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教师自己也可以

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教师自己也可以这就促成号主不得不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框架,并在徐老师不厌其烦地精心指导下,完成新框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教学设计详见《教研分享系列120》。 号主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于是原打算直接把常态课优质打磨后直接拿去参与教研活动,于是把已完成的课程课件发给徐老师,希望徐老师给予指导,徐老师未做评论,嘱咐号主撰写教学设计发给她看一看再交流。徐亚萍老师是资深教研员,听评优质课不计其数,自然对优质课有着独到慧眼。号主感知到了不妙,于是紧张了起来,在“无助”中想起了浙江省嘉兴市严云佳老师,于是立马征询严老师建议,严老师看完了号主的课件后,发给号主同一主题的优质课课件供号主参考借鉴。虽然跟严老师从未谋面,但是交流中我们就是好朋友,观点相同时给予兴奋地共鸣,观点不同时“毫不客气”的直抒胸臆,号主喜欢这样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人格尊重,指出号主不足之认知,号主毫无难过

12月18日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乐安县实验中学承办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于时间安排,抚州一中团队根据活动安排,决定于早晨6:30从抚州一中出发,赶往承办学校吃早餐,其后参加动员大会,最后就是教研主体活动了。由于人生地不熟,要做课前准备,诸如检查课件是否能正常播放、如何实现电脑与手机同屏互动、实验辅助器材是否到位等等,导致周落成老师的课未能全程聆听,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同课异构教研课不是竞赛课,目的在于教学研究、在于教学交流、在于思维碰撞。正如市教研员徐亚萍老师指出的同课异构,同:是指同教材、同内容、同重难点、同教学目标;异:是指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但不管如何异,最终都要殊途同归,达到课程目标的相同要求。正是“同课异构”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异同对比,最终有利于教学问题生成、有利于教学集体反思、有利于教研活动开展、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甚至有利于教学理论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号主更是感到遗憾,因为号主没有领略到周老师完整性风格,失去了一次真正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不过,号主自己跟自己完成了一次“同课异构”课程,这怎么说呢?

12月8日接到了徐亚萍老师电话,询问号主是否愿意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徐老师与其说是征询号主意见,不如说心中早有定数——号主毫无疑问是愿意的,而且是非常愿意,徐老师能给这样的学习机会于号主,号主真的感激不尽!得知课程主题是《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号主更加激动,号主今年也是高一,刚好上完这节课,号主自感效果还不错。在电话里,徐亚萍老师征询号主的看法,这节课应该怎么上?因为04版教材就这一节内容安排了三个框题——共点力平衡、超重和失重、竖直抛体运动,如果三个框题一起上,那么教学内容就太多了,一节40分钟的课是无法完成的,于是号主汇报自己的看法:

①以号主所在单位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前后两个框题的教学,在第二章讲完自由落体运动后,就拓展了竖直抛体运动教学内容;在第三章教学内容完成后着重讲授了共点力平衡问题,估计承办学校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从实际教学而言,在本节课没有必要再讲授这两个框题。

②从新教材编排来看,在这一节位置,安排的正是《超重和失重》。

徐老师认可号主的看法,就评课时反馈,不磨而合,周落成老师也把教学内容全部定格为超重和失重框题。

号主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于是原打算直接把常态课优质打磨后直接拿去参与教研活动,于是把已完成的课程课件发给徐老师,希望徐老师给予指导,徐老师未做评论,嘱咐号主撰写教学设计发给她看一看再交流。徐亚萍老师是资深教研员,听评优质课不计其数,自然对优质课有着独到慧眼。号主感知到了不妙,于是紧张了起来,在“无助”中想起了浙江省嘉兴市严云佳老师,于是立马征询严老师建议,严老师看完了号主的课件后,发给号主同一主题的优质课课件供号主参考借鉴。虽然跟严老师从未谋面,但是交流中我们就是好朋友,观点相同时给予兴奋地共鸣,观点不同时“毫不客气”的直抒胸臆,号主喜欢这样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人格尊重,指出号主不足之认知,号主毫无难过,相反特别开心。这样的朋友还有很多,诸如还未谋面的阙志武老师亦是如此。

这就促成号主不得不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框架,并在徐老师不厌其烦地精心指导下,完成新框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教学设计详见《教研分享系列120》。

下面号主对自己的“同课异构” 课程进行教研反思。

就号主常态课(指在任课班级上的超重和失重课)和优质课(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的超重和失重课)进行比较,号主自感各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号主对常态课还要钟情一些。优质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充分地遵循了最近发展区、学习进阶、脚手架等教学理论,一步一个阶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双主”螺旋前进,滴水不漏,水到渠成,是一种完美的预设,但总是觉得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

下面来聊一聊常态课。

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教师自己也可以(1)

号主常态课课件设计遵循了19版课程编排逻辑。实际授课情景如下:

教学片段一:体重计测量演示,讨论体重计的测量原理。

教学片段二:猜一猜如何在体重计上“减肥”或“增肥”?

在这一片段中,由于教师引导不多,所以学生生成性的东西特别多:

(1)有学生说,单脚站立在体重计上,示数会减小;

(2)站在体重计上,用手拉推其他固定物体,示数会变化;

(3)站在体重计上抱着其他物体,示数会增大;

(4)站立体重计后,下蹲起立,示数会变化;

……

教学片段三、学生代表验证每一种猜想与做法。(同屏展示学生代表的演示实验)

教学片段四、“规定”情景范围,讨论并进一步核验体重计上的超、失重现象。

教学片段五、讨论并观看电梯里的超、失重现象。

教学片段六、学生总结超、失重的产生条件。

常态课看上去有些“乱”,但是这种“乱”充分暴露了学生的一些前概念、也帮助学生体验了叠加体的受力情况,而且让学生意识到了超、失重是一种特定的物理现象,仅仅是牛顿运动定律的一种运用实例,不宜简单套用超、失重的定义,甚至不能简单套用超、失重产生条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第一、为什么不宜简单套用定义?

重物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其重力,就是超重或失重现象吗?例如学生猜测的情景(2)(3)就不能说是超、失重现象。

第二、为什么不宜简单套用超、失重的产生条件?

据说宇航员在训练时,采用了“人造重力”技术,所谓的人造重力技术,好像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体验“加速度”感觉、也训练挤压承受力。“人造重力”技术,显然不属于教材所提出的超、失重内涵本质。另外,若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大小>重力加速度,则又属于什么呢?

如此常态课充分揭示了不宜把超、失重现象作为严格的概念性知识或规律性知识来看待,它只是一种特定情景下的特定现象,完全归属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范畴。号主认为:这是学习这一节课需要建立起来的正确物理观念。

如果号主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优质课似乎未能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优质课不如常态课。

以上教研反思,敬请手机屏幕前的您批评斧正!

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教师自己也可以(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