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战略转型成效(引入上下游产业建立)
恒大战略转型成效(引入上下游产业建立)有了生产能力,销路又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恒大针对蔬菜种植行业的销售渠道问题,引进地利集团等21家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并配套建设蔬菜集散中心,借助“互联网 ”的手段,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育苗中心生产。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然后集中洗、拣、分,把绿色蔬菜供到重庆、贵阳等全国各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恒大坚持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一年十个月以来,各项帮扶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已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扶贫新路子。这样一个贫困县,究竟怎样才能将扶贫资金用好?让扶贫对象更好地摆脱贫困?恒大集团在贵州毕节大方县的精准扶贫过程给出了答案。市场机制
|
恒大集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特12-特13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自2015年以来,恒大在大方县建设了11所小学。 |
恒大集团在毕节市大方县建立了扶贫牛超市。 |
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帮扶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从今年5月3日开始,继大方县后,恒大集团主动承担了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市现有的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恒大坚持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一年十个月以来,各项帮扶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已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扶贫新路子。
这样一个贫困县,究竟怎样才能将扶贫资金用好?让扶贫对象更好地摆脱贫困?恒大集团在贵州毕节大方县的精准扶贫过程给出了答案。
市场机制
“供、产、销”一体化经营
有了生产能力,销路又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恒大针对蔬菜种植行业的销售渠道问题,引进地利集团等21家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并配套建设蔬菜集散中心,借助“互联网 ”的手段,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育苗中心生产。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然后集中洗、拣、分,把绿色蔬菜供到重庆、贵阳等全国各地。
恒大在大方县建立了扶贫牛超市。通过恒大统一引进草原牧区优质基础母牛8509头,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1000-3000元)由贫困户全额贷款购买,恒大及县政府3年内全额担保、全额贴息、全额保险、企业统一收购,每繁殖成活一头牛犊,恒大再奖励贫困户1000元、政府也奖励1000元。这一模式,解决了贫困户买牛、养牛的资金问题,同时还为牛的销售提供了保障,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增收的问题。
“我养了几十年的牛,当然知道品种改良的好处。听说这次来的安格斯品种肉质好,堆肉快,出栏快。以前没有钱,现在有这样好的政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大方县兴隆乡新丰村养殖大户杨元华早就盯着恒大集团的黄牛改良项目落地,在他的带动下,已经有20多户村民同意加入肉牛合作社。
通过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合作社进行生产。恒大帮助大方县把产业化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建立起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机连接、持久的、可以内生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另外为了解决贫困户资金问题,恒大还捐赠1亿元成立了“恒大大方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撬动了10亿元扶贫贷款,已为334个蔬菜、肉牛等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4.4亿元;这一系列举措让大方县的贫困户获得了初步的生产能力。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经公开表示,通过大方县的扶贫实践,深刻地感到,扶贫工作重在精准,贵在落实。“我们必须瞄准短板,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许家印表示“扶贫工作给他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工作到村、调查到户,措施到位、扎实推进。”
长效模式
帮扶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计划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对此,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与支持。饮水思源,投身脱贫攻坚,让贫困老百姓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深入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恒大方面发现,扶贫最重要的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的扶贫、脱贫机制。因此,恒大集团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 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
事实上,在毕节大方县的扶贫工作过程中,恒大就非常重视为扶贫对象建立“造血”的能力。据许家印介绍,目前恒大集团已经初步建立了精准扶贫的恒大模式。成立合作社、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引进上下游企业是“恒大模式”扶贫成功的关键。
“我们通过帮扶大方县切身体会到,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就地扶贫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就很容易返贫。搬迁扶贫如果没有产业的依托,就很容易搬得出而稳不住。”许家印说,贫困群众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和劳动力,只有依靠发展产业,把贫困群众的土地和劳动力转化为家庭的收入,才能实现脱贫。“我们帮扶大方的30亿资金,有一半是用在产业扶贫上。”
恒大还与当地政府一道,运用市场手段把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基地;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合作社进行合作劳动。
王家利是雨冲乡油用牡丹基地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合作社对改善生活帮助很大,有的用土地入股,有的用资金入股,“300名左右社员,年前腊月二十八共发了99万元工资。”
据了解,在产业选择方面,恒大结合大方县实际,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扶持了334个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贫困户互助合作社及初加工企业。
