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自理老人养老院费用上海:为什么上海老人住在20000一月的养老院
不能自理老人养老院费用上海:为什么上海老人住在20000一月的养老院图书馆电影院楼栋间的连廊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设计日本那种电动门,有一扇移门太重,健康人拉起来都吃力,而且很多老人动作不方便,需要电动门。设施多到离谱,高大上。有美轮美奂的图书馆、健身房、体操瑜伽房、佛堂、礼拜堂、茶室、琴室、书画室、电影院、k歌包房、麻将室、桌球、乒乓球、室内恒温游泳池等... 感觉更适合生活可以自理,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夫妻。
上海最顶级的养老院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疑问,小编来到了松江的一家养老院。
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这家养老院,第一眼的感觉,这里应该是目前上海最好养老院了,包括走道连廊等全部区域有中央空调、扶手、休息椅,整体环境非常安全、舒适。
从住户楼前往养老院内所有吃饭娱乐休闲设施,都有走廊联通,无论刮风下雨冷热都不受影响。而其他养老院基本都需要走露天通道。
住户楼门厅
楼栋间的连廊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设计日本那种电动门,有一扇移门太重,健康人拉起来都吃力,而且很多老人动作不方便,需要电动门。
设施多到离谱,高大上。有美轮美奂的图书馆、健身房、体操瑜伽房、佛堂、礼拜堂、茶室、琴室、书画室、电影院、k歌包房、麻将室、桌球、乒乓球、室内恒温游泳池等... 感觉更适合生活可以自理,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夫妻。
电影院
图书馆
健身房
体操瑜伽房
佛堂
礼拜堂
茶室
琴室
书画室
K歌包房
大家胡乱唱了一通,系统不行歌太少!但硬件绝对秒杀纯k,有一间还带架子鼓。
麻将房
乒乓、桌球室
室内恒温泳池
自助餐厅
相比室内,室外设施目前还较为欠缺,有儿童乐园(小孩子来可以玩),但整体户外活动空间不多。看到周围尚有大片待开发区域,估计外部可能还会有新景观或设施。
现在许多老年人也像他们的子女一样向前看,父母和子女都把彼此的分离视为一种自由,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拥有自己的生活。
但是: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继续,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随着年龄的变化,身体的衰退在一天一天中微小变化,不易察觉。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逐步适应变化,但是当有一天察觉到了,情况可能已经不同。
因为你无法得知,明天和意外,那个会先来。
全君的外婆,在中风之前,不仅可以包揽全家一日三餐,还能自己走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然而现在,我们却不得不送她去养老机构,那里有全天候的护工和老年病护理医生。
医院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但是养老院可以更好的维护老人的生活质量么?
现在养老院的服务和护理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他们首先关注的始终是老人是否安全,而不是老人需要什么...
如果问一个中国老人愿不愿意去养老院,大部分老人都会说不愿意,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不愿承认自己的衰老,许多人到老年,都愿意享有独立,且向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人们经常会讲述某个90多岁的老人跑马拉松或者冬泳的故事,仿佛这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一个合理的期待。然而当自己的身体达不到这样的幻想,人们会因此感到难过。
第二:原因更简单,就是认为“养老院不是家”。全妹的爷爷,曾经因为不小心摔跤,不得不住进养老院,那是一家不错的疗养院,24小时护理,从洗浴如厕到穿衣吃饭,一日三餐都有人照顾,有很多新的老人朋友。还有各种给老人安排的活动。
可是爷爷并不喜欢医院精心安排的食物,也不喜欢新朋友和集体活动,他更想念一起下棋打牌的老伙计。在受到24小时护理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隐私和习惯,甚至都没有一扇可以上锁的门。离开了拥有归属感的地方,失去了可以自己掌控的生活。
另外,用全妹爷爷的一句话来说,看着养老院去世的一些人,感觉自己好像在等死。
但是,如果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比如全君家里的老人,爷爷白内障晚期,几乎看不见,奶奶老年痴呆,随地大小便,不锁门就会往外跑...但是老人怎么都不愿意去养老院,子女们又都有工作,护工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总找不到合适的...
所以养老院到底是解决了设计者的问题,还是解决了老年人的问题,24小时护理,老年活动、交新朋友,又或者是舒适的房间,漂亮的图书馆,先进的设备,以及最重要的安全。
这一切的一切,是老人想要得到,还是儿女们希望老人得到呢?那么如果你家中有老人,或者说你即将步入年迈,面对衰老,脆弱甚至无法维持独立自主的生活的时候,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最后,全君要说一句,不管是送养老院,又或者是找护工,作为子女,都应该多陪陪老人,因为你才是他们最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