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三把剑:矛刀戈
先秦时期的三把剑:矛刀戈此时的兵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远射、近战与防护。当时战争的形式在于野战,所以近距离格斗兵器迅速发展,并且在战争中有很高的地位。"先秦"是我国文化的起始,也是使用金属冶炼技术的第一阶段。随着青铜的使用,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再说"先秦"之前的青铜刀、剑,实物也绝对和大家脑中出现的不一样。就算声名在外的刀、剑、戈、戟都如此,相比声明不显的矛、铍、殳、斧钺戚,大家更不是一头雾水。所以,大家真的对"先秦时期"的兵器有所认知吗?
引言矛、刀、戈、戟、铍(pi)、殳(shu)、斧、钺(yue)、戚、剑,都是"先秦"兵器。
我想大家对这些兵器肯定都略有耳闻,可略有耳闻也代表着知之甚少。
就拿其中出名的戈与戟来说,前有《英雄》后有《芈月传》、《大秦帝国》,受到影视作品影响,戈与戟可以说是大名鼎鼎。
说起戈,很多人脑中都会出现一件兵器,可是事实上许多人都"戈、戟不分",错误的将戟当做了戈。
再说"先秦"之前的青铜刀、剑,实物也绝对和大家脑中出现的不一样。
就算声名在外的刀、剑、戈、戟都如此,相比声明不显的矛、铍、殳、斧钺戚,大家更不是一头雾水。
所以,大家真的对"先秦时期"的兵器有所认知吗?
"先秦"是我国文化的起始,也是使用金属冶炼技术的第一阶段。随着青铜的使用,兵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时的兵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远射、近战与防护。当时战争的形式在于野战,所以近距离格斗兵器迅速发展,并且在战争中有很高的地位。
矛、刀、戈、戟、铍、殳、斧钺戚、剑便是"先秦"兵器中的佼佼者,本文不说能够完整的讲述这些兵器的种类与演变过程,但也能够让大家对"先秦之兵"有一个大概了解。
1、 青铜戈"戈"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青铜兵器之一,目前最早的青铜戈出土于距今3500—3800年的二里头遗址。
青铜戈(曲内)
两件青铜戈头为曲内和直内各一把,曲内是戈头的内刃面有一定的弧度,就像镰刀一样,但弧度没有镰刀大。
直内是戈内刃面笔直没有弧度,整个戈头看起来就像一把匕首。
两把戈头都只在上下刃面的前端有开口,后端与内刃面都为开锋。当时的戈主要以戈头凿击与挥舞穿刺为主,所以只需要前端开刃。
从两戈的制作水平上来看,当时的青铜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戈头的锻造工艺也已经非常熟练。这意味着当时已经有能力大批量生产青铜戈来装备军队。
而两把青铜戈的出土时间位于夏末商初,也就是说早在这之前戈就已经存在,戈的使用历史要远远大于出土物的时间。
另外,二里头遗址中开出土了一把玉戈。
玉戈不能用于战斗,所以它应该是一把"礼器"。因此也能看出戈在夏末商初的地位是比其它兵器要高的,也从侧面印证了戈的出现要早于商末。
戈从夏末商初到战国之始就一直在演变,其中变化达到数十种,首先篇幅这里不再多表。
战国末期青铜戈
而很多人对戈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戈是步兵装备,可事实上戈更多用于车战,采用椿、勾、啄、斩等攻击方式。少数步兵也使用戈,但威力远远不如战车兵。
有人说戈的没落,是因为铁代替了青铜。但事实上,戈的没落在于战车兵的没落。战国时,骑兵战术兴起,战车兵不再是战场上的绝对支配者。到了汉朝,骑兵完全替代了战车兵。戈只适合车战,但不适合骑兵使用。
加上戈本身有极大的缺点,所以不能再满足新的军事需求,到了汉朝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2、 青铜矛矛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早到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但就目前为止,我国青铜矛的发现要晚于戈。
商朝柳叶形青铜矛
商朝前期青铜矛,采用柳叶形,脊部凸起。因为骹(qiao)的不同,又能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在圆筒形骹,两边有两个圆环。另外一种是菱形骹,两边有两个圆钩。
其后的青铜矛变化都不大,整体都采用了柳叶形样式。
西周前期,承接殷商天下。所以西周前期的青铜矛外形与商时变化不大,也采用柳叶形。到了西周中期,青铜矛总算有了些许变化。
在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中期青铜矛,矛体开始变窄,叶刃仍旧宽大,而骹体为菱形,在骹体两侧也有半圆形环纽。
到了西周晚期,矛体又开始向着瘦长转变。而西周青铜矛,也成为了战国青铜矛发展演变的基础。
西周青铜矛
战国时期青铜矛,依旧延续了西周青铜矛的演变方式。矛体已经不再是柳叶形,而是变得且细且长。原来的商、周时期的柳叶形矛体,矛刃为弧形。
战国青铜矛
骹上的纹饰
战国青铜矛,矛刃则是直刃。在矛身与骹体之上,都有用于放血的血槽。
青铜矛从商的柳叶形向着细长形转变,受到了一定的时代因素影响。我们都知道,越是尖锐的物体,穿刺效果越明显。
商朝没有青铜甲,所以柳叶青铜矛的穿刺效果,能够很好的对付皮甲。但从西周开始,逐渐出现了青铜甲。青铜矛就需要更好的穿刺破甲效果,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商、周、战国的青铜矛演变过程。
