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机场线最新版本,好消息最快15分钟
南宁机场线最新版本,好消息最快15分钟首趟试运行列车即将驶离南宁东站,开往崇左南站(图源:南宁新闻网)据了解,满图试运行是运行试验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开通运营前的最后“彩排”。01试运营!下个月可以坐高铁到机场10月13日,南宁至凭祥铁路南宁至崇左段第一趟满图试运行列车从南宁东站开出,前往崇左南站。
今年,南宁交通方面的利好真是一个接一个,让人应接不暇。
近日,南凭铁路又传来了好消息。
10月13日,南凭铁路南崇段(以下简称南崇铁路)开始试跑,实现飞机与高铁的无缝换乘,便捷性直接拉满!
下个月,大家就可以从南宁东站打“动的”去吴圩机场了。
01
试运营!下个月可以坐高铁到机场
10月13日,南宁至凭祥铁路南宁至崇左段第一趟满图试运行列车从南宁东站开出,前往崇左南站。
据了解,满图试运行是运行试验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开通运营前的最后“彩排”。
首趟试运行列车即将驶离南宁东站,开往崇左南站(图源:南宁新闻网)
在试行阶段,铁路部门将按照正式运营作业程序,模拟组织旅客上下车、开闭车门、接发列车等工作,全面检验新建线路的设备稳定性、作业标准化等,确保正式开通运营之前,设备、人员、规章等达到规定要求。
首趟试运行列车驶过永和大桥旁的南崇铁路线
不出意外的话,11月底南崇铁路将正式开通运营。
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在南宁东站下了高铁,就可以直接打“动的”去机场,便捷性再次UP!
02
历时五年!实现飞机与高铁无缝换乘
南凭高速铁路是广西“自费”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而南崇铁路作为南凭高速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南宁连接崇左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同样自带“光环”。
据悉,南崇铁路运营里程119.294公里,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沿途设南宁、吴圩机场、扶绥南、渠旧南、崇左南5个车站。
路线图示意图(来源:网络)
自2018年10月全面开工,到今年10月试行,南崇铁路的建设一直在“加速度”。
建成开通后,南宁站、南宁东站将实现与机场互连,南宁将真正地实现飞机与高铁的无缝连接,结束崇左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崇铁路线上的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已完成竣工预验收,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
届时,将有效满足吴圩机场客流快速增长的需要,扩大机场辐射吸引范围,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开放水平。
总而言之,无论南崇铁路,还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都是对南宁交通的再升级,意义重大!
一方面,让城市居民有了更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选择;另一方面,也为南宁的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上的强大支撑力。
03
太方便!南宁东站到机场只要15分钟
南崇铁路通车,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答案是交通提速,出行更便捷。
毋庸置疑,南崇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改善从南宁机场、崇左的交通格局,大大缩短了机场、崇左与南宁市区的通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
那么,到底有多方便?下面请看一组数据:250km/h,15分钟。
示意图(来源:网络)
没错,11月底开始,南崇铁路正式通车,届时高铁、地铁、飞机将实现“三体一体”。
南宁市区至吴圩机场大约需15分钟,也就是嗦一碗粉的时间。
而崇左市至吴圩机场也仅需30分钟,估计比很多上班族的通勤时间还要短。
要知道,这种“速度”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过去,从市区到机场主要有三种选择,自驾、搭乘机场大巴或出租车,比较耗时,费用也较高。若从南宁东站出发到机场,大约需要45-50分钟,如遇堵车,时间还会有所延长。
百度地图
而南崇铁路的出现,则实打实地提升了南宁交通速度,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南宁、崇左同城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
04
南宁高铁经济圈呼之欲出
纵观全国,不难看出,高铁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爆发点之一。
在南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就曾提出,将以南宁大都市区为中心,以南宁1小时高铁经济圈为半径,重点向南、向东,构建南钦、南玉、南柳、南河、南百、南崇城镇发展轴,加快形成“一心六轴”南宁都市圈。
规划图(来源:南宁人民政府)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铁建设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
今年,南崇铁路将率先开通,贵南、南玉、防东这三个高铁项目也在抓紧推进,预计在2023年开通。
贵南高铁项目引入南宁枢纽工程施工(来源:南宁晚报)
明年起,广西就能实现全区“市市通高铁”,基本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速铁路交通圈。
即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左右通达区内其他设区市,3小时左右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不可否认,属于南宁的高铁时代即将来临。
写在最后
高铁的建设,无疑改善了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为城市注入活力与生机,打开新局面。
但未来如何把握“高铁红利”,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城市优势,为南宁的发展集聚更多的产业、投资、人才,这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 卢秋霞
审核| 吴晓苑
校对| 刘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