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必背文言文有哪些文言现象?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
大一必背文言文有哪些文言现象?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既而潮水逐渐涌来,水势越来越高,就像一座玉城和雪山一样,摸着天涌过来。这是从潮水的态势来描写。然后又从潮水的声势来描写, “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潮水的声音仿佛是在打雷,震撼人心,好像要把天空给吞没掉,把太阳洗一洗,声势极其雄壮。“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当潮水刚刚进入入海口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一条银线。这里面“出”字有点费解,因为潮水是进入钱塘江的入海口,而不是出去,为什么要用一个“出”字呢?这里出并不是出去的意思,而是有“出发,开始,兴起”的意思。我们先来看原文:“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第一句开篇“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开门见山,劈头先下结论,后面的文字都是在论
原创 愿做佛前一束青莲 乐终古而未央人莫予毒
这篇《浙江之潮》节选自周密的《浙江之潮》,浙江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通常我们都认为浙江就是钱塘江, 这是不全面的,其实浙江流过了杭州市萧山闻家堰直到大海这一段,才叫钱塘江。钱塘江水道曲曲折折,形如反写的“之”字,美丽的西湖正好是“之”字上的一个点。所以,钱塘江又叫之江、折江。
在钱塘江的前一段,也就是从桐庐经富阳一直到萧山的闻家堰,这段名字叫富春江。主席的诗词“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指的就是这段河流。
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很特殊,它的入海口就像一个喇叭形,当涨潮的时候,海水倒灌进钱塘江,越往里河道越窄,潮水水势就会越来越高,形成极其壮观的景象。
我们先来看原文:“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第一句开篇“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开门见山,劈头先下结论,后面的文字都是在论证这个观点。这也是行文的一种方式。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指的是农历十六日,这里指的是农历八月十六日,阳历大概是国庆节前后,那个时候正好是杭州桂花开放的时候,有首歌叫“八月桂花遍地开”,我特别喜欢桂花的香味。在桂花飘香的时候观看钱塘江大潮也是一种意境。多说一句,农历的十五日叫做“望”,十六日叫做“既望”,初一叫做“朔”,初二叫做“既朔”。
“方其远出海门 仅如银线”,当潮水刚刚进入入海口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一条银线。这里面“出”字有点费解,因为潮水是进入钱塘江的入海口,而不是出去,为什么要用一个“出”字呢?这里出并不是出去的意思,而是有“出发,开始,兴起”的意思。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既而潮水逐渐涌来,水势越来越高,就像一座玉城和雪山一样,摸着天涌过来。这是从潮水的态势来描写。然后又从潮水的声势来描写, “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潮水的声音仿佛是在打雷,震撼人心,好像要把天空给吞没掉,把太阳洗一洗,声势极其雄壮。
最后用杨诚斋的诗来总结,“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海水涌动像银子做的城郭,江水仿佛系着一条玉做的腰带。“海涌银为郭”的郭就是指的城,但是“城”和“郭”还是有区别的,《孟子》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说“城”是内城,“郭”是外城,孟浩然的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青山在外城的外面。《木兰辞》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花木兰的父母听到花木兰要回家的消息,走到外城去迎接她。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一个专家讲发掘古墓,里面有棺椁,他说,棺是指里面的小棺材,椁是指套在棺材外面大棺材,打个比方,棺是指内城,椁是指外城,也就是郭。我听了觉得这比喻怎么那么别扭呢。
杨诚斋就是杨万里,我们学过他最著名的诗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背的这一段其实是《浙江之潮》的开头一部分,后面写得更加精彩,等孩子大一点,再让他把完整的浙江之潮背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