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最新消息今天:上海轨道交通你还知多少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最新消息今天:上海轨道交通你还知多少上海地铁1号线起于莘庄站,途经宝山区、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闵行区,止于富锦路站。截至2019年6月,上海地铁最高日客运量为2019年3月8日的1329.4万人次。[8]2018年,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1015.28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7.05亿人次。[9]上海地铁1号线(英文:Shanghai Metro Line 1),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莘庄站至富锦路站),标志色是红色[1]。
总览上海地铁(Shanghai Metro)是指服务于中国上海市和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是国际地铁联盟(CoMET)的成员之一,[2]其第一条线路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使上海成为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第三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3]
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16条,共设车站415座(含磁浮线2座),运营里程共705千米(含磁浮线29千米)。[4][5][6]
截至2019年6月,上海地铁最高日客运量为2019年3月8日的1329.4万人次。[8]2018年,上海地铁日均客运量1015.28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7.05亿人次。[9]
上海地铁1号线(英文:Shanghai Metro Line 1),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莘庄站至富锦路站),标志色是红色[1]。
上海地铁1号线起于莘庄站,途经宝山区、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闵行区,止于富锦路站。
1964年,在衡山公园附近,进行了地铁隧道和地铁站试验
1990年1月19日,上海地铁1号线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开工建设[3]。
1993年1月10日,南段(锦江乐园站——徐家汇站)上行线建成。
上海地铁1号线轨距1435毫米,采用1500V直流(高架电线方式)动力电源,最高时速可达80千米/小时,运营时速为75千米/小时。该线采用A型车,曾有6节、8节两种列车编组;截至2010年,该线已全线实行8节编组运营。
上海地铁2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2)是上海第二条地下铁路线路,于2000年6月11日开通运营首段(中山公园站至龙阳路站),标志色是绿色。
2019年4月19日,上海地铁2号线全运营时段开行8节编组列车直通浦东机场。[14]
上海地铁3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3),又称明珠线,是上海第三条建成运营的线路,于2000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上海南站站至江湾镇站)[1],2006年12月18日开通运营北延伸段工程(江湾镇站至江杨北路站),标志色为黄色
上海地铁3号线南起徐汇区上海南站站,沿途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北达宝山区江杨北路站。沿途经过鲁迅纪念馆、中山公园、虹口足球场等多个景点和建筑。
上海地铁3号线大部分站台为高架站台;其中唯有铁力路站为地下站台且挖得不深,即使发生紧急情况也可以走逃生门撤离。在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4号线共线的站台候车时,如需乘坐上海地铁3号线,需乘坐黄色带"3”字样列车。上海地铁3号线所有车站均已安装半高安全门。
上海地铁4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4),是上海第五条建成运营的线路,于2005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大木桥路站至蓝村路站),2007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环通段工程,标志色为紫色。
上海地铁4号线南起徐汇区宜山路站,沿途徐汇区、黄浦区、浦东新区、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最终回到徐汇区宜山路站。沿途经过上海体育馆、中山公园、虹口足球场等多个景点和建筑。[2]
上海地铁4号线部分站台为和上海地铁3号线共线的共线站台,且共线站台均为高架站台。在上海地铁3/4号线共线的站台候车时,如需乘坐上海地铁4号线,需乘坐紫色带“4”字样列车。
上海地铁4号线大部分非共线站台已安装屏蔽门,大部分共线站台已安装半屏蔽门。
5号线上海地铁5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5)是中国上海市第四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3年11月25日开通运营(莘庄站至闵行开发区站),[1]2018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南延伸段(东川路站至奉贤新城站),[2]标志色为紫红色。
上海地铁5号线是中国国内第一条采用高架轻轨制式建成运营的轨道线,也是第一条上海自行生产的轻轨车辆上线运营的轨道线。[5]
上海地铁5号线首批列车车辆承载力较小,轴重14吨,列车只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的宽度比地铁车少0.4米,最大载客量1160人。[16]
上海地铁5号线列车配置了“列车安全防护系统”。列车的运行速度及启动与关闭均由“系统”向驾驶员自动发布信号,驾驶员根据信号进行操作
上海地铁6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6)是中国上海市第六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2年12月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港城路站至灵岩南路站)[1],2011年4月12日开通运营遗留车站东方体育中心站,[2]标志色为品红
截至2019年2月,上海地铁6号线全长33.521千米;共设28座车站,其中19座地下站、9座高架站;[1]列车采用4节编组C型列车。
上海地铁6号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北起浦东新区港城路站,南至浦东新区东方体育中心站,联通了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六里现代生活园区、三林居住区。 [1]