3、 戟戟,可以说是冷兵器史上杀伤力最强的兵器之一。
什么是戟,其实很简单。戟就是矛与戈的结合体。这也是我将戟放在戈与矛之后的原因,因为了解先秦戈与矛的基础知识,对戟自然就有了一定认知。
戈 矛 戟
戈是先秦格斗兵器中的主力,因为战车兵是当时战场的绝对主角。所以许多人认为,戟的出现要晚上许多,至少是战国中后期。
可事实上戟的出现却一点也不晚,甚至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早。
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青铜戟,出土于河北藁城县台西村的商代遗址。矛与戈结合,就成了戟。而"戟"字,更是形象的表达了矛、戈合体之意。
商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戟。此时的戟只是单纯的将矛与戈装联在一起,并没有形成特定的武器"戟"。
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商朝时就已经发现了戈的局限性,然后试着去弥补戈的兵器缺陷。
到了西周,戟已经大规模装备军队。这点在西周与春秋古墓的发掘中得到证实,大量的西周青铜戟被出土,表明了当时戟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
因此戟的大规模使用,要从战国往前推至西周时期。这也是很多人的误区,总认为戟的大规模装备是从战国开始,这是不对的。
西周青铜戟,采用的是一体锻造
当然,戟的兴盛的确是从东周、战国开始。前面说戈时已经说过,战国时骑兵战术兴起。步、弩结合,步、骑结合,也使得战车不再是战场主角。
戈更多的适合车兵使用,但戟却步、骑皆可用。加上战国是甲胄得到了发展,戈的破甲能力越来越疲软,比起戟来说大大不如。
因此在战国时戟已经替代了戈,成为了军队的主力装备。戈也从此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虽偶有出现,也只是作为一种礼器而已。
戟是一种强有力的格斗兵器,经过发展一直被后世沿用。像我们熟知的"方天画戟",就是战国青铜戟的演化兵器。
四、青铜长体刀先秦时期有刀,但并非我们熟知的刀。先秦时期的刀大多数是小刀,大小与我们现在的苹果刀相当。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影视作品所影响,一些不考究的影视剧集,让什么虎头刀,长刀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不对的。
当然,正剧之中并没有这类型的错误,还是令人欣慰的。我国的军事用战刀,发展于西汉时期,在此之前的青铜战刀,绝非我们所熟知的刀类兵器。
那么"先秦"时期的战刀是什么样的呢?
我来打个比方,和青龙偃月刀差不多。
是的,"先秦"时期的青铜刀,真的和青龙偃月刀差不多。其使用的方式,也和后世的青龙偃月刀相差无几。
青铜一体刀
在青铜长刀的刀背上,有銎(qiong)。木柄从三銎(装柄的孔洞)中穿过,就成了青铜长体刀。
目前为止出土的青铜长体刀并不多,也无法证明青铜长体刀是当时军队装备的制式武器,所以现在的观点倾向于青铜长体刀是礼器,而非战场使用的兵器。
五、青铜铍青铜铍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有关于铍最早的记载为《左传·襄公十七年》的"贼六人以被杀诸卢门"。
里面描写了铍的样式,锋刃尖直身扁。最早铍被认为是"先秦"青铜剑中的一种,可到了兵马俑坑时,在被证明铍其实是一种长柄武器。
在《汉书》中也描写了铍的样式"长铍,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说文》中也以"铍,大钺也。一曰,剑如刀装者。"
是不是很难理解。什么是"剑如刀装"?
战国青铜铍
其实很简单,铍的外形像一把短剑,但有骹用来安置木柄。战斗时也不像剑和矛一样进行刺击,而是如同使用刀一样挥砍,所以说"剑如刀装"。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么看看后世的大唐长柄陌刀就明白了,两者外形有些类似。只不过铍有脊,为剑形。
身穿哥特板甲,手持剑矛的国外COS小哥
国外也有类似青铜铍的武器,被称之为"剑矛"。其实和我国的青铜铍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规格不同而已。
6、 青铜殳什么是殳?我想大家都没听过,自然没见过。那么狼牙锤见过没?我想这样一说大家脑中就用印象了。
青铜殳头
事实上,狼牙锤的前身就是青铜殳。
殳在我国的出现时间很早,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晚期。在甘肃就发现了一件类似齿轮的石器,这件石器被称为"多头石斧"。可事实上,它是一件打击类的钝器。
在其它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器物。因此根据推测,这就是原始殳。
然而到了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周朝以前的青铜殳。所以只能将青铜殳的出现时间,定格在西周时期。
西周时发掘的青铜殳较少,但到了东周以后逐渐增多,因此青铜殳的发展时期应该是东周到战国。
东周后的青铜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锋刃类。此类以在殳身上有形似乳钉的凸起,以砸击伤人。
此类青铜殳为东周中期兵器,随着后来战国甲胄的发展,青铜殳已经无法满足战场破甲需求,于是丧心病狂的带锋刃青铜殳出现了!
