘录百度百科对于入声字的介绍: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
也即是说,平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大部分成了三声字,小部分成为了现在的四声字,而入声字,一二三四声都有。
一般大家公认的做法是,写诗依平水韵,填词依词林正韵,如果使用的是中华新韵,就在诗名或词名后面标明。
例如 秋夜怀古(新韵)。
最后,请大家标出下面一句话的平仄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近期热文推荐
一代伟人一生最好的几首诗词欣赏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发朋友圈攻略:最美的风景配最美的诗
最美告白情诗:选一句给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