上海地铁7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7)是中国上海市第九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5年底开工建设,[1]2009年12月5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上海大学站至花木路站),[1]2010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北延伸段(美兰湖站至上海大学站),[2]并先后启用后滩站[3]、祁华路站、潘广路站、刘行站[4],标志色为橙色。
2010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北延伸段(美兰湖站至上海大学站),[2]并先后启用后滩站[3]、祁华路站、潘广路站、刘行站[4],标志色为橙色。
上海地铁7号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北起宝山区美兰湖站,途径普陀区、静安区、徐汇区,联通了上海大学、大华居住区、静安寺、常熟路、世博南北两岸、六里居住区、北蔡居住区、花木行政中心,终点止于浦东新区花木路站
上海地铁7号线的列车内部设计体现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共8张
上海地铁7号线列车
(1)车厢座椅和门扶手主色调为明亮的橘红色,特殊的弯曲扶手设计使视觉感受更加宽敞;(2)每节车厢专门设置了4个绿色的老弱病残专用座椅,车内还设置了残疾车专用区域;(3)客室车门采用电动内藏门,更适应大客流拥挤;(4)乘客广播系统更加完善,客室广播可根据周围环境噪音大小自动调节音量;(5)司机可集中控制客室空调功能,适时调节客室温度;(6)客室和司机室设烟雾报警系统,司机可及时判断和反应;(7)设有视频监控系统,每节车厢布置3个360度全景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控到车厢内的每个位置和各种情况。
上海地铁8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8),是中国上海市第六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7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市光路站至耀华路站),[1]2009年7月5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耀华路站至沈杜公路站),[2]此后先后启用东方体育中心站、中华艺术宫站,标志色为蓝色
2009年1月24日,上海地铁8号线启用人民广场站新站台;[5]同年6月,上海地铁8号线7节编组首列新车抵达上海地铁梅陇基地;[6]同年7月5日,上海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耀华路站至沈杜公路站)开通运营。[2]
2011年4月12日,上海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遗留站点济阳路站开通运营;[7]同年5月,为配合第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进行,济阳路站更名为东方体育中心站。[8][9]
相比上海地铁8号线6节编组列车,上海地铁8号线7节编组新车可多载客约300人,并具有以下改进特点:
上海地铁8号线列车
(1)客车空调由司机集中控制,并增加了采暖功能。司机可以对客室温度进行实时调节,更好地照顾到大多数乘客的体感舒适度。此外考虑到鉴于新开通的二期线路有部分高架线路,还增加了采暖功能。
(2)客室内的残疾人轮椅区加装了安全带,体现人性关怀。
(3)新车车门采用内藏式电动门设计。车门开关性能稳定可靠,减少车门故障,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4)每节车设置2块乘客信息LED显示器和6块闪灯屏。LED显示器显示重要运营信息。闪灯屏除了能实时显示到站信息外,还具有实时转播数字电视节目功能。
(7)每节车厢内都安置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6]
上海地铁9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9),是中国上海市第六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7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松江新城站至桂林路站),[1]此后先后开通运营一期遗留段、二期工程、二期遗留段、三期南延伸段、三期东延伸段,[2][3][4][5]标志色为天蓝色
上海地铁9号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西南起自松江区松江南站站,途径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联通了松江新城、徐家汇副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纪大道枢纽、金桥出口加工区、曹路大型居住社区等多个重要区域和客流集散点,东至浦东新区曹路站。[21]
上海地铁10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0)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0年4月10日开通运营主线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新江湾城站至航中路站), [1]于2010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主线剩余段(上海动物园站至虹桥火车站站),[2]标志色为淡紫色
上海地铁10号线首批列车由南京浦镇——阿尔斯通联合体设计生产,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制式,每辆核定载客人数为2500人,最高运营速度可达80千米/小时。上海地铁10号线首批列车大量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国产化率高于70%。列车车厢内乘客信息系统(PIS)中,整合了视频监控,采用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可将车辆运营状态信息及车厢内视频图像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便于调度人员在故障及突发紧急情况下,获取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车内加装有烟感及温感报警装置,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列车还采用了网络控制、新型空调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针对车厢早晚温差适当调整车厢内温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
上海地铁11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1)是中国上海市第十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线路(不包括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通勤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1]标志色为棕色。
上海地铁11号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主线起自嘉定区嘉定北站,途经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迪士尼站,支线西起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站,终点止于嘉定区嘉定新城站。