锋刃青铜殳
锋刃青铜殳,在前端球体上有菱形尖刺以及一柄三角锥刃,尾部则是带短刺的铜球。前端的菱刺青铜球能够进行砸击,长刺能够轻易的破甲刺进身体。前端的三角锥刃也能够进行直刺,后尾的短刺青铜球也能够进行砸击。
可以说锋刃青铜殳是战国中让人胆寒的重兵器,其破甲能力也属一流。而经过演变,青铜殳就成了后世让人头皮的破甲重器"狼牙锤"!
7、 斧、钺、戚之所以将斧、钺、戚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其实是一类兵器。
《说文解字》中,对斧钺的解释是"大者为钺,小者为斧"。所以说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不同的只是钺体要更大、有肩,刃口有弧度一直向外延伸。
商朝青铜饕餮钺
至于斧,不用多说。千百年来,斧的变化不大。以前的青铜斧是什么样,现在的斧子还什么样。要真说不同,那就是"先秦"的青铜斧是格斗兵器,上面还有精美的纹饰。
而现在的斧子完全就是工具,只要用起来不脱把就已经谢天谢地!
那么戚又是什么?
戚其实和斧、钺类似,不同点在于戚比钺要小,比斧要大。在刃口方面,戚的刃不是向外延伸,而是向里收缩。样子,类似后世木工使用的凿子。
戚存在的时间很短,大概商末时出现,到了西周中期就已经消失不见。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既然有了斧钺,还要什么青铜戚?
青铜戚
至于斧钺,无论是在军中作为格斗兵器,还是在朝堂作为仪仗礼器,都受到了青睐。
在外形上,斧、钺的样式的各种各样。商朝是直内形铜钺,西周则是半环形同钺,东周则是不对称形铜钺,到了战国则是鞋形镂空铜钺。
相比于中世纪欧洲战场的斧钺横行,在华夏的战争之中,很少能看到斧、钺的身影。它们更多的是作为皇家仪仗用礼器,没有了多大的实际作用。
8、 青铜剑古语有云:"百兵之王,剑为首!"
剑在所有兵器中的地位绝对是第一,不接受反驳!
剑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除了后世赋予了剑各种意义,甚至将剑上升到了"器"的高度。
这样看来,剑的地位似乎来自后人的文化赋予,而不是本身的战场作用。也有人说,剑的战场格斗性,绝对比不上刀。
这么说没错,剑在冷兵器战场上的性能的确不如刀。可前文以说,我国刀的发展是在秦末汉初之时。而剑的出现以文献为证据,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孙腆兵法·势备》中有'黄帝制剑'的说法)。
商朝青铜剑
当然,这不过是书面内容,不能拿来当做证据。
但我出土的青铜剑实物,能将剑出现的时间定格在商朝晚期。可以肯定的是商末周初之时,就已经有了成熟的青铜剑锻造工艺。
后来的春秋战国,更是将青铜剑的锻造工艺推到了极致。不用过多的例子,只说一把"越王剑"就能让人叹为观止!
要说"先秦"青铜剑,就算单通用一篇文章,不说五千字以上,根本就讲不完。所以这里不再说当时的青铜剑如何,因为这件事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所以就说一下,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地以剑出名。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原诸国作战都以车兵(战车)为主。要么以弓做远程杀伤,要么以矛、戈、戟等长柄武器作战。
越王剑
青铜剑只是作为最后的护身之用,以当时的战争环境来说,进行短兵搏杀的机会很少。但吴越之地不同,吴越多山林河流,作战环境复杂。相比于戈、矛、戟等长兵器来说,剑更符合当地的战场环境。
所以吴越之地拥有先进铸剑技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战场环境促进了铸剑工艺的发展。
尾言
在先秦时期其实还有很多奇特的格斗兵器,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矛、刀、戈、戟、铍、殳、斧、钺、戚、剑这八类(斧、钺、戚为视为一类)。
它们对后世冷兵器的发展影响极深,许多后世兵器的来源都是这八类兵器。
"先秦时期"的战争形势与战场环境,也造就了这些独特的格斗兵器(比如戈)。随着战场环境以及战争需求的改变,一些兵器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戈)。
可无论如何改变与演化,我们都必须承认,先秦时期的青铜兵器,为以后铁制兵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样子,不说对于它们有多了解。但至少在提起戈时,脑海之中不会在出现戟的形象。