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狐狸完整(狐狸薛之谦的个人特色很明显)
薛之谦狐狸完整(狐狸薛之谦的个人特色很明显)说到《狐狸》歌词,虽然是电影主题曲,但由于还未上映,剧情不知,只能从文字推测创作特点。编曲虽然在流行歌曲中是服务于旋律的,但希望作为紧跟时代的音乐人,还是要对它更重视、让它更自由才是。目前的状态是,编曲在薛之谦的歌里连“捧旋律”都不是,而是用来“捧歌词”,这有点无聊。《狐狸》编曲:中上从前奏开始循环的F小调小音阶贯穿全歌。这算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非常“精灵“的小音阶,它间插在主歌和副歌中,竖琴音色和大提琴、钢琴的配合也不突兀。意象非常精准,就是森林、狐狸、古灵精怪,但不失格调。但有个问题,薛之谦新专辑的歌,除了同名《渡》之外,编曲都太刻意贴合歌词了。歌词有“枪”,就有空白;有“心脏”,就有紧凑的鼓点;有悬疑,就有女高声部间歇“啊”一下。专辑里第一首《高尚》,编曲套路与这首很类似,大概是由于《高尚》也是周以力先生的作品……而这个相似导致我们可以完全预测几句之后将有渐起的大提琴、鼓组要前松后紧、
对薛之谦没有崇拜或厌恶情绪,对他的态度和认知就像对大部分青年歌手,他的歌基本都听过,词也看过。碰巧网易云上刷新歌,撞到薛之谦新歌《狐狸》。
总结来说《狐狸》这首歌作曲很好,作词还可以,个人特色很鲜明,唱功方面是录音室出来的,除了能听出发声方式比演员时期改进了一些,没其他评价。
《狐狸》曲作:可谓上乘
旋律和编曲分开讲。全曲是F小调,和弦走向以FEmAm为主,不算俗套的和弦套路。其实小调的流行歌曲就容易听起来“特别”,加之多用半音,主歌层层递进,可以看得出作曲者非常用心。旋律也很贴合主体,副歌很出彩,非常抓耳,前两句大概听到第二遍就可以自动earworm,bridge也很不错,可以说是挑不出毛病的作曲。
《狐狸》编曲:中上
从前奏开始循环的F小调小音阶贯穿全歌。这算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非常“精灵“的小音阶,它间插在主歌和副歌中,竖琴音色和大提琴、钢琴的配合也不突兀。意象非常精准,就是森林、狐狸、古灵精怪,但不失格调。
但有个问题,薛之谦新专辑的歌,除了同名《渡》之外,编曲都太刻意贴合歌词了。歌词有“枪”,就有空白;有“心脏”,就有紧凑的鼓点;有悬疑,就有女高声部间歇“啊”一下。专辑里第一首《高尚》,编曲套路与这首很类似,大概是由于《高尚》也是周以力先生的作品……而这个相似导致我们可以完全预测几句之后将有渐起的大提琴、鼓组要前松后紧、钢琴要走亮面的大三度和弦。
编曲虽然在流行歌曲中是服务于旋律的,但希望作为紧跟时代的音乐人,还是要对它更重视、让它更自由才是。目前的状态是,编曲在薛之谦的歌里连“捧旋律”都不是,而是用来“捧歌词”,这有点无聊。
说到《狐狸》歌词,虽然是电影主题曲,但由于还未上映,剧情不知,只能从文字推测创作特点。
歌词里薛之谦本人的特色很明显,他的文字是千奇百怪的,逗趣的,出人意料的。但是他的歌词,深刻是很难去深刻的。他的写词优势本身就在于唤起被人忽视的同理心角度(比如爆红的“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你退半步的动作认真的吗”),以及有主题的叙事路径,例如《我好像在哪见过你》、《初学者》、《火星人来过》。
他可以去谴责社会阴暗、可以去指明特定事实、可以去表达普遍情绪,但恕我直言,薛之谦实在不擅长玩深刻的埋线的文字叙事。就像《渡》和《背过手》,交叉的叙事关系完全不清晰,真的,太不清晰了。如果是表达什么东西的“两面性”,真的建议别这么写。
就像这首《狐狸》,主歌其实非常好,叙述情节完整,而且并非是从狐狸这一兽类的狡猾特性入手,而是另辟蹊径:
前提 是你要先感受到一次恶意
具体 请闯入我森林
建议 是你别再玩弄那些小把戏
我的领地 需要你
非常有主动权的四句,这里描述的是高傲而胜券在握、胸有成竹的女王狐狸,但
都铜墙铁壁 那谁来负责表心意
当猎枪响起 看看谁在回避
我内心表现很积极 一路都能尾随你
我尽量保持好距离 衷心让人看不起
这就是突然开始诉委屈了,与:
可总是有人来不及证明 就已经被看腻
世人太警惕 道听途说里 口碑轮不到狐狸
这六句完全是个幽怨形象,基本和前四句没有关系。当然,可以解释为陷在爱情里的刘亦菲完全撇开了以前的自尊,而成为一只爱抱怨的牺牲者,但性格的断层不至于如此明显吧?
以及最后两句
大不了当你离开我森林 把皮毛送你
到底 哪种经历配得上这种陷阱
真的太委屈了,特别像害怕被抛弃的弱者的试探。
所以,看完前四句的听众,很容易完全不知道后面在讲什么东西。
这不是说写得差,而是说明作词者想阐述的太多了,这副歌词塞得太满。而且它应该不是一气呵成的,应该被改过很多次,导致前后逻辑不一致。
薛之谦的个人特色很明显了,他的歌词里是合理的、跳跃的事实,但没有解释,比如:
我尽量学会很压抑 代价是不揭穿你
这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一句,当然它由于有点拗口,很难成为词眼,但仔细想想“我以不坦诚为代价,学会压抑”,是普通思维里非常反逻辑的一句话,但是它是对的。
就像“可你曾经那么爱我干嘛演出细节”、“请当我孤芳自赏,还规矩条条框框”,听起来毫无逻辑、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它是“对”的,越听越对。这是个不可多得的特点,这可能是薛之谦作为作词人的独一无二。
所以,希望他不要再守着黄伟文式歌词去找“大失恋”的状态,以期写出好歌,应该以大量阅读的方式进行积累,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叙事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