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芥子园有什么用?创作肉蒲团设计芥子园
临摹芥子园有什么用?创作肉蒲团设计芥子园一白发老者路过此地,正在母子命运堪忧的时候,一怀胎11个月的孕妇,肚子痛了三天三夜,那肚里的熊孩子依旧不肯降世。
做人嘛,
开心最重要。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秋天。
浙江兰溪夏李村伊山头,
一怀胎11个月的孕妇,
肚子痛了三天三夜,
那肚里的熊孩子依旧不肯降世。
正在母子命运堪忧的时候,
一白发老者路过此地,
看看产妇又绕屋一圈,
暗自惊叹此乃“星宿降世”,
然此地盘太轻不可承载,
赶紧让大家将产妇移到总祠堂里,
终得以顺产一大胖小子。
仙风道骨的老者叹曰:
这娃娃襁褓中能识字,
四书五经过目不忘,
十来岁能下笔千言赋诗作文,
少壮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尤其擅长古文词,旁及杂艺。
成了当时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
他一生中一脚明朝,一脚清朝,
在战乱纷飞和改朝换代里颠簸,
面对功名之路化为泡影,
他也曾内心落寞,长歌当哭:
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
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对于改朝换代的清廷颁发的剃发令: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行径,
他强烈不满而痛苦,
因保命而剃头自称为“狂奴”:
髡尽狂奴发,来耕墓上田。
屋留兵燹后,身活战场边。
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
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
科场失利,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他也曾满腹牢骚:
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时豪。
携琴野外投知已,走马街前让俊髦。
酒少更宜赊痛饮,愤多姑缓读《离骚》。
姓名千古刘蕡在,比拟登科似觉高。
最终他在尖刻困扰中流转自如:
他离经叛道又精神独立,
独具一格又交游天下,
他的一生几经穷途欲哭,
创小说戏剧卖文为生,
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卖赋糊口”的专业作家。
他也几经富足阔绰,
养几十家班仆人。
他自由自在放浪形骸,
叛逆、色情、娱人娱己,
他写《肉蒲团》,改定《金瓶梅》,
把声色犬马演绎到极致;
他赏花看戏品茶焚香,
是吃货是财迷是商人,
把物质生活演绎到极致;
他是作家美学家戏剧家,
是家具服装园林设计师,
把精神境界演绎到极致。
他就是清代文人——李渔
他开设的芥子园书坊,
所印书画精致美观,闻名全国。
他主导编写的《芥子园画谱》
成了后世画者学画典范。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
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
他编写的《笠翁对韵》
声律协调,琅琅上口,
是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
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他撰写的《闲情偶寄》是休闲百科全书,
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从园林设计到书法绘画,
从家居服装到日用花鸟鱼虫,
从种植到养生,
无一不精巧雅致。
他对戏曲热爱和情有独钟,
组建了自己的李氏家班,
上演自己创作和改编的剧本,
以芥子园为根据地,
带领家班四处游历和演出,
巡回演遍大半个中国,
红遍大江南北。
家班中的乔姬、王姬,
既是出色的演员,
又对李渔体贴入微,
是李渔跨越年龄跨越生死、
集友情、艺情、爱情于一体的红颜伴侣。
他横扫千年的喧嚣和冗杂,
在官场、文场和商场之间,
步步惊心而又游刃有余,
活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活成了中国文人最喜欢的模式。
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
也是惟一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
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
李渔的戏剧创作有前后八种,
平生最大的癖好是写传奇。
自称“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
寓居杭州、南京十八年间,
创作了《怜香伴》、《风筝误》、
《比目鱼》、《凰求凤》等。
他将戏曲和舞台艺术的整体性,
以及演唱技巧结合起来创作,
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这些独创一新的戏剧风格,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老少咸宜乡野街坊都传遍。
随即引起词坛轰动,一举成名。
当时的戏剧界推他为:
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
北里南曲中,无人不知李十郎。
他将《风筝误》等十个剧本,
合并称《笠翁十种曲》刻印发行,
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这是他传奇最突出的地方,
“好事从来由错误”,
喜剧色彩十分浓郁。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
浪漫通俗的鸳鸯蝴蝶梦。
这书出版发行一面世,
便洛阳纸贵到抢购一空。
甚至流入到日本及欧洲。
他的喜剧艺术,
将生活之乐推向极致: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李渔一生交友无数,
是中国古代交友最多,结交面最广的文人。
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
下至三教九流,
跨十七省二百余州县,
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八百多人。
多数为文友、戏友,
以文会友、以戏会友。
既与曹雪芹曾爷爷曹玺以联互赠成好友,
又与曹雪芹爷爷曹寅成为了忘年交。
与差距三十岁的蒲松龄一见如故、
相见恨晚互赠诗词唱和。
清初的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
以及王士祺、施闰章等海内八大家,
还有“燕台七子”、“西泠十子”,
多与他有过交往。
李渔交友有道,深谙:
君子朋而不党。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胶如漆。
他在《交友箴》中总结:
饮酒须饮醇,结交须结真。
饮醇代药石,交真类松筠。
当时有一落第秀才潘一成,
因改朝换代而对官场失去了兴趣,
懒得再参加科举考试了,
到处恣意游山玩水,
题联咏句却从不署名。
李渔对他是羡慕不已神交已久。
后来经过访问得知,
潘一成是湖南东安人。
有一年在游览桂林后,
特意绕道去东安拜访,
几处遍寻不见。
有天寻累了,躺一树林下休息,
抬头就见一蓬门草屋,
门上竟然有一对联,
李渔一见就乐:
有此尘外之雅致,
一定是潘一成的住处了。
进门一见,果然是他,
两人相见如故、意气相投,
畅谈两日方才依依道别。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李渔交友的同时不忘游山玩水,
如许多文人一样,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大自然是古今第一才人,
才情者,人心之山水,
山水者,天地之才情。
烟霞竹石间处处有足迹,
奇山秀水中时时有感悟。
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
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
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
将所见所闻溶入自己的创作中,
把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
戏曲创作和造园艺术中去,
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生活不只有远方和诗。
还有眼前诗意的栖居。
在庭院居家方面,
李渔是精巧绝伦的园林设计师。
他一生设计了伊园、芥子园和层园。
由于战乱隐居故里时,
在伊山头建伊园,
他匠心独具设计和安排,
廊桥亭轩一应俱全精雅巧致。
他最初是想学王维的活法,
隐居并老死于伊山头:
此身不作王摩诘,身后还须葬辋川。
又在村口建造“且停亭”凉亭。
并题联曰: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此亭此联一直为后人传颂,
被列为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一。
五十多岁到南京发展文化事业,
为安稳居住购得一小小庭院,
小确实小了点,然则:
芥子虽小,能纳须弥。
即名:芥子园。
经他精心设计巧安排,
谷榭台轩幽雅巧妙别有情趣:
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李渔做梦都不会想到,
他如此巧妙绝伦的芥子园,
因芥子园书铺,芥子园画谱,
历经三百多年依旧盛名在外。
老年时回到浙江杭州,
在吴山东北麓建层园。
此园缘山而筑,
坐卧之间都可饱赏湖山美景。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李渔于园中享尽美景,
贫中寻乐,准备安享晚年了。
可惜好景不长,
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而病倒。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
这位奋斗一生、
立志创新的老人与世长辞了。
生前他曾信誓旦旦地认定:
是非者,千古之定评,
岂人之所能倒。
生前荣辱谁争得,死后方明过与功。
如今,又有谁人不羡慕他的闲情逸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