上海地铁11号线轨距1435毫米,采用1500伏直流(架空电线方式)动力电源,最高时速可达100千米/小时。[62]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所有列车不设电子指示线路图,在车厢各个连接处设LED显示屏,显示屏会显示到站开门方向。
上海地铁12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2)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三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8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东段(金海路站至天潼路站),[1]2014年5月10日开通运营曲阜路站,[2]2015年12月19日开通运营西段(曲阜路站至七莘路站),[3]标志色为翠绿色。上海地铁12号线,线路西起闵行区七莘路站,途经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金海路站。[4]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串联上海西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是纵贯中心城区“西南——东北”轴向的主干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换乘之王”。
(Shanghai Metro Line 13)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二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8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201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西段(金运路站至金沙江路站),[2]201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东段(隆德路站至长寿路站),2015年12月19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西段(长寿路站至世博大道站),[3]2018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东段、三期工程(世博大道站至张江路站),[4]标志色为粉红色。
上海地铁13号线列车车身采用全焊接铝合金设计,增加车体强度,提高安全等级。轻量化的模块设计,在有效控制列车整体重量的前提下,使整体布局更合理,维护更简便。该项目列车采用的牵引及制动控制技术使制动能力在各类载荷状况下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大大降低碳合物闸片的使用频次,不仅减少了列车的整体能耗,也降低了由于磨耗粉尘对于环境的污染。[8]
建设中
16号线上海地铁16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6)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三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0年3月开工,2013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罗山路站至滴水湖站)[1],201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延伸段(龙阳路站至罗山路站)[2],标志色为水绿色。
截至2019年1月,上海地铁16号线全长59.334千米,是一条在郊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其中地下线长约6.734千米,高架线长52.6千米;共设车站13座,其中地下车站3座,高架车站10座;列车采用3节/6节编组A型列车;由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4]。
考虑到长途乘车的舒适安全,上海地铁16号线列车在上海地铁全线列车中首次采用了“2 2”的横排座椅布局方式,也兼顾了上海郊区乘客大件行李通行的需求。在车厢两端车门两侧还首次设置了可翻转的座位,灵活应对客流变化,提高车厢空间利用率。此外,在每节车厢的端头部也设计了无障碍区域,具有可供轮椅固定的安全固定带,避免高速行驶中出现轮椅打滑、溜车的情况。[37]上海地铁16号线列车空调具有强风功能,加大空调风量,进一步提升了车厢舒适度;同时,全列车采用LED照明,灯光柔和舒适,达到节能降耗的功效;并采用了LCD动态地图,给予乘客更为清晰的线路指
上海地铁17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7)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五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由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于2015年5月全面开工,[1]2017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东方绿舟站至虹桥火车站站),[2]标志色为浅棕色。
上海地铁17号线列车采用了21寸LCD显示器及37寸的LCD动态地图,客室中部增设了2对背靠背乘客信息显示器,分辨率与显示质量更细腻,便于乘客获取乘行信息;客室内车门指示灯升级灯带形式,更加醒目;客室空调全面采用变频空调,并增加了客室温湿度控制方式;客室照明全面采用LED照明,并具备环境光线感应无级调整照明亮度的功能。[
上海地铁浦江线(Shanghai Metro Pujiang Line),是上海建成运营的首条APM轨道交通线(即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于2018年3月31日开通试运营,标志色为灰色。
截至2018年3月,上海地铁浦江线全长6.644千米,全部为高架线;共设置6座车站,全部为高架车站;列车采用胶轮4节编组列车。[1][2]
金山铁路(Shanghai Jinshan Line),是一条连接上海中心城区与金山区的上海首条市域铁路,[1]是长三角地区第一条快速市域铁路。
金山铁路改建工程于2009年8月12日正式动工;[2]于2012年9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1
2017年9月28日,金山铁路投入运行2辆新型和谐号CRH6A型电力动车组列车。与原来的和谐号CRH2型电力动车组相比,新列车的车头位置更短,也更圆滑,被称为“小海豚”。
2019年12月13日,金山铁路购置的4组CRH6F型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该动车符合市域铁路短程停站多、快启快停、大载客量、安全舒适等优点,提升了运输能力。[18]
上海磁浮(Shanghai Maglev Train)是服务于中国上海市的磁浮系统;2006年4月27日,其首条线路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开通运营,也是中国首条磁浮线路。
上海地铁到这儿就差不多结束了
关注我 一个月之内带你看遍中国所有城市的轨道交通
欢迎留言,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