补齐“短板”
投入5亿援建学校
恒大集团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大方县扶贫台账进行进一步分析比对,对59693户、176506人贫困人口进行精算,分析出贫困人口乡镇分布、贫困人口年龄段分布、各年龄段人群劳动能力分布、18-25岁精壮劳动力的乡镇分布、满16岁不满18岁的半精壮劳动力的乡镇分布,55岁及以下特殊困难群体“农户属性”结构分布、贫困留守儿童监护情况分布、贫困留守儿童年龄及监护情况分布等详细信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规划提供了一手资料。
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介绍,在恒大结对帮扶后,先后分了二三十个工作组,与县镇村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访谈核查。“很多贫困户住在深山老林里,下了车还要走三四个小时,有时候一天也跑不了几家。”扶贫公司入户调查人员深有体会,“精准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用双脚去丈量。”
如果说产业扶贫解决了“近”的问题,那么教育扶贫无疑就着眼于“远”的目标。把培训就业、教育扶贫、补齐教育短板作为精准扶贫最关键的一点。恒大集团针对大方贫困家庭实际情况,大力援建学校,以改变贫困县的未来发展。
自2015年以来,恒大投入5亿元,在当地建设的11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已全部交付使用。此外恒大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培训教师和管理干部。设立的300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目前已惠及1000名教师和学生。
更针对贫困县的留守儿童发动集团员工,自发参与对大方县4993名儿童的“一助一帮扶、手拉手结对”活动,帮扶对象除了留守儿童,还包括困境儿童和孤儿。
除基础教育外,恒大也重视成人教育,提高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恒大集团扶贫办特意组织了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培训技能、吸纳就业的方式帮助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吸纳就业扶贫,是见效最快的脱贫方式,“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针对贫困家庭实际情况,恒大集团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到恒大集团及战略合作企业就业。目前已培训17332人,已吸纳就业14208人。
扶贫成果
扶贫措施覆盖八成贫困人口
一年零十个月来,在大方县推行的“恒大模式”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恒大扶贫团队推进的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已覆盖80%的贫困人口,103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部竣工。其中,50个新农村、24所学校,以及县城安置区奢香古镇和慈善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相继投入使用。297个肉牛养殖基地、22个蔬菜育苗中心、10223栋蔬菜大棚、10.6万亩蔬菜大田基地、10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已投入生产,引进的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已全部落地。
而针对基本丧失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依托城镇和厂矿、旅游区等,通过易地搬迁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恒大出资7亿元,建设50个恒大新村和一个民族风情小镇——奢香古镇,易地搬迁20000名贫困人口。
而从今年5月3日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集团主动承担了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市现有的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恒大集团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共计无偿投入110亿元的扶贫资金。截至7月3日,第三批20亿元扶贫资金已捐赠到位,累计已捐赠40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大方县的扶贫过程中,恒大不仅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向扶贫地区派驻大量人员。
据了解,恒大集团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不脱贫、不收兵。
目前,9个县区共300万平米的易地搬迁安置区首期工程已全面开工,新开工产业基地项目225个,全市已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7950人,推荐就业25524人,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曾率队考察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进展。当时他评价指出:在帮扶的过程中,恒大集团变点式帮扶为整县推进、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形成了民企直接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为民企参与“补短板”,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好的范例。
声 音
多次强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投身脱贫攻坚,就是我们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和最好平台。目前,全国还有12.8万个贫困村、4335万贫困人口。我呼吁:我们所有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踊跃加入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全国工商联会议上的发言
【数说】
110亿元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计划无偿投入30亿元。从今年5月3日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集团主动承担了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共计无偿投入110亿元的扶贫资金。
2108人
恒大集团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
103个项目
一年零十个月来,恒大扶贫团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展开脱贫会战,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已覆盖80%的贫困人口,103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部竣工。其中,50个新农村、26所学校,以及县城安置区和慈善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相继投入使用。
92.43万人
从今年5月3日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集团主动承担了毕节市其他6县3区的帮扶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市现有的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特12-特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禹